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甲老人的根雕艺术梦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17:41: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花甲老人的根雕艺术梦想               2020-12-17 16:56                                              

高恒在创作构思许会生(万嵘)/摄影

高恒根雕作品-《山水人家》许会生(万嵘)/摄影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有一家根雕艺术馆,正门上方高悬“高恒根雕艺术馆”七个大字。走进馆内,一阵阵醇厚的柏香扑鼻。展厅里的根雕作品栩栩如生,内涵丰富,给人以无穷无尽的遐想和美的享受。这里经常吸引着当地及外省市根友们前来参观,也时常进行根雕文化交流活动,根雕艺术馆的主人就是河北恒艺根艺馆长,根雕艺术家、收藏家高恒先生。

高恒根雕作品-《祥云火炬》许会生(万嵘)/摄影
一块块看似没有生命的枯根,到了高恒手里,经过一番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极富灵气的艺术作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高恒初识根雕算起,他痴迷于根雕创作已经三十多年,根雕已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无法割舍。
“偷师”学根雕 打工中“嗅到”商机
说起高恒对根雕的喜爱,时间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了。高恒生于1960年,土生土长的井陉矿区人,年轻时就喜爱美术。初中毕业后,父亲为了让他有一技之长,让他跟一名美术老师学习。美术是雕刻的艺术构思基础,有了画画功底后方可开始制作作品。对于高恒来说,自己的根雕功底就是那时积累的。1983年,井陉矿区物资局创办了一家根雕厂,这是河北省首家根雕厂。出于好奇,高恒非常想知道根雕是如何加工的,于是经常以找朋友为借口到根雕厂“玩耍”。高恒笑着说:“根雕加工的基本技艺,都是那时候我偷着学来的。”
为了要养家糊口,他先后到石家庄、北京等地闯荡打拼。“那个时候虽然对根雕依旧有着浓厚兴趣,可一直忙于生计,根本没时间和精力琢磨根雕。”回忆起当时,高恒显得很无奈。后来,高恒在深圳打工期间,偶然发现深圳有个“根雕一条街”。琳琅满目的根雕作品让他欣喜若狂,一有时间他就呆在市场里看个没完。在长期的摸索中,高恒发现在南方人的心目中,根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在北方却一直有价无市:“井陉山区的枯木树根资源丰富,我何不尝试一下呢?”他意识到了根雕市场的前景,觉得商机来了。
2005年,高恒在井陉矿区清凉山下租了一处农家院,开办了一间根雕盆景店。他每天起早贪黑,刮树皮、打磨根雕。别人累了会躺在床上睡一觉,而高恒累了就背上相机去爬山采风,拍摄太行山的美景。2007年春天,高恒到井陉西部深山区采风,在一家农户门前发现了一个2米多高的“土墩”。围着土墩转了一圈,高恒才看出这是一个巨大的树根。农户告诉他,这是一棵枯死的柿子树的树根,挖出来后连泥带土放在门前,“这棵柿子树可能有600多年的历史了!”高恒与对方商量要把树根买下来,农户十分高兴:“这树根太大,烧柴不好劈开,你拉走吧!”
树根运回家后,高恒将附着在树根上的泥土清理完毕,树根终于露出了真容:这块高2.4米、宽1.5米、重达1吨多的柿子树根,苍劲有力,顶部酷似两条盘旋的巨龙,更令人叫绝的是,根中央位置镶嵌着两块巨石。“我早就听说过,‘根包石’是一种奇特的现象,它是树根在生长时,把石头包裹在内形成的,是具有很大收藏价值的根艺作品。”高恒经过细心打磨,将其制作成了巨型“树包石”根雕。闻讯赶来的“根友”们,对这一大自然的杰作和高恒的独具慧眼连连称赞。

高恒根雕作品-《台灯》许会生(万嵘)/摄影
“寻根”踏苦旅 井陉矿区根雕走向全国
偶然的成功,让高恒从此走进了根雕的世界。
井陉矿区地处太行山区,树根资源丰富,虽然制作根雕的爱好者众多,但因为有价无市,没有人专业制作,始终停留在业余状态,“根雕”成了当地消遣和观赏的一个代名词。
为了考察市场,高恒乘火车转汽车、串厂家、逛市场,跑遍云南、福建、广西、浙江等地的根雕市场,渐渐摸清了根雕行业的“名堂”,也知道了自己的发展方向。2008年10月,高恒租了场地、买了电脑、建起了网站,办起当地第一家根雕加工厂,他试做的几件作品成功打入广州市场。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建起了近30家根雕厂,把太行山区的根雕成功推入市场,批量销往广州及港、澳、台地区。几年来,他曾踏遍了国内名山大川、穿越过戈壁大漠。甚至闯进缅北火线,独身踏进深山只为了寻找珍贵的根雕良木。
尽管当时根雕市场水涨船高,但高恒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不砍活树,不用活体,把枯树烂根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2015年12月,高恒作为主要发起人策划组织了中国首届崖柏(柏文化)艺术展,举办了中国首届崖柏保护论坛,在业界引起了轰动。全国根雕企业代表在北京集会后,特意专程赶到井陉矿区“高恒根雕艺术馆”一饱眼福。
2007年,高恒在冀晋交界处的大山里采风,在路边捡到个树根,很脏很烂,他顺手放进了汽车的后备箱。回家清理泥土后,高恒将其扔在墙角,几天后再看时眼前一亮:树根倒置酷似燃烧的火焰,再细细查看,这是一块香柏木的树根,“据年轮推算应该在200年以上。”高恒为其命名“火炬”,浅棕色的树根、曲折的纹理走势,经打磨后就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为了给“火炬”配上合适的底座,高恒足足寻找了半年,才发现了一个有600多岁的香柏根,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当时正在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这个根雕就是献给北京奥运会的一份珍贵礼物。”高恒说。

高恒根雕作品-《精打细算》 许会生(万嵘)/摄影
最大愿望创建根雕艺术博物馆
“不经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朴鼻香。”60岁的高恒,历经30多年磨难艰辛,多件作品在全国各种工艺博览会上屡屡斩获大奖,《蛇》《舞》《祥云火炬》三件作品也被河北省习三民俗博物馆收藏。随着井陉矿区根雕作品在全国各地不断参展频频亮相于世人面前,更是名声大振,成为石家庄市的特色文化品牌。
2015年,高恒建起了一座根雕艺术馆,50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里存放展示着高恒近百件根雕作品,充分展示了巍巍太行山自然风貌的壮美雄姿。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高恒说:“我创办根雕艺术馆的目的是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让咱们太行山的根雕也名扬天下!”
徜徉在高恒的根雕艺术馆里,品味着一件件造型奇特飘逸、弯曲灵动的根雕,仿佛能穿越时光听到远古的回音。每件根雕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舞》《韵》《祥云火炬》《情系阴阳》《天外来客》等等,每一件根雕作品都来源于他对生活的理解与感受。
高恒创业成功,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他的身后,有一位默默奉献的女人。他的夫人刘丽娜从公司网站、作品图片处理到照顾孩子,从管理花房到接待客户,都一手包揽。特别是高恒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外出,厂里的事务都压在她的肩上。
谈及未来,高恒表示,以后除了想让妻子能轻松一点外,最大的愿望就是创建一个根雕艺术博物馆,把井陉矿区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创作的根雕作品中,争取让自己的根雕博物馆成为一张彰显矿区历史文化内涵的名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10 21:10 , Processed in 0.00832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