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部平话催生两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谁先谁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11:39: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部平话催生两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谁先谁后                                                         2020-09-05 21:55                    

   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成书于明朝或此之前。究其原因,大概与宋元以来的平话、杂剧发展到相当的高度有关。其中,《水浒传》、《三国演义》就是在平话、杂剧的基础上,参照大量史料而完成的跨时代巨著。
《水浒传》、《三国演义》各有各的平话、杂剧基础以及蓝本故事,但是,这二者之间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说,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施耐庵在完成《水浒传》的创作后,又指导罗贯中写《三国演义》。

明代高儒在《百川书志》中提到,百回本《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罗贯中编次。也就是说,老师死后,学生修订了老师的著作。是不是罗贯中写了七十回之后的续书,高儒却没有提及。大约是高儒之后,诸如金圣叹之类的文人根据“罗贯中编次”而认定了七十回书之后,是罗贯中所续吧。
最有意思的是王道生撰写的施耐庵墓志铭,干脆说《三国演义》也是施耐写的。
对于《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两部巨著,以及施耐庵、罗贯中的种种传说,或者说考定,迄今为止,都没有一致性的结论。甚至,其中颇多猜测、推定,有过硬材料支持的观点并不是很多。这是一桩恐怕难有结论的文坛悬案。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水浒传》、《三国演义》都与一部平话有关,这部平话就是《三国志平话》。以这部平话为基点,对照《水浒传》、《三国演义》恐怕可以一窥这两部著作谁先谁后,似乎也可得出一点结论,证明施耐庵到底是不是罗贯中的老师。

王道生说,《水浒传》晚于《三国演义》
本文导语中提到了王道生在“施耐庵墓志”中说,施耐庵名叫“施子安”,字耐庵。这个施子安著述颇丰,先后写了《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即《水浒》。从王道生所开列的著作排序来看,《三国演义》位居第二,《水浒》排在了最后。这个信息大有可能讲的是施耐庵先写了一系列著作,然后才以《水浒传》封笔。
王道生说,他之所以知道施耐庵写了这么多书,是因为他年长的时候,在福建见到了施耐庵的门人罗贯中。从罗贯中的口中得知,“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原来,施耐庵之所以写了这么多书,都是在他的学生罗贯中等学生的帮助下完成的。罗贯中等人为老师写书做了大量的校对,大概誊抄之类的活也没少干。
“施耐庵墓志”这么讲,似乎很有点道理。明代高儒的《百川书志》也有这么一句话,印证了罗贯中给施耐庵校对书稿的事情,说的是《水浒传》在署名位置上写着:“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行字。《百川书志》不仅证实了王道生的说法,还为后来把《水浒传》续书《征四寇》的著作权归属于罗贯中提供了史料证据。
但是,从“王道生”及其“施耐庵墓志”出现的时间来看,似乎要把这件相互印证的事倒过来看。也就是说,是“王道生”以《百川书志》为影子,剑走偏锋,移花接木,说罗贯中写给施耐庵校书,给施耐庵编造了罗贯中这样一个学生。为什么这样讲呢?

《三国演义》这个书名是明末清初时才由《三国志通俗演义》改过来的。毛纶、毛宗岗父子依据嘉靖壬午年(1522年)刊行的版本,校订、批点罗贯中所著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在清初刊行时,才叫《三国演义》。而“王道生”又是什么时候的人呢?
在“施耐庵墓志”中,“王道生”夹带着做了一番自我介绍,说:“盖公殁于洪武庚戌岁,享年七十有五。届时余尚垂髫”。男孩子4岁至8岁时没有束发,头发自然垂着便是“垂髫”。也就是说,洪武三年(1370年)时,“王道生”已经出生四至八年了,大致是1374—1378年生人。即便是《三国演义》是1644年清朝刚建立时就付梓刊行,“王道生”此时便是260多岁高龄的人了。
“王道生”果然是活神仙,他“当然”知道《三国志通俗演义》要改为《三国演义》了。假如以《三国演义》来说话,“王道生”还真的没有说谎,这部书肯定是要晚于《水浒传》的。不仅要晚于《水浒传》,还要晚于《水浒传》续书《征四寇》。
好个“王道生”,在“施耐庵墓志铭”这么一篇短短的文章中就出现了自相矛盾之处,说好的《三国演义》排在《水浒传》前面,为何又以清代的书名与《水浒传》做比较呢?
更为荒诞的是,“施子安”不仅霸占了《三国演义》的著作权,连毛宗岗父子也一锅端,果然不负“江湖豪客”之名啊!
幸亏1982年的那次有关施耐庵的研讨会敢于认定“王道生”所撰墓志铭的真实性,却不敢认定《三国演义》就是施耐庵所写。否则,这篇文章便没有写的必要了。

