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鲁迅半夜气得睡不着,随手写下这首七律,郭沫若有意模仿却学不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2 01:07: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鲁迅半夜气得睡不着,随手写下这首七律,郭沫若有意模仿却学不来                                    

            

        2020-04-01 17:02                    

        1933年,鲁迅先生写下了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在文中他写了这样一段话:

  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的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

这段话是鲁迅回忆两年前的一个不眠之夜时写的。1931年2月,在客栈避难的鲁迅,听到了一个让他气愤的消息:柔石、殷夫等23位青年遇害。柔石是鲁迅的学生兼好友,鲁迅十分欣赏这位年轻人,听到29岁的他就这样被秘密处决,鲁迅内心的愤怒可想而知。于是就在这个深夜里,气得睡不着的鲁迅随手写下了一首名为《无题》的七律。

这首诗是鲁迅的经典律诗之一,他的老对头郭沫若先生曾评此诗:原诗大有唐人风韵,哀切动人,可称绝唱。后来郭沫若还曾模仿着写了一首《归国杂吟》,但这首诗无论从语言还是意境来看,都与鲁迅的原作有不小的差距。所以说鲁迅这首诗,是郭沫若有意模仿却学不来的诗。让我们来品一品:
  《无题》
  现代.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唐人风韵”这4个字别说用在近现代诗作上,就是用在宋、元、明、清的古代名家身上,都是极高的赞誉,鲁迅这首七律显然担得起这样的赞美。
诗的首联写自己当时的困苦境地。自己已是头发斑白的年岁,却被迫带着妻儿四处避难,虽已是春季,但却只能在长夜里带着种种苦楚地度过。诗人抛出长夜这个意象,用长夜的黑与春天的暖意相对比,一语双关。

次联则由梦境想到现实,梦境里是老母亲为自己担忧,而现实中却是混战中城头的旗号换了又换。人事漂泊,让诗人生出万千感慨。这让我们想到了《登高》中“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杜甫,一样是为家国悲苦,只是诗圣也是一样的愁。鲁迅又在颈联中他抒写了自己的一腔愤懑。诗人看着年轻的朋辈就这样陨去,那白色的刀丛让他觉得让他觉得愤怒,他要用手中的笔与恶人决战。
尾联是全诗最妙的部分。可是哪怕他再吟诵,写下的文字却没有发表的地方,陪伴他的依然只有天上的明月,清冷的月光照在避难者的缁衣上,令人更加伤感。我们很少在鲁迅的诗文中看到这样伤感的情绪,面对23位有志青年被害,他的怒气和恨意无法抒发,50岁的他百感交集。

从遣词上来看,这首诗写得是极有特点的,全诗短短56个字,将夜色和月光等意象完美融合,写得凄美动人。而从感情上来看,全诗无一“愁”字却句句写愁,令人动容。89年前的那个不眠夜,鲁迅先生是真的被气着了,才会写首七律。很多人不明白,为何鲁迅就不能像其他文人一样,写些风花雪月的东西,为何非要让自己的笔杆子成为匕首?其实读懂了这首诗,就能明白,先生心中藏了太多的爱与恨,或许只有将这些情绪化为文字他的内心才能安宁。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7 04:51 , Processed in 0.00802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