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63|回复: 0

善于在困境中实现超脱并积极发现美与快乐的“苏仙”---苏轼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9-11-26 15:40:31 |显示全部楼层

善于在困境中实现超脱并积极发现美与快乐的“苏仙”---苏轼                                                         2019-11-26 17:27                    

                          

苏轼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旗帜与精神偶像,尽管在世的时候,人生充满坎坷艰辛,但是他却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与超脱豁达的精神走出了一条前人未走过的路。而且,在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苏轼仍然能够保持生活下去的信心,相比于现在很多轻易自杀的人来说,这种顽强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学习的。纵容生活异常艰苦,但是苏轼仍然保持着努力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一个诗人独有的仙风道骨,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哪怕是多次被贬谪,苏轼也仍然不改自己的“乐天”精神。他沉浸在美好的生活与自然环境之中,徜徉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景中,过着诗意的生活,被人称为“苏仙”。无论残酷的现实给他带来怎样的辛酸苦楚,他也不改自己乐天的本性,或许这也是后世人会称苏轼为“苏仙”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苏轼在“乌台诗案”中差一点被夺去性命,政治理想也遭到了重大挫折,可是他仍旧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在之后的贬谪生活中,他却总能够发现生活中充满希望的一面,这一面或许是非常细微的,但是他却能够积极寻找,并努力运用。

就像在北宋熙宁五年(也就是1072年)的时候,他被贬谪到杭州,担任杭州通判。这个时候,他刚刚被贬谪,内心里本应该是非常苦楚,惶恐不安的,但是他却能够寻找到生活中的闪光点,找到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温暖与畅快的“小确幸”----这一年的六月二十七日,苏轼带着极大的兴致游览西湖,在游览的船上他看到了旖旎的风光,接着他到望湖楼上趁着这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来畅饮,并且就着酒意写下了为后世所传诵的诗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这首诗是苏轼醉酒的时候所写的,突然涌现的灵感被他所抓住并积极利用。他用自己的生花妙笔调动起自己的泉涌才思,以诗意的笔法来描绘了望湖楼的雨景,令人神往。

这首诗首句以想象与比喻的手法来写“云”:满天的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比喻的巧妙而且逼真,也带有一种夸张,这种新奇的比喻除了苏轼或许没有谁能够运用得如此得当与巧妙。第二句则是拟人的手法来写“雨”:白亮的雨点落在湖面上溅起了无数水花,这些调皮的水花争先恐后地跳进船舱里面。

一个“跳”字既让人如见其景,又使得语言有声有色,引人入胜。前两句语言生动形象,描摹的情景也十分有趣,这些都是常人容易忽视的地方,而苏轼却能够一种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发现这些细节,这是令人佩服的。

然后第三句写“风”,苏轼写道:猛然间,狂风浩浩荡荡地吹过,吹得水面上雨云散飞。其中的一个“忽”字用得十分精巧,准确的体现出了天气变化的剧烈程度,虽然只有一个字,但是却能有见微知著的作用,体现了风的巨大威力。

而且这一句也不显得突兀,因为是这阵强劲的风使得雨和云都被吹散了,这一句在整首诗中也算是过渡的一个成分。接着最后一句“望湖楼下水如天”是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刚才的一切好像全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这首七绝中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读者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苏轼也是在这种景色中使得自己的精神得到了慰藉,不至于沉浸在痛苦之中难以自拔,这是一种可贵的乐天精神。

苏轼在这首诗歌中能够把景物写得使读者如见其景,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也在这种美丽的雨景中获得了愉快的体验,实现了自身精神状态的超越,从贬谪与被弃置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乐与超脱。

相比于当时很多被贬谪的人的痛苦,苏轼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苏轼这种对事物的敏锐洞察力与发现美,分享美的精神,以及善于从困境中实现超脱与豁达的精神也是他被称为“苏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3-29 22:23 , Processed in 0.00881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