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清时的中国经济哪个更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战全世界的32%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17 11:58: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明、清时的中国经济哪个更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战全世界的32%                                                         2019-09-17 14:57                    

  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调整了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直到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与英国更是不相上下。

在乾隆五十年的时候,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了全世界的32%,而此时的欧洲仅占22%,一个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比欧洲十一个主要国家还高出10%。这一年是1785年,虽然,美国已经诞生,但是,清朝仍然处于绝对的霸主地位。
当时,世界上只有十个人口大于五十万的城市,而亚洲就有八个这样的城市,除了日本的江户、印度的马德拉斯之外,剩下的都在中国,它们分别是:南京、北京、苏州、扬州、广州、杭州以及南京。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位于世界前列的。
一国的经济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当然,农民的富裕程度也是全球最高的。而这一切的富裕和繁荣,几乎都要归功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首先,明代出台了“一条鞭法”,这一举措最初是由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的。穆宗皇帝朱载坖驾崩的时候,万历皇帝还很年幼,张居正作为太子太师,肩负起了先皇临终托孤的遗命。当时,他主张在全国施行一条鞭法,即:将从前的徭役、田赋及杂税合并在一起,折成银两,将之前每户人口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和人丁的多少来分担。
根据人丁征税的两税法,征收的是个人所得税,即:农户个人的财产。而一条鞭法征收的则是役银,即:农户本来需要服徭役,但是,也可以通过缴纳银来代替服役。之前,服徭役本来是按照人丁服,但是,一条鞭法将缴纳的役银分摊在了田亩上,在一定程度上则表明:人丁在税收中的作用逐渐下降,农户资产发挥的作用正在提升。
简而言之,一条鞭法是按照田亩和人丁来征收役银的,它的主要功能是“赋役征银”。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与资本主义的萌芽。

其次,就是“纳银代役”,这与上文讲到的两税法有着一样的功能,更是缓解了农户与国家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减少农户服役的负担,还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举措。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缴纳银两会使农户负担加重。如果,农户的粮食丰收了,粮价就会下跌,此时,若将粮食变卖为银两上交,农户显然会吃亏的。
到了康熙皇帝统治时期,清朝开始调整生产关系的第二步:
将明朝规定的藩王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户耕种,并称其为“更名田”。出台这一举措的主要原因是:明朝的藩王土地兼并频繁,使得许多农民都失去了耕种的土地。
譬如朱元璋,他一生共有二十五位皇子,而这二十五位皇子,每人又生了七八个儿子,以此类推,到了明朝末年,便出现了数不尽的朱氏子孙,仅朱元璋一脉就繁衍出了几十万人。若是按照明朝的制度,会有数不尽的皇子被封王。
如此以来,遍地都是藩王的封地,农民自然无地可种。

根据明朝藩王封地过多的前车之鉴,清朝除了建国以来,受封的八家铁帽子王之外,只有雍正帝封的怡亲王,以及清末的恭王、庆王、醇王是铁帽王。这也从侧面说明,清朝只有十二家王爷是时代袭爵的,其他的王爷则是逐代降级。
举例来说,如果你是亲王,你儿子就是郡王,你的孙子则是贝勒,曾孙子就是贝子。亲王最后会降到镇国公,而郡王则最终降为辅国公。虽然,会一级一级的向下降,但是,到了辅国公就不会再降了。辅国公虽然是世袭制,但是,他们与王爷的待遇可就差了很多。
因为,王爷可以居住在王府,而王爷的后代在降级之后,就需要搬出王府自行寻找住处。所以,在清朝总是一朝皇帝一朝王爷,最多也就十几个。

在明朝,受封的王爷可以在外地分封土地,这一点与清朝不太一样。清朝是将所有的王爷都集中圈封在京城,所以,大清的王府几乎都在北京,譬如:豫王府、郑王府。而明朝的王府,不仅设置在外地,还允许朱氏子孙在外地添置家产,兼并农户的耕地。
就万历皇帝来说,他本人特别贪财,没事的时候,就爱在皇宫里挖坑埋银子。他最疼爱的福王朱常洵,在封地洛阳之后,万历皇帝就赐给他四百多万亩的土地。史料记载,朱常洵与他父亲一样“贪吃”,光是体重就超过了三百斤。
当初,李闯王在攻打洛阳的时候,当地一名守将就跟朱常洵说:“如今洛阳被围攻,只有重赏才会出现勇夫。你家财万贯,何不拿出一些钱来犒赏士兵呢?这样,将士们才会跟李闯王拼命。”但是,朱常洵却称自己没钱,最后只卖了一些旧家具,犒赏了士兵。
那个询问的守将最后气得要命,直接开门投降了。

李闯王早就知道福王贪财,所以,他在入城之后,就用金子烫死了朱常洵。
具体来说,就是将熔化的金子灌进嘴里,将朱常洵烫死之后还不解恨,李闯王又将其三百多斤的尸身剁碎,与鹿肉搅合在一起煮熟了分给了下人吃,称其为“福禄宴”。因为,被逼的无地可种,这些老百姓都恨透了这些受封的朱氏子孙,这也是明朝王爷被杀尽的真实原因。
清朝虽然在表面上优待明朝皇族,但是,背地里却是毫不留情,所以,朱氏一族的子孙都被杀光了。曾经藩王的土地,也被康熙帝改为了农户耕种的更名田,就是谁种给谁,这样就解决了农民无地可种的难题,推行此举的康熙帝,自然是得到了农民阶级的拥戴。
再个,就是人丁永不加征人头税。康熙皇帝下令:从康熙五十年开始固定人头税。
例如,农户家中有十口人,那么,从康熙五十一年开始,就要交十个人的人丁税。但是,这种固定的人头税,也有一些弊端,如果农户家中亲人病故,剩下七口人,他还需要按时缴纳十个人的人丁税,所以,这样的规定也是不合理的。

最后,将丁税摊入田亩。雍正皇帝在位时期,曾宣布摊丁入亩,废掉了从前的人头税。当时,人头税一年可以征收三百三十五万两,对朝廷来说是杯水车薪,就算废掉也不会对国家财政造成冲击。不再征收地丁银,国家对百姓的控制也得到了缓解,隐蔽人口数量也得到了减少。
因为,从前的人头税,百姓为了少交钱,就会虚报家中的人口。在免除人丁税之后,清朝的隐蔽人口一下子就暴露了。据统计,在康熙时期,清朝全国的人口为两千一百万,等到康熙驾崩的时候,全国人口已经破亿了。
乾隆二十年,全国人口为两亿,等到乾隆驾崩,人口总数已经到了三亿。道光帝时期更加明显,清朝人口涨到了四点一亿,约为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因此,在清朝,中国就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压力。
【《明史》、《中国财政简史》、《济宁直隶州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20 05:40 , Processed in 0.00846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