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历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0 01:03: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解读历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                                                 

        2019-10-09 09:37                    


                          

全国美展全称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中国美术界最权威、规模最大的顶级展览,也是独特的国家艺术评价体系。它由文化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1949年举办第一届,在此之后的展览流程十分严格、规范:首先,各省市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及部队等基层组织展开本地区的作品征集、评选和上交的作品;然后,由全国美展总评委会进行作品的最后筛选。全国美展代表着社会的主流意识和审美评判,具有政府的话语权和鲜明的政策导向性。

第一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

王式廓《参军》

此画作于1951年,表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母送儿、妻送郎、乡亲们敲锣打鼓送参军的热烈场面。这是土地改革后的农村,阳光下,乡亲们把参军的青年送到村口。参军的青年胸配红花,已经坐在车上。乡亲们簇拥着车,有的握手,有的送水,有的叮嘱什么,有的举手告别……锣鼓声、话别声融为一声,气氛热烈而壮阔。画面正中,站在大车上举手演讲的青年,似乎在慷慨陈词,又似乎只是用手势表示着自己的决心。另外三个参军的青年,坐着的那位憨厚沉稳,弯腰的那位多情内秀;著红衣的那位粗犷豪爽,画家力图刻划出他们的个性。”又指出:“画家很好地描绘了大场面,既热烈、复杂,又很统一、和谐。主要人物突出,生动地再现了土改之后,广大农民踊跃参加人民解放军这一历史性事件。

第二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

于非闇《红杏枝头春意闹》

1954年国庆,于非闇完成巅峰时期代表作《红杏山鹧》,于1955年3月作为当时的“彩墨画”作品参加中国美协“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在北京西郊苏联展览馆文化馆展出(毛泽东亲临观展),1959年编入于非闇最重要的作品集《于非闇工笔花鸟选集》选作扉页,足见于氏对《红杏山鹧》的重视与偏爱。

第三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

姚天沐、李玉滋《平型关颂》

姚天沐,1930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1951年考入东北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1955年毕业分配到山西工作, 历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等职。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李耕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玉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分会常务理事、山西壁画雕塑艺术研究院院长。

第四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

罗德安《搬运图》

罗德安,一九四二年生。湖南株洲人。擅国画。株洲市搬运站。自学美术,在株洲市第二汽车运输公司工作,业余创作。作品入选全国美展。作品有《搬运图》、《普通劳动者》、《母亲的忧虑》等。

第五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

周思聪《人民和总理》

《人民和总理》这件作品表现的是邢台地震后,总理第一时间赶去灾区视察慰问受灾群众的情景。作品中的人物众多,画面中身穿中山装的人民总理一脸凝重地搀扶着一位白发老妇人,仿佛一边在向她询问着受灾的状况,一边安慰着她悲伤的情绪。总理的周边围拢了许多乡亲,男女老少的表情凝重、悲痛,期盼的眼神催人泪下。近处的断壁残垣,虽信笔草草,但足以描绘出地震后灾区环境的恶劣艰苦。画家把主要的笔墨放在总理以及主要人物神情神态的刻画上,这一点充分体现了这位女画家独到的艺术功力和细腻的艺术感悟。

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

杨力舟、王迎春《太行铁壁》

《太行铁壁》描写的是太行抗日军民的英雄形象。其中的人物,既有领袖人物彭德怀、邓小平,也有普通的军民百姓,他们的眼神表情坚毅从容,而人物的躯干则是通过山水画中斧劈皴大胆运用,令人物与太行山脉融为一体,突现了军民将士的精神铸成了太行铁壁的主题。

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

邢庆仁《玫瑰色回忆》

《玫瑰色回忆》初创于老美院,目的当时很明确,就是为了参加全国美展。邢庆仁依稀记得那是除夕前,人们都在筹备节日,他闷在画室画素描稿。当时父亲的老同事,西安美院教师车致胜看到亮着的灯光推门而入,看到邢庆仁的素描草稿后沉思道:这画有意思,没准有戏。这是第一个给他鼓励的人。经过五六个月的创作,《玫瑰色回忆》送去参展了。当得知摘下金奖时,邢庆仁甚至不相信,“觉得不可能是自己”。

第八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

邱汉桥《世纪魂》

《世纪魂》是邱汉桥写意山水画,《世纪魂》构图和画法看似很简单,在绵延起伏的群峰前,主体山脉肃然耸立着,山势的造型及山岭的植被用似音符的点、线组成黑白灰三色调子来表现。然而这些正是画家用单纯的笔墨、童真的心态在追寻。这种力量和追求涵贯着人类、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吟咏的是一首世纪之歌。

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

韩硕《热血》

《热血》是韩硕写意性的笔墨创作,作品表现了“七君子”――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等“团结御侮”高昂的中华民族气概,韩硕细读“宣言书”之后经过反复酝酿,加深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情,以他的管锥之笔,再现沸腾的热血。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也是凭着一股'热血’啊!”他用最精练的语言抒发了极为丰富的情感。“七君子”在抗日救亡时期表现出的飞扬意气,令他赞佩,其笔墨间传神恣意的渲染,达到司空图所谓“真力弥漫,万象在旁”的境界。

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

忻东旺《早点》

《早点》据忻东旺称,画这幅画的起因是每天路过胡同里破烂的红砖墙上歪着一块写在三层板上的两个红字“早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还不能悠然感受文化的意义,他们可以感受到的只是生活的艰辛和赢得食物的欣慰。不同的吃有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人群有对吃不同的心理感受。吃得豪迈、吃得潇洒、吃得真切、吃的莞尔是大饭店里客人们的风采,而在街边摊上吃饭的人则总有一种隐匿心理,不愿意别人看到他们内需的切望之态,但又不得不忍受路人无意的窥视,因此大都酣畅而尽,完事马上离开,以尽快恢复各自的持重和坦然。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

孙震生《回信》

几个震后零落的孤儿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家庭,在刚刚建好的新房子前,给为他们寄来过冬御寒毛毯的解放军叔叔回信。几个孩子表情专注,喜悦、感动、期盼、憧憬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身后的妈妈和奶奶,看到孩子们认真的样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从他们的神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已经从震灾的阴影中走出,已经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振作了起来,勇敢、坚毅、顽强、乐观地去迎接新的挑战,去面对新的生活!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

陈治 武欣《儿女情长》

《儿女情长》表现了一个家庭题材的场景,其中有很多故事。儿女出门在外工作,回来探望。孙女跟坐在轮椅上的爷爷聊天,母亲会在第一时间按照传统的习俗“长接短送”,在擀面条,在忙活,画面中母亲扬起了还沾着面的双手,说明的是儿媳妇尽孝的心情,所以母亲一边干活一边试衣服。从这个角度来讲,陈治、武欣夫妇认为:生活中每个人的角色通过家庭的故事的演变而都有升华,就像本应是一个更为团圆的场面,因为父亲的生病,这个故事就升华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0 09:34 , Processed in 0.00847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