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67|回复: 0

山东莘县瓜果蔬菜之乡 河店镇各村建村史、姓氏、村名由来全在这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0-3-26 04:23:50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莘县瓜果蔬菜之乡 河店镇各村建村史、姓氏、村名由来全在这里……                     2020-03-25 21:46                    

                          

鲁西在线 河店镇驻地在河店村,故镇以河店冠名,镇驻地在县城10公里处。镇下设4 个管区,辖35 个行政村,1931年,莘县设6 区98 乡镇,河店是二区辖下的一个镇。抗日战争时期,河店属一区,解放战争时期,河店属二区,1949 年10 月,河店属二区,1956 年,河店是燕店区辖下的一个乡。1958 年2 月撤区并乡镇,河店属燕店乡。是年9 月撤乡镇建人民公社,河店属燕店公社,1963年实行区辖小公社制,河店属燕店区大杨家公社。1971年撤区建大公社,河店是除原13 个区之外新建的8个新公社之一,1984 年全县撤公社建28 个乡镇,河店公社改称河店乡,辖销金寺、马桥、贾庄、大杨家4 个管区。

2001 年合并乡镇后,河店乡是全县22 个乡镇之一。2002年,河店乡改为河店镇。

河 店 明朝初年,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不断有其他姓迁入,聚居成村。因当时赵王河从村东流过,河边有一渡口,客商来往频繁,在此歇脚住宿者颇多,村民渐渐开起了一些客店和商铺,车水马龙,十分热闹。因该村靠河多店,因而取村名“河店”。清末民初河店有了集市,又称“河店集”,但正规名称仍是河店。村中现有宋、王、田、相、郝、董、楚8 姓。

大杨家 明初,杨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名杨家。因村大人多,也为避免与另一个杨家混淆,遂称为大杨家。 1965 年,该村分为东大杨和西大杨两个村。西大杨现有杨、王。徐3 姓,东大杨只有杨氏1 姓

务庄 明朝初年,李、蔡、岳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立村。因村旁是个大果园,村中又多大树,遮天蔽日,郁郁葱葱,远远望去,一片云遮雾罩,人们使称其为”雾林庄”,后简称“雾庄”,再后来又谐音写作“务庄”,嘉靖年间,雾庄李家出了个大官叫李大经,进士及第后拜在严嵩门下,不久升为礼部尚书。后来,李大经发现严嵩是个大奸臣,心中产生了矛盾。如继续迫随严嵩,有愧于君,下有愧于民,定遭后世唾骂;如疏远严嵩,这老贼心狠手竦,弄不好便有性命之虞,还可能株连九族。为了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他用黄蜡灌耳,造成失聪假象,又以辣椒洗眼,弄得二目红肿,然后上书朝廷,请求返乡为民。从此,李大经在老家颐养天年,教子孙读书,井定下条家规:读书为了知书明理,任何人不许踏人仕途。务庄村现有李、王、田、宋、张、相、郝、董、楚、蔡等姓。

马 桥位于莘县河店镇与东昌府区交接处。汉初推行郡县制时,这里是发干县县城。发和干是两种兵器。以“发干”为县名,说明此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必须以武力保卫,时刻准备打仗。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 年) ,车骑将军卫青率军大胜匈奴右贤王,俘获裨王十余人、兵将一万五千余人、牲畜十余万头。汉武帝拜卫青为大将军,三子皆封侯,其第三子卫登被封为发干侯,发干县从此成为卫登的采邑。从这次封赏上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发干县处于东西部交通的咽喉位置,所以才让大将军卫青的儿子在此镇守。王莽篡朝后,将县名改为“戢楯”。“戢”有收敛之义,”楯”指武器,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收兵罢武,与发干的含义正好相反。王莽是从别人手里夺的天下,自然希望从此天下太平,不再有战争。