三国演义》究竟成书于何时
上文讲到,《三国演义》这个书名是清初时期由毛宗岗父子所改,所以,这部书的开篇词便引用了一首《临江仙》词,这首词是明代杨慎所填。杨慎出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卒于明孝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而《三国演义》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嘉靖壬午年的刻本。那么,是不是说,这个版本是在杨慎生前刊行的,也有可能以杨慎的《临江仙》做开篇词呢?
上文讲到,《三国演义》的嘉靖壬午版其实不叫这个书名,而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在这个本子上,没有开篇词。为什么这个本子没有以《临江仙》作为开篇词呢?唯一的解释,就是罗贯中写书时,杨慎还没有出生,或者,还没有写《临江仙》这首词。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大量的“致语”,引用了很多古诗词。这就说明该书的作者对历代诗词十分熟悉,而且,这些诗词都是元代及元代以前的作品,没有一首是明代人的诗词。因而,杨慎的词没有被收录入书,是因为这部书在杨慎之前就写成了。而且,罗贯中去世的时候,杨慎恐怕还没有出生,或者还没有写这首词。
从《三国志通俗演义》所引用的诗词来断代,《三国志通俗演义》极有可能在明初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写成了。同时,也从旁佐证,《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极有可能在明朝建立前后就已经去世,没能见到明代文人的诗词文赋。

嘉靖壬午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总共收录了史官、古人、后人、前贤、宋贤、胡曾先生、周静轩等诗词诗词歌赋三百三十余篇(首),就是没有一首是“明贤”所为。是不是明人没有写过与三国相关的诗词歌赋呢?肯定是有的,不多举例,只说说刘伯温的一首《瑞龙吟》以证之: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
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
月暗云霄,星沈烟水,角声清袅。
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
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
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
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这首词提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荆州刺史刘表,刘表的“上宾”王粲。而且,作者刘基与诸葛亮一样,都是民间传说的智慧化身。假如罗贯中能活到建文帝时代,引用这首词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除了这首《瑞龙吟》而外,刘基还在《沁园春·万里封侯》中写道:“江左夷吾,隆中诸葛,济弱扶危计甚长。”
除了词,还有诗。刘伯温有两首《五绝·登卧龙山》,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浩歌梁甫吟,忧来凭胸臆。”
引用“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词来赞“前朝军师刘伯温”,岂不是妙哉?虽然这句民间俚语并不一定是罗贯中时代就有的,但若是罗贯中真的在明朝生活了很长时间,难道能放过本朝赞咏诸葛亮的诗?罗贯中在书中可是引用了《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好为梁父吟”的。
遗憾的是,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没有一首诗词出自明代文人之手。即便是有,也与《临江仙》一样,大抵也是后人加进去的。

据现在的研究资料显示,罗贯中生于1330年,卒于1400年,时间跨度是元至顺元年至明建文二年。但是,这也只是大约的估计,罗贯中生平究竟如何,迄今也没有肯定性的结论。假如按照这样的时间区间去考察《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时间,则有可能完稿于明代了。问题是,能活到建文二年的罗贯中,写《三国志通俗演义》竟然与明代没有一点关系。
不过,在“孔明秋风五丈原”一则中,倒是引用了一首明代尹直的诗。问题是,尹直生于1431年,卒于1511年,早就不在人世的罗贯中又怎么会舍弃更为著名的刘伯温,费力穿越到未来找出尹直的诗来叹息诸葛亮之死呢?显然,这首诗肯定是嘉靖年间刊印时弄上去的。
罗贯中的著作与明代没有任何瓜葛,那么,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不是涉及到了明朝的事情呢?

