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米芾与王羲之的爱恨情未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1 09:40: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米芾与王羲之的爱恨情未了                                                         2019-12-20 20:09                    

                          

米芾想入魏晋,但笔下太狠,未得魏晋风流。

这主观上是米芾之憾,客观上是米芾之福。

从书法史来看,得魏晋风流的米芾不可能比得上开有宋一派书风的米芾。

当时米薛(绍彭)并称,主要是在学习古人方面,

得魏晋平和蕴藉之韵,薛还胜米一筹。

但事实上,得魏晋风流的薛绍彭,毕竟不是划时代的书法家。

米芾在他的论草书中写道:

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聊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

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

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

亚光尤可憎恶也。

从这段米芾的书论中,可以说米芾把“晋人格”作为他一生书学的目标。

米芾是在他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晋人的书法的呢?至

少在他三十二岁之前没有过于关注,

证据就是米芾在北宋元丰五年

也就是他三十二岁时”谒东坡于黄冈,承其余论,始专学晋人”,

之后才将晋人格作为他终生的书学追求。

其实米芾在初学晋人的时候,主要学习的是《集王圣教序》,

如他壮岁之前学唐人后来再未摆脱一样,

《集王圣教序》的影子从此伴随着他,

清人王澍在跋《蜀素帖》中说:

圣教自有院体之日,故有宋一代无称道者,

然苏、米诸公往往隐用其笔法,而米老尤多,

乃其平生绝未尝一字道及。

所谓“鸳鸯绣了从教看,不把金针度与人”也,

此卷实笔笔从圣教来,余临写之次,悄然有契,

特为拈出,不使千百后世为古人所欺,亦是一适。

这段话明白告诉《蜀素帖》是学习《集王圣教序》的。

虽然在形式上、结字上学有所得,

但仍然不时露出米芾从前作书的刷笔和怒张之气。

有时为了蕴藏一些,用笔略就显的犹豫不决,出现了一些滞笔。

米芾学《集王圣教序》和王羲之又从不说与人,

除了不传之秘外还是因为“专学晋人”后虽然有大的进步,

但始终没有能够做到“入晋人格”。

米芾晚年似乎明白了这个道理,

“老无他物适心目,天使残年同笔砚”,

书风较中年有所收敛,有晋魏平淡的趣味了。

“既老始自成家”。

米芾说“唐太宗学右军不能至……故大骂子敬”,

而他自己呢,由于用力学习王羲之而达不到那个“入晋人格”目标,

晚年也就大骂“二王”了。

当然,这也为之自成一格,

其“八面出锋”正是突破“二王”之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6 20:59 , Processed in 0.00750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