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24|回复: 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史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0-4-4 02:02:53 |显示全部楼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史                                                         2020-04-02 20:01                    



巍巍井冈山,是毛泽东同志亲手创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坐落在江西、湖南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这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道路狭窄,地形险峻。当年红色区域的主体横跨宁冈、永新、莲花、遂川、酃县、茶陵等湘赣六县,鼎盛时期面积达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50万,割据势力曾达吉安、安福两县各一部分地区。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时最主要的任务。会后,作为中央特派员被派到湖南的毛泽东与湖南省委在9月9日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后,在敌强我弱、全国革命处于暂时低潮的形势下,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把革命的红旗插上了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中国共产党人由此胜利地实现了将革命的重心由城市移向农村的伟大战略转变,从而揭开了把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中国十年土地革命战争的伟大序幕。
井冈山的斗争,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年零四个月的时间,但它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灿烂的重要一页。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里,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缔造和培育了第一支在党绝对领导下的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提出了一整套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建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重建了由于大革命失败而被敌人全部破坏了的边界党,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倡导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在农村中发动和武装农民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的斗争能够坚持下来,并最终由星星之火燎原到全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据地主要领导者毛泽东等十分重视党的建设。从上山前三湾改编确定“支部建在连上”,到上山后立即重建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组织;从全盛时期举办党团训练班,到“八月失败”后的“厉行洗党”;从红四军在井冈山前后六次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到湘赣边界特委的成立,党的建设工作始终贯穿于井冈山斗争的全过程。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一部井冈山根据地革命斗争史也是一部井冈山根据地党的建设史。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27年10月至1928年4月,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也是根据地重新建党时期。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曾有这样的记述:“去年十月,红军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到达边界各县时,只剩下若干避难藏匿的党员,党的组织全部被敌人破坏了。十一月到今年四月,为重新建党时期,五月以后为大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总共半年多的时间里,根据地党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首先,军队党的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支部建在连上”,把人民军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部队战斗力空前提高;其次,重建了边界党的地方组织,边界各县因大革命失败而遭破坏的党的组织基本上得到恢复。其间,1928年3月,以毛泽东为书记的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前委应湘南特委的要求而撤销,工农革命军开往湘南,酿成“三月失败”,边界党“顿失中心”,党组织遭受严重损失,党的建设遇到挫折。
第二阶段:1928年5月至7月,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鼎盛时期,也是根据地党的建设的大发展时期。
1928年4月朱毛会师以后,工农革命军力量大大增强,随之军事斗争取得一系列胜利。在这一形势之下,毛泽东等领导人采取了许多政治和组织上的措施,边界党在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重大的发展。首先,在组织建设方面,经中共江西省委同意,成立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统一并极大地加强了对边界各县党组织的领导。1928年5月20日,在宁冈茅坪召开的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讨论了党的各项工作,制定了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政策,通过了党的政治纪律决议案,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委。特委的成立及边界党的“一大”的召开,为边界党的建设的大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其次,在思想建设方面,毛泽东在边界党的“一大”上系统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从政治上阐明了党的前途,坚定了边界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的信心。由于有了组织和思想上的保证,边界党采取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至于当敌人在南方的统治暂时稳定,湘赣两省敌军频频前来“进剿”,兵力往往数倍于我的时候,仍出现“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扩大”的喜人局面。在这一阶段,边界党的建设进入全盛时期,宁冈、永新、莲花、遂川、酃县都成立了县委,茶陵成立了特别区委。党员的数量也迅速增长,“大约永新有两千,宁冈有千余,茶陵有千余,鄱县有百余,遂川有二百余”①,边界党员总数达到5000余人。与此同时,边界各县党的工作也不断发展,党的组织由此前的秘密到半公开以至完全公开,有的地方甚至公开挂出党的招牌,公开发展党员。
第三阶段:1928年8月至1930年2月,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恢复与巩固时期,也是根据地党的建设的整顿、改造、重组和建设时期。
1928年8月,由于中共湖南省委的错误领导,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最后兵败湘南,酿成惨重的边界“八月失败”。“八月失败”使边界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边界党的建设遇到很大困难。在这艰难时刻,边界党首先开展了对党的整理工作,于9月以后开始“厉行洗党”。“洗党”的重点在永新、宁冈两县,为此,“永新、宁冈两县的党组织全部解散,重新登记”。“九月洗党”,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次整党运动,通过“洗党”,党的组织更加纯洁了,党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了。这一时期,为了提高党团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在边界地方和军队中还举办了党团训练班。1928年11月,根据中央6月来信指示精神,再次重新组建了中共红四军前委,统辖边界特委和军委。前委的重新组建,使根据地内有了统一的党的领导机构,有力地加强了对边界党和红军的集中领导。1929年1月,湘、赣敌军对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为了避敌锋芒,红四军主力主动离开井冈山向赣南出击。月底,根据地失守,第三次反“会剿”失败,边界各级党组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4月,湘赣边界新的临时特委成立,边界各县党组织很快恢复正常工作。1930年2月,由于湘赣边界特委的“左”倾错误,致使曾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作出重大贡献的袁文才、王佐被错杀。此后,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丧失,湘赣边界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新时期。