《水浒传》所涉及的时间跨度有多大
普遍观点认为,《水浒传》的故事是从宋仁宗嘉佑三年开始讲故事的,至宣和六年宋江等人被朝廷害死便结束了,时间跨度大约只有六十六年时间(1058年-1124年)。其实,《水浒传》的时间跨度远远不止于此。从书中的故事看,《水浒传》的起始时间是五代中期至明朝永乐年间,总共涉及四百余年的历史。这么讲,靠谱吗?
容与堂本《水浒传》开篇是一篇“引首”,单独讲了一段赵匡胤出世、开国的故事。同时,还讲了宋仁宗降生、登基之后二十七年的事情。金圣叹批点的贯华堂本则是一篇“楔子”,把容与堂本所讲的以两朝皇帝为主要节点的故事,与“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合并为一回书。
由此,《水浒传》的时间节点应当大大提前到五代中期,即从赵匡胤出世(927年)到嘉佑三年总共一百三十一年。
那么,《水浒传》是不是只写到宋徽宗宣和六年时就结束了呢?远远没有。说宋江死于宣和六年,这是续书《征四寇》的故事,不是施耐庵的《水浒传》所设定的时间界限。仅以北宋历史而言,施耐庵将写到靖康之难前后,也就是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前后。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这回书中,写到了两个非常特别的场景,即“二龙相戏”、“二龙戏水”。这两个场景,说的是靖康元年宋徽宗镇江复辟,与宋钦宗争夺皇权的历史。宋钦宗粉碎了童贯、蔡攸(两个把宋江推下石桥的青衣女使)操纵的复辟阴谋后,翻过年来便发生了靖康之难,“二龙”被拘押到五国城坐井观天,“二龙戏水”说的就是这个事。
因而,仅从北宋历史看,《水浒传》贯穿了整个王朝,总共涉及整整二百年的时间。

在“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中,施耐庵简直就是以直白的方式,隐写了“朱洪武误走妖魔”。于是,《水浒传》的时间跨度又向后延伸到了公元1368年,即洪武元年。
“王道生”说,“盖公殁于洪武庚戌岁,享年七十有五”,也就是说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1370年)。假如是这样,有没有可能在开篇故事中隐喻朱洪武呢?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施耐庵的“门人”罗贯中还要“编次”。但是,从对《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时间解读来看,罗贯中很难做这项“编次”的工作了。所以,隐喻“朱洪武”应当就是《水浒传》的原作者所为。
施耐庵说“朱洪武误走妖魔”,那么,走的又是什么样的妖魔呢?从后来所讲的梁山故事看,似乎讲的都是北宋“洪太尉”误走的妖魔,搅乱了宋徽宗的朝代,并未涉及明朝的事。这就有点奇怪了,难道施耐庵写书如此顾头不顾尾?
其实,“朱洪武”误走的妖魔隐射的是靖难之役。这场为时四年的皇位争夺战,发生在公元1399年—1402年。也就是说,《水浒传》所涉及的时间跨度还要在“洪武三年”的基点上,再向后推延至少40年。因为,若是隐喻“靖难之役”,必定是这段秘史发生后,需要用一定的时间去著书。古人著书可没有我们现在这么方便,是用毛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写,没有十余年的功夫是很难完稿的。
《水浒传》的时间跨度这么大,是不是能够证明施耐庵也能活到这个时候呢?有可能,也没有可能,因为,还有一个罗贯中等着呢。

罗贯中肯定没有经历过“靖难之役”
说《水浒传》隐写了“靖难之役”,依据是什么呢?这样的依据实在是太多了,绿野老道曾经专门写过这类的文章,讨论施耐庵深深隐藏在《水浒传》中的故事。其中,“洪太尉误走妖魔”所隐喻的历史,除了北宋兴亡之外,还有“靖难之役”的秘闻。
话说洪太尉手提香炉,背着丹诏上了龙虎山。没走多久,就遇到了一只锦毛虎。这只锦毛虎并没有吃洪太尉,而是吓唬了一番就走了。洪太尉惊魂甫定,又来了一条雪花大蛇。这条蛇对着洪太尉吐了一阵毒雾,又溜走了。
金圣叹说,这一条大虫与长虫,分别楔出的是少华山的陈达与杨春。朱洪武是“朱武”与“洪太尉”的一部分,所以,梁山好汉的故事便从少华山的强人开始写起。这样讲确实非常有道理,施耐庵应当就是这么布局的。但是,书上分明写的是“白额锦毛虎”,这只老虎根本就没有展示跳涧的本事,不是“跳涧虎”。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确实有一只“锦毛虎”,他就是清风寨的大寨主燕顺。书中交代,清风山十分的寒酸,三个头领在草厅中办公,强人们都在“后面有百十间草房”住着。这就十分奇怪了,难道清风山就这么穷吗?

