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医家的餐桌,历来有它的位置!五一“长假”将至,舌尖战疫从使用公筷公勺开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30 01:30: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名医家的餐桌,历来有它的位置!五一“长假”将至,舌尖战疫从使用公筷公勺开始                                                         2020-04-30 00:53                    

                          
一双公筷,一个公勺,被赋予打响“舌尖战疫”的象征。“五一”长假就要来临,吃饭怎么吃才正确?不用公筷公勺行不行?向来快人快语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被问及这一问题时再冒“金句”:“我见不得混在一块的吃法。你眼睛里看到的是杯子、筷子,我看到的就是病毒细菌。”
有人可能认为,小范围吃饭,用公筷公勺有点“矫情”;也有人说,中国人几百年来习惯了“合餐制”,分餐进食影响感情……记者就此采访沪上多名医学专家,从健康因素说到餐桌文化,专家们强调:疫情防控日益常态化,公筷公勺引领的不止是餐桌新文明,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健康新文明。
切记“病从口入”,使用公筷公勺不是矫情是防护
“病从口入”的道理妇孺皆知,在医生的眼里,使用公筷公勺绝不是“矫情”。伴随着这场战“疫”,它会成为餐桌上的标配。
“从健康的角度看,使用公筷公勺取菜,确实是避免疾病传播的好习惯。包括肝炎病毒、引发腹泻相关的细菌病毒,都可能通过共餐被感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微生物专家、院感预防管理专家倪语星教授告诉记者,使用公筷公勺,可有力阻挡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这两类疾病,不过,“阻挡”原理各不相同。
以新冠病毒为例,飞沫传播是一种传播途径,很多人聚餐就会有传播风险,这时如果有公筷公勺,可以起到降低被感染风险的作用。
消化道疾病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幽门螺旋杆菌。这是一种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更被认为与胃癌发病相关。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就是通过口-口(共用餐具、洁具)传播,如果家中亲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可能会在合餐时发生传播,使家庭成员感染。所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常在外就餐者,感染几率也大。
“当然,并非必然传播,不然中国人多年来的共餐传统,未免要引发恐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陆红谈到,在推进公筷公勺新文明时,不妨“分人群”。比如,对儿童尤其要率先覆盖。因为有明确的科研数据显示,在1岁-14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风险直线上升,之后平稳。也就是说,相比成人,儿童对幽门螺旋杆菌更易感,可能与免疫力低下有关。
传染病传播有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点形成链条,传染病就形成蔓延之势,切断其中任何一点,就有望实现阻断。陆红分析,孩子在幽门螺旋杆菌面前就属于易感人群,那么如果使用独立的筷勺,相当于阻断了传播途径,实现了保护。
病菌“六亲不认”,在家也别忘了分餐
倪语星特别强调一点:公筷公勺不应只在公共场合提倡,在家用餐也应提倡。
很多人会想,朋友聚会用餐,桌上备公筷公勺可以理解,可自家人吃饭,有必要分得这么清楚吗?

“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聚会,同一双筷子或同一个勺子把菜送到嘴里,带着唾液和可能的致病微生物又伸到另一个菜肴里。你看似亲密的举动,却因为一双双筷子,将健康风险传给了一个个身边最亲密的人。”倪语星说,中国人有“在一个碗里吃饭”的饮食文化,感觉这体现了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但其实,分餐丝毫不影响感情。“家人坐在一个圆桌上吃饭,多一双筷子,更是多一种爱的守护。”
无独有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陈国强也给记者分享了一则类似的小故事。陈国强是我国血液科名家王振义的弟子,当年他在读研究生时,有一天接到王老的电话:“小陈,今天我要跟你谈论文修改,你就来我家一起吃晚饭吧。”陈国强兴匆匆跑过去,落座吃饭。餐桌边,老师王振义、师母谢竞雄、弟子陈国强,总共三人,结果桌上却放了四副筷子——有一副就是公筷。
“我当时还心想,大概老师嫌弃我。”多年后,陈国强与记者回忆这段往事,自己都乐了。“记得后来第二次又修改论文,临吃饭了,我告假说不吃,跟老师吃饭多紧张。结果临走了我发现,桌上还是多了一副筷子,老师和师母两个人吃饭,也摆一双公筷,这是他们多年的习惯了。”
疫情当前,陈国强与记者聊起这段往事,每个细节都记忆犹新。这不仅是两位“老派”医生的职业习惯,更是一份爱与尊重——我爱你,所以希望你健康,希望能相伴一起走过更多的人生路。
确实,使用公筷公勺与关系亲疏无关,致病微生物害起人是“六亲不认”的。
不止“飞来横沫”,每次疫情其实都留下宝贵记忆
倪语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提及:在上海,从1988年甲肝大流行时,包括家庭消毒、分餐制等做法就已留在一些家庭记忆里。“只是好习惯难以坚持,坏习惯容易学。”为此,如何把防疫经验转化为市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固化好习惯,这是他格外关心的。在他看来,这不仅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这次疫情也提示大家,不明原因传染病从来没有绝迹,我们需要随时准备好应对,做好自我防护是重要的。
不仅仅要倡导公众用公筷公勺来抵抗“飞来横沫”,在倪语星看来,包括戴口罩、勤洗手、社交礼仪尤其值得保留、提倡,成为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健康新文明。

“很多人如今出门严阵以待、全副武装,到处打听预防被传染的方法,其实最好的方法一点不难——你是不是外出回家都洗手了,饭前便后也洗手了,每次洗手都做到认真、规范?外出是不是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了?能做到这些,就能阻断大部分传染病了。”倪语星说。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有60%的因素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好习惯是保持健康的关键。此次疫情给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刻下了深深的时代记忆,不妨在这份记忆里增添这些健康新文明,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家人。
作者: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3 18:48 , Processed in 0.00828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