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幼年时期,但它在井冈山
所摸索出来的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却影响至今。井冈山斗争时期
党的建设的重要特点和主要经验有:
第一,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既要注重数量,又要重视质量。从一般道理上讲,一个处在困境中的弱小的党,首先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扩大其成员的数量。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余人,全国党员数量由高潮时的近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在并冈山革命根据地所属区域,党的组织几乎党员在山上避难藏匿。秋收起义部队上山以后,毛泽东花了非常大的力气来恢复党的组织并发展党员,仅仅几个月的时间,边界各县党的组织都得到恢复,党员数量大增。但是,即使在党如此弱小的情况下,也没有一味追求数量,而更注重的是党的质量,最典型的例子是“八月失败”后的“洗党”。1928年5月边界党的“一大”以后,党的组织进入“大发展时期”,根据地“党员数量一时增到一万以上”。但毛泽东意识到,“党的组织扩大,完全只注意数量的发展,没有注意质量上的加强。党与阶级没有弄清楚,而只是拉夫式的吸收办法。这样将使党的组织破底,其结果必变成不能斗争的党”。为此,毛泽东和特委毅然决定:“九月以后,厉行洗党。”虽然“洗党”以后党员数量由1万多人下降到5000来人,但党的战斗力反而提高了。根据地“九月洗党”,被公认为我党历史上的第一次整党运动,它在我们党的建设史上意义深远,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宝贵的经验。
第二,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既要抓思想教育,又要抓理论创新。
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十分重视思想建设,这其中最主要的经验有两条:一是注重思想教育。工农革命军上山以后,边界局面能很快打开,思想政治工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典范,他亲自组建红军教导队,给红军上政治课。在对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的改造中,他经常抽出时间给战士们上课,反复说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农革命军的性质和任务,同时在这两支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终于使他们成为人民的武装。这种教育,以后逐步发展为三大任务的教育、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教育、官兵平等的教育、优待俘虏的教育等等。那时条件虽然艰苦,但思想教育的网络还是比较健全的,党的组织对党员进行各种教育,党员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部队中士兵委员会对广大士兵进行教育。当时,井冈山上土、客籍的矛盾特殊而尖锐,这对边界党的建设产生过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毛泽东指出,土、客籍的对立,地方主义,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封建思想的反映,我们是共产主义者,我们要用阶级的观点反对封建的土、客籍对立和地方主义。他主张“在党内加紧教育,务使两部分党员团结一致”。这些教育,大大消除了土、客籍的隔阂,增强了团结。二是注重理论创新。没有理论的指导,井冈山的斗争也是很难坚持下来的。1928年前后,全国土地革命处于低潮,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根据地出现了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的情绪,有人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很显然,如果不能从理论上回答这个问题,根据地军民将很难树立革命的信心。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这确实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改造和克服了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这种理论创新,是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既要严于律己,又要联系群众。
党的作风是党在思想、政治、组织和工作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
一贯态度和行为,它反映党的精神风貌,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路线的重要体现。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并在实践中培育出了一套优良的作风。井冈山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官兵一致,严于律己。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部队成分复杂,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旧军队的不良习气,其中官兵关系是最根本的问题。旧军队的官兵关系表现为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旧军官就是统治阶级在军队中的代表。毛泽东认识到,改造军队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打破旧军队那种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官兵关系,实行官兵平等的原则,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他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如建立士兵委员会、废除打骂制度以及官兵吃一样的伙食、穿同样的衣服等等。官兵平等是井冈山时期确立的一条重要原则,那时的党员能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领导能率先垂范、吃苦在前。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经常参加运粮,留下了“毛委员背粮过黄洋界”和“朱德的扁担”等动人的故事。陈正人后来总结说,井冈山的胜利,“一条靠艰苦奋斗的思想,一条靠上下一致、同甘共苦”。二是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毛泽东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井冈山时期,他一边指挥打仗,一边调查研究,广泛地调查了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阶级等状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通过调查研究,透彻地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是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国情,正确认识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密切联系群众是根据地党的作风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井冈山斗争的岁月里,党和红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之情。中国共产党“六大”以后,党中央开始重视井冈山的斗争,并积极向其他根据地推广介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据史料记载,当时全国其他根据地大都接受了红四军“支部建在连上”等经验,健全了部队中党的各级组织,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有的地方还提出了“学习井冈山”的口号,甚至派人到井冈山学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一直贯穿并运用于此后我党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总结井冈山时期党的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及教训,对于我们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了解更多点击井冈山市茨坪干部教育培训学院官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0-4-21 00:32:48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3-29 15:26 , Processed in 0.00864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