魏晋时期,发干县属阳平郡。十六国时,南燕曾将幽州治所侨置于发干,使发干一度担起了州治的虚名。北齐时,废除发干县,其辖地分别划归堂邑和莘亭二县,发干县从设置到废除,共存在了近700 年。发干县撤销后,县城所在地便不再称发干,因为城内有马姓官宦建起的高大府第,人们便称这里为马明府。武则天时期,运河以西的马颊河被打通,马明府位于河东岸。后来河上架起了一座较大的桥梁,人们开始将马明府改称“马桥”,一直沿用至今。宋、金、元三代,马桥一直是莘县的北部重镇。明清时期,马桥的集市不断扩大,““马桥镇集”广为人知,后来简称为“马桥集”。清未,马桥之南的河店集迅速发展起来,马桥的集市越来越小,人们便去掉“集”字,直称’马桥”。马桥村现有王、刘、任、杜、赵、张、侯、潘、胡、蔡等姓。

小赵庄 赵氏祖居于此,村名赵庄。后为与其他赵庄相区别,改称小赵庄,也有人称为小赵家。 村中现有刘、孙、胡、蔡4 姓,

马菜园 明初,马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于一富家莱园之侧,人们遂以马菜园称之。村中现有马、岳2姓。

安 头 此地原处于发干县城南关的尽头,俗名“关头”。明初,周、李、范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谐音改为“安头”,有平安刚刚开头的含义。村中现有周、范、郭3 姓

杨炉 明初,杨姓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以打铁为业,村中多红炉,因而得村名杨炉。村中现有杨、郭、曹、路4 姓。

三 门 早在明代之前,此地就有人定居。明永乐三年(1404 年) ,三槐王氏的一支在王从义带领下由洪洞县迁来,渐成村庄,王氏也成了村中大户。传至第四世,有兄弟五人,老大王贵迁至县城西北三里庄(今前高庙) ,老五迁至牌坊王楼(今属俎店乡) ,只有老二、老三、老四三支留居原地,各成门户,因而村名为“三门”。后来村庄渐大,分为前后两村。南面的村较大,称“大三门”,北面的村小一些,称“小三门”。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这里有座大寺院,王氏迁来后便定居于山门之旁,因而取村名为“山门”。后来寺毁,村名谐音变为“三门”。村子扩展后分为一大一小两个村,分别称大三门、小三门。大三门现有王、孔、周3 姓,小三门现有王、侯2 姓。

赵 庄 明初,田、车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不久,赵王河泛滥,人们都搬到河堤上去住,夕阳斜照,赵庄一片光明,倒影半映于河水之中,十分引人注目,人们遂称其为“照庄”,后谐音改为赵庄。村中现有田、刘、孙、姜、张、袁6姓。

邴 海 明初,邴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周有长年积水的壕沟,人称邴家海,后简称邴海。村中现有于、王、李3 姓。邴海与相邻的赵庄为一个行政村,村名赵邴海。

潘 庄 明初,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于一座寺院之东,因为寺院前后各有一个三门村,人们便称该村为东三门。后来因该村周围有篱笆墙,人们又称之为“藩三门’,“藩”字有篱笆之义。再后来,藩三门与小村白庄合并,改村名为藩庄,后误写为潘庄。村中现有林张2 姓。

姬 家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姬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村名姬家。村中现有姬、王、闫3 姓。

田 海 明代之前,此地曾有个李家堂村,后因战乱和灾荒,村中人大部外逃。明初,田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于此,人业两旺。明万历年间,因村周有水壕而改村名为田家海,后简称田海。村中现有田、蔡、李、孙、杨等姓。

盐 厂 明初,金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周俱为盐碱地,村中又出产硝盐,人们便称其为盐厂,村中现有金、王2 姓。