清风山虽然十分“清贫”,但三个头领却不失威风,他们的头上都裹着“红绢帕”、“绛红头巾”。大寨主出场时,身上还披了件“枣红纻丝衲袄”。这岂不是“红巾军”的装束吗?
从这些十分奇特的描述看,龙虎山上洪太尉所遇到的“锦毛虎”,原来楔出来的是清风山寨主燕顺。书说简短,清风山三大头领的姓名连起来读,就是“燕王英武真天授”。施耐庵说的是朱标死后,假如立燕王为皇位继承人,那就是顺天心民意,否则,就是放走妖魔。
洪太尉在龙虎山见到的猛虎,楔出了燕顺,那么,那条雪花大蛇是不是白花蛇杨春呢?金圣叹说是,绿野老道却说不是。金老先生中了施耐庵的迷魂计,没有祥察文字中的细微差别,因而张冠李戴。书中说,洪太尉受了老虎的惊吓,正在埋怨时,忽然一股毒风吹来,“抢出一条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来”。
施耐庵写得极其备细,说的是“雪花”大蛇,并不是“白花蛇”。与锦毛虎一样,说的不是跳涧虎,所以,这条大蛇就不是“白花蛇杨春”。那么,这条大蛇不是杨春,又会是谁呢?

《汉张天师世家》中有一则关于虚靖先生的故事,说的是张继先第一次奉诏入宫,宋徽宗问他,龙虎山上当真有龙有虎吗?张继先答道,老虎时常见,真龙今日见。宋徽宗大喜。
这则故事施耐庵应当是非常熟悉的,否则,就不会让虚靖天师穿越而来了。龙虎山上有锦毛虎,当然也有龙了,这条龙就是那条雪花大蛇。怎么讲?
既然锦毛虎隐喻的是燕王,那么,这条蛇大抵就是建文帝了,张天师口中龙虎山的“龙”说的就是皇帝。朱允炆生于明洪武十年,即1377年12月5日,农历丁巳年十一月初五,就是一条“雪花大蛇”。龙虎山上龙虎斗,“朱洪武”立孙子做皇帝,违背“天道”,引发了靖难之役。
《水浒传》以赵匡胤扫灭五代狼烟,开创太平之世,以及宋仁宗“三登”盛世为“替天行道”这一主题立意,天下太平就是“替天行道”。朱洪武立孙子为帝,引发四年内战,百姓受苦,便是误走“妖魔”。
关于《水浒传》中隐写靖难之役的细节、故事、隐喻非常非常多。而且,建文帝失踪前后的密语,也大量的隐写在施耐庵的书中。绿野老道将专门撰写《水浒传》中大明王朝的这一段秘史,探轶施耐庵此人到底是谁。此处只略讲这么几个符码,以证实《水浒传》的故事到底讲到了什么时候,罗贯中有没有可能被为《水浒传》续书。
罗贯中是无法为施耐庵写续书的,不仅无法续写《水浒传》,而且,连做梦都不曾梦到他的身后将有这样一部伟大著作的诞生。原因十分简单,罗贯中死于公元1400年(?),他就无法见到或者听闻建文帝失踪这件事。就算是施耐庵本人,恐怕也要等到靖难之役结束几年之后,才能据此写出《水浒传》来。
如此说来,罗贯中还是施耐庵的学生吗?《水浒传》还能早于《三国志通俗演义》吗?

