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4|回复: 0

为什么古人求姻缘望团圆 都是拜月不是拜日呢?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9-9-10 23:22:04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古人求姻缘望团圆 都是拜月不是拜日呢?

2019年09月10日 12:55:09

一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恰好是在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日,月两个字合并在一起,为“明”,代表光亮普照,以此衍生出日月崇拜。
太阳给世间光明,养育万物生长,满足了人类物质的需求;而月光则给人以幻想,在幽幽深夜之中给人希望。相比以祭太阳演变的庄重严肃的宗教祭拜,农事祭祀,拜月神以多以爱情幸福为主要述求,流传于民间,更加常见。

月神又叫太阴星主、月姑、月宫娘娘、月娘、月光菩萨等。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古人对月亮的盈缺充满神秘感,将月球表面上的不规则黑斑(陨石坑)想象为月宫楼阙,并杜撰出蛤蟆、兔子、桂树等事物。
民间传说,月亮有主管男女婚恋的神仙,常常化为月华,降到人间,遇之者拜求福禄可以保夫妻团圆,佳人相聚,得到美满姻缘。

祭拜月神,在古代文学中有着相当多的体现。
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曾写过一出《拜月亭》,讲述尚书之女王瑞兰与生蒋世隆在兵乱中邂逅相遇,二人患难中产生爱情,结为夫妻。后王蒋二人被王尚书强行拆散。夜间,瑞兰在庭中拜月,祈求月神保佑自已能与丈夫蒋世隆重新团聚:“愿天下心厮爱的夫永无分离。”最后二人终于团圆。

而《西厢记》里的崔莺莺,也虔诚地对月神倾诉,希望遇到意中人的夙愿。虽然最终结局始乱终弃,但这种拜月的风俗,体现古代世俗恋情生活。
古人根据天象变化总结发现,月亮由朔到望,又由圆到缺,28天是一个变化周期。而这周期和女性生理活动相当一致。所以也将女性周期称为“月水”、“月信”等等。
月亮的圆缺变化,使祖先们联想到女人怀胎后日渐鼓起、分娩后重新平复的过程。于是将在青蛙(蟾蜍)作为生育崇拜的象征物,认为月亮本是一只肚腹浑圆且可膨大缩小的神蛙(蟾蜍),主司生殖。于是,月神被赋予了生育神的功能。

《汉书》中就记载着汉元帝的皇后李氏,梦月入其怀而生元后。而三国时的孙策出生前,据称就是其母梦月入怀而生之。
这种感生传说在古代,在各民族中,有很多。在《周公解梦》一书中,就有梦“日月会合妻有子”,“吞日月当生贵子”,“月入怀主生贵女”等占梦口决。
一轮满月挂在天际,又亮又圆,引得人们产生无数美丽的遐想。由月亮之圆,人们联想到圆满、团圆。所以月神不光主管生育,也衍生成为男女情感之神,团圆之神。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写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表达了亲人愿团圆的强烈愿望。
人们把中秋节也成为团圆节,“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西湖游览志余》),“其有妇归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综上所述,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亲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饼(月饼),吃团圆饭,喝团圆酒,拜月赏月。恋人们借机表达相互思慕之情,甚至单相思的恋人也会祈求月神帮忙自己,早日抱得佳人美梦成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3-29 00:07 , Processed in 0.00863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