郭 家 明代之前,此地就有毛、程、尚、伊4姓在一东西大道两旁相邻而居,其中程姓系由今之东昌府区郑家镇五圣村迁来。明洪武二年(1369 年) ,郭刚忠一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入。后伊姓绝,郭、毛、程、尚4 姓形成7 个自然村,郭姓居住的4 个自然村统称郭家,毛、尚、程三姓居住的自然村分别叫毛家、尚家、程家庄。程家庄居中,路口有一盘大石碾,一天能碾小米一千八百斤,附近村庄的村民完粮时大都拉着谷子在此加工后上交,故人们习称郭家为“碾口郭家”。清末民初,赵姓由今之莘亭镇冯海村东的周庄( 现已无此村)迁入。因社会动乱,为安全计,7 个自然村渐渐聚居为一东一西两个自然村。郭姓在两个自然村中都占多数,故有“郭二庄”之称。 建国后正式分为东郭家和西郭家两个行政村。东郭家现有郭、尚、程、毛、赵5 姓,西郭家有郭、毛2 姓,因为东郭家和西郭家两个村都呈东西狭长之势,故当地有“五里的郭家,三里的杨家“之说。

销金寺早在唐朝时期这里就有一座寺院叫普恩寺,寺旁之村便以普恩寺为名。普恩寺有个大施主叫蒲昆山,此人经商发家,成为村中首富。他在外经商时结识了山西洪洞县销金镇张公朝一家,并与张公朝之父结为异姓兄弟。明初移民时,张公朝一家亦在迁徙之列。为了能互相照应,张公朝的父亲便带全家迁至莘县的普恩寺,与盟兄弟蒲昆山比邻而居。

在普恩寺村定居不久,张公朝之父便发现蒲昆山是个贪利忘义之人。蒲昆山常在青黄不接之际放高利贷盘剥穷人,穷人还不起债便以土地相抵,渐渐地大片土地都归到了蒲昆山名下。张公朝一家虽未受其害,对蒲昆山这种鱼肉乡里的做法却十分不满。加之蒲昆山又与邻村刘二庄的刘武生勾结在一起,不断做些采花盗柳的勾当,张公朝更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10 年后,张公朝当了宣化县令,但异地做官,难理家乡之事, 后来,张公朝之子张国干考中武举,他决心为民除害。他先杀死了无恶不作的刘武生,然后夺回被蒲昆山霸占的田产分给贫苦农民。明朝末年,普恩寺和刘二庄合为一村,为了纪念张家父子为民除害的侠义之举,村民一致要求以张家在洪洞县的居住地销金镇为村名。张家人难违公议,但又觉得村中既然有寺,村名中的“寺”字不可丢,于是便来个二者兼顾,改村名为“销金寺”。该村现有李、张、冀3 姓。

楚 家 明初,楚宁、楚诚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旁有旧时遗留的沟壕,人称“楚家老壕”。后来壕沟被平,村中形成了集市,人们又称其为“楚家集”。集市移至别村后,人们直呼该村为楚家。村中现有楚、王2 姓

前王家 明初,王泽大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北面有村叫张家楼,人们便称此村为“楼前王家庄”,简称前王庄,后演变为前王家。现村中只有王氏1 姓。前王家与翟家、张楼为一个行政村。

翟 家 明初,翟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名翟家。清末,张姓由聊城冯家迁居于此,村名未改。现村中只有王氏1 姓。

张楼 明末,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并盖起了小楼,人称该村为张家楼,简称张楼。现村中只有张氏1 姓。

刘 家 明初,刘姓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此处桃树较多,刘家又盖有小楼,故得村名桃楼。后分为前后两村,称前桃楼、后桃楼。又因村中皆刘姓,’刘”与楼音近,人们渐呼为前桃刘、后桃刘,简称前刘家、后刘家。现在前刘家只有刘氏1 姓,后刘家有刘、周、赵3 姓。