《三国志平话》是最公平的裁判
无论《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都有蓝本故事,都是在宋元平话、杂剧、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诞生的伟大著作。罗贯中、施耐庵都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成就的一代文学巨匠。同样,这两部巨著也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施耐庵则是站在了罗贯中的肩膀上,吸取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诸多元素,完成了伟大的《水浒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前,有一部专讲三国故事的话本,叫做《三国志平话》。这部平话讲得十分传奇,开篇说了一段引子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有一个名叫司马仲相的秀才因不满刘秀游览王莽所修的御花园,开口大骂刘秀是无道昏君,说假若我司马仲相为君,定能让天下百姓快乐。
司马仲相的话被玉皇大帝听去,便委任他为阴司阎罗王,判断积压在地狱中的人间冤案。于是,司马仲相根据汉初刘邦、项羽、吕后、韩信等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判他们在东汉末年托生,三分刘氏天下。如此,便引出了《三国志平话》要讲的故事。
这部平话,总共六万多字,叙事十分简洁。但是,三国历史线索却理得比较清楚,一直讲到了永嘉之乱,西晋的灭亡,汉王刘曜称帝。在这部平话的结尾,说书人道:“遂朝汉高祖庙,又汉文帝庙、汉光武庙、汉昭烈皇帝庙、汉怀帝刘禅庙而祭之。”
显而易见,这部平话说,刘备没有完成的光复汉室的重任,刘曜却做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所隐含的尊刘思想,便是深受这部平话的影响。

《三国志平话》不仅为罗贯中理清了历史线索,也确立了思想立意。同时,提供了大量的人物和历史故事。毫无疑问,《三国志平话》催生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章回小说,说它是《三国演义》的母本,毫不为过。
在平话的基础上,罗贯中继续丰富三国史料,大量参阅《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把一部通俗平话改写成了一部传世名著。
罗贯中不仅借鉴《三国志平话》贯穿《三国志》的历史线索,还大量移植或者改写了平话中虚构的故事。比如:桃园三结义、张翼德鞭打督邮(历史真实是刘备所为)、三英战吕布、貂蝉拜月、刘备封五虎上将……等等。古典小说中,两军对垒,双方各遣一员大将,以回合数决胜负,罗贯中大概也是从《三国志平话》中学来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其中,也有《三国志平话》的原创。比如,第六十八则“玄德跃马跳檀溪”中,罗贯中就“抄袭”了《三国志平话》的一首赞诗:“三月襄阳绿草齐,王孙相引到檀溪;的卢何处埋龙骨,流水依然绕大堤。”

鲁迅批评《三国演义》“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其实,罗贯中也是受了《三国志平话》的影响。平话中写诸葛亮下江南相助东吴,劝说周瑜时,孔明是这副模样:“身长九尺二寸,年始三旬,髯如乌鸦,指甲三寸,美若良夫”。指甲三寸,真的是个妖怪了。因而,便有接下来的诸葛亮登坛做法祭东风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被罗贯中写进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总而言之,罗贯中写《三国志通俗演义》深受《三国志平话》影响。那么,《水浒传》呢?
《水浒传》中,战斗场面也是回合……、关羽、小张飞,以及一些场面的描写与《三国志平话》、《三国志通俗演义》十分接近,明显看出就是仿写了这两部著作。那么,是不是施耐庵也参照了《三国志平话》,而罗贯中又得施耐庵指导,把这些元素写进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只有请出《三国志平话》来做裁定了。

《三国演义》在前,《水浒传》在后
一部平话催生了两大名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一段奇迹佳话,是中华文明星火传承的又一大实证。那么,《水浒传》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中相仿的情节,到底是同源于《三国志平话》,还是相互借鉴,到底又是谁借鉴了谁呢?
对比三部著作,明显可以看出,施耐庵大量仿写《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人物仿写,一些战争场景,也从罗贯中的著作中移植,痕迹十分明显。若以此判断,施耐庵是在罗贯中之后,借鉴《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某些人物与场景。
以下,便是从三部著作的几处相似的细节,来对比一番,看看施耐庵是不是仿写的罗贯中。
01人物描写
关羽——宋江、关胜、朱仝
  生得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三国志平话》)
  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三国志通俗演义》)
  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宋江)
  细细三柳髭须,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关胜)
  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朱仝)