枣棵杨杨氏祖居于此,村名杨家。后来,村周围长起了很多枣树,为了避免与其他杨家混淆,人们遂改称该村为枣棵杨。现村中只有杨氏1 姓。

苏 家 明初,苏姓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村名苏家。现村中只有苏氏1姓

徐 家 明初,徐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名徐家,现村中有徐,段、魏3 姓。徐家与枣棵杨、苏家为一个行政村,村名’枣徐苏”,

柴庄 明朝中期,柴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名柴庄。后来村淅大,自然而然的分为东、中、西三个柴庄。清末,中、东柴庄出了一些“飞毛腿 ,官府恨之入骨,,下令除掉此村。于是,中、东柴庄一起迁至西柴庄村后,人称后柴庄,西柴庄也由此改称前柴庄。前柴庄现有郑、张、楚、冀4 姓,后柴庄只有张氏1姓。

贾 庄 明永乐年间,贾姓由山西洪洞县左红庙贾家迁此定居,立村贾庄。现村中只有贾氏1姓。

郑 堂 明初,郑姓由洪洞县迁此定居。因立村处为田家堂村旧址,故定村名为郑家堂,简称郑堂。村中现有郑、田2 姓。

辛 张 明初,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立村处是”新长”村遗址,张姓便谐音将村名定为“辛张”。后来村子渐大,分为前辛张和后辛张两个村。前辛张现隶属燕店镇,有张、李、楚3 姓,后辛张现隶属河店镇,有张、田、吕、赵4 姓。

王 庄 明正德年间,王姓由青州府诸城县耿山迤大柳树村和大槐树村迁此定居,村名王家庄,后简称王庄。村中现有王、孙、林、郭4 姓。

吴 家 明初,吴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名吴家,亦称西吴家。村中现有吴、张、袁、董4 姓。

宋 家 明初,宋、王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宋王庄。后王氏迁出,村名改为宋家。村中现只有宋氏1姓。

弇山 弇山是个地名,但今日的莘县地图上却找不到。翻开莘县旧志:“弇山”二字屡屡入目,“弇山泉”弇山庙”均有专条记述,咏弇山诗多达十余首。“莘县八景”虽时有变化,而“弇山藏秀”却稳居首位。何以如此?内中有个缘故。

据莘县旧志记载,北魏孝昌二年(526 年) ,马桥镇之西临河处忽然平地涌出一泉,泉口约丈余,黝黑的泉水夹带着碎石喷涌而出,水头高出地面数尺,周围农田霎时被淹。县令闻报前来察看,大惊失色,急召民工填土。无奈水势汹涌,平地一片汪洋,人员无法靠近,只能望泉兴叹。如此流了几天,出水量渐渐变小,水也变得清澈平缓。人们用泉水浇地洗衣,多余之水便导人马颊河,从此相安无事。

泉由害变利,人们喜不自胜。是泉总要有个名称,知县便召集一班文人商议。大家认为,此泉口虽不大,出水量却不小,下面必有阔大的容水之处。器皿腹大口小者谓之“弇”,此泉应名“弇泉”。又有人提出,既然泉水中有碎石涌出,下面必定有暗藏之山。于是,最终定名为“弇山泉”。不久,人们在泉眼东北约30 米处建起了一座弇山庙,庙中所塑神像被称为“弇山爷”。天旱时县官常率众来此祈雨,据说颇灵验。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 ,大名府将弇山神灵之事上报朝廷,朝廷颁赐弇山爷以“显仁王”爵号。从此,弇山庙香火更加旺盛。元代曾建庙并立碑,明清两代也曾多次重修庙宇。莘县旧志中载有多篇《弇山祈雨神应记》,对此事言之凿凿。清康熙五十年(1711 年) ,县令刘萧前往祈雨时,泉中依然有水,泉边有石,且泉水清彻。上世纪五十 年代初,弇山庙被拆除。至于泉水何时干枯,旧志无记载,但估计距今超不过300年。

来源 三余杂谈 以上内容整理自互联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3-29 15:03 , Processed in 0.00940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