不难看出,《水浒传》中的宋江、关胜、朱仝的形象就是从关羽的分解出来的,而施耐庵笔下的这三个人物长相的细节描写,与《三国志平话》不太一样,而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更为接近,简直就是把罗贯中笔下的关云长分身为宋江、关胜、朱仝。
关羽集忠、勇、义于一身,这个完美的形象是罗贯中完成并定型的。在《三国志平话》中,关羽的这三个为后世所尊崇的典型特征表现得并不充分,比如,千里走单骑只是几笔带过,没有写过五关斩六将。这是表现关羽忠、勇、义最重要的故事,是由罗贯中虚构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诞生后,关羽才更为民间所推崇。
宋江、关胜、朱仝组合起来才九分像关羽,因而,施耐庵以此分别代表梁山的忠、勇、义。
张飞——林冲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写明了林冲就是“小张飞”,那么,这个“小张飞”又是出自哪部著作呢?
  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长九尺余,声若巨钟。(《三国志平话》)
   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三国志通俗演义》)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水浒传》)
这一处描写,三部书基本上都很接近,关键是身材,《水浒传》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致的,张飞、林冲身长都是八尺。

温侯吕布——小温
  布骑赤兔马,身披金铠,头带獬豸冠,使丈二方天戟,上面挂黄幡豹尾。(《三国志通俗演义》)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可体,手持画杆方天戟,坐下嘶风赤兔马。(《三国志通俗演义》)
   头上三叉冠,金圈玉钿;身上百花袍,织锦团花。甲披千道火龙鳞,带束一条红玛瑙。骑一匹胭脂抹就如龙马,使一条朱红画杆方天戟。(《水浒传》)
三叉冠、百花袍、方天戟、红色战马,吕方果然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吕布很有几分相像,绰号“小温侯”其实是仿写罗贯中的温侯吕布。
02兵器
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
《三国志平话》中,没有写到张世平、苏双赞助刘关张,因而,也没有兄弟三人打造兵器的情节。整部书中,关羽使用的就是一把大刀,没有名称。张飞用的是丈八长枪,不是丈八蛇矛。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便给关羽配备了一件著名的兵器——青龙偃月刀,张飞则是丈八蛇矛。起初,张飞打造的兵器是丈八点钢枪,有点类似于《三国志平话》中的丈八长枪。但是,到了古城相会时,张飞的兵器就是丈八蛇矛。
显然,《水浒传》的关胜、林冲的兵器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而不是《三国志平话》。
03赤兔马
三部著作都有赤兔马,然而,这匹名马在三部书中的细节描写却有很大的差别。
  浑身上下血点也似鲜红,鬃尾如火,名为赤兔马。(《三国志平话》)
  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鬃高八尺。(《三国志通俗演义》)
  那匹马,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浑身上下,没一根杂毛,纯是火炭般赤。(《水浒传》)
不需细说,关胜的这匹赤兔马,就出自于《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吕布、关羽坐骑。

04战斗场面
三英战吕布——关胜战林冲、秦明
《三国志平话》中也写到了“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三骑战吕布,大败走,西北上虎牢关。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这段故事是这样写的: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呆了。
《水浒传》中没有写三打一的场景,但却有一场关胜一人力敌林冲、秦明的战斗场面:三骑马向征尘影里,转灯般厮杀。
也毋需多做解读,施耐庵仿写的哪部书,不言而喻。
05关兴—花荣射雁
正言间,忽值头上一行雁过,兴指之曰:“吾射这飞雁第三只。”言讫,那只雁应弦而落。(《三国志通俗演义》)
远远的有一行雁来,花荣未敢夸口,这枝箭要射雁行内第三只雁的头上。当下花荣一箭,果然正中雁行内第三只,直坠落山坡下。
不再多举例,以上细节足以说明,《水浒传》在很多处细节中仿写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小结
本文以文本为主要依据,从罗贯中、施耐庵的生卒时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的历史跨度等方面,探析这两部著作及其作者的先后问题,尤其以《三国志平话》这部催生两大名著为的本,对比解读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水浒传》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罗贯中要比施耐庵大,《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要更早于《水浒传》。
我无意推翻既定的学术观点,但是,原著中如此多的信息却不由我不提出这些质疑。因而,谨以此文抛砖引玉,为《水浒传》以及施耐庵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建议。错漏之处,敬请列位看官教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3 14:24 , Processed in 0.00984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