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走马嵬坡,拜谒杨贵妃墓,探寻一位“红颜祸水”的生死之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05:38: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行走马嵬坡,拜谒杨贵妃墓,探寻一位“红颜祸水”的生死之迷                                                         2021-01-08 10:55                    
写在前面的话——
公元756年6月,反叛唐朝的安禄山军队攻入潼关。唐玄宗李隆基携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以及诸皇亲国戚,离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长安,逃往四川。
次日响时,大队人马行至马嵬驿,突发兵变。护驾军士砍杀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并要求唐玄宗立即处死贵妃杨玉环。此时的唐玄宗已是72岁,老态龙钟。为保全自己的性命,无奈之下赐杨贵妃三尺白绫,令其自缢于马嵬驿一棵梨树下。
一名绝代佳人,在38岁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马嵬坡的黄土下长眠。

吃罢中餐,从咸阳市区出发,坐4路公交车,到20多公里外的兴平,再坐1路车。一路折腾了2个多小时后,我终于站在了马嵬镇的大街上。
五月的秦地,春风柔柔,阳光洒在古老而雄浑的黄土塬上。举目之处,麦田青青,芳草弥漫。
我此行目地,是去寻找一名绝代佳人在此地香消玉殒之处。
此时,距那个著名的“马嵬驿兵变”故事,已经过去了1263年。
下了车,正赶上马嵬镇的集日。集市上人头攒动,叫卖声此起彼落,好不热闹。距集市几百米之处,便是杨贵妃墓。此景此情,很难想象这里便是当年唐玄宗李隆基西逃遇兵变,六军诛宰相杨国忠、缢杨贵妃以塞天下怒的地方。
据传,历经两年战争,反叛的军队东逃,长安收复。唐玄宗由蜀地返回,再次路过这马嵬坡伤心地。然而,美人已逝,情难以托。茫茫四顾,荒草漫烟。唐玄宗到黄山宫去拜老子,已经74岁的他,顺手将拄着的槐枝插在院中,谁料这槐枝便活了。现今此树已千余年,蓊蓊郁郁,名为“太上槐”。古树如遒龙盘踞,苍古峥嵘,树枝上挂满了信众求福求愿的红绸,煞增一派神气。
从此,马嵬坡当地便广修黄山宫,四邻八乡民众纷纷瞻拜,使马嵬坡更添了一些仙风道骨。
关于杨贵妃墓,史上有不少说道一一
一说:这里仅是杨贵妃的衣冠冢,当年杨贵妃虽被埋葬于此,但在收复长安后,李隆基曾密令人将杨贵妃迁葬。至于迁葬何处,无人知晓。
还有一说:相传当年杨贵妃并没有死,而是东渡逃到了日本,所以,现在日本也有一座杨贵妃墓。
不过,马嵬镇的百姓并不认同。他们说杨贵妃一直葬于此,并且当地女子还有用杨贵妃墓前的白土搽脸的习惯,可以美容去雀斑。并称这种土为贵妃粉......

1937年,在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支持下,杨贵妃墓园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修复。如今的杨贵妃墓园大体上就是当年的格局。大门顶额横书“唐杨氏贵妃之墓”,就是邵力子所题。
贵妃墓为依山而建在半坡上的小陵园,呈阶梯状。进入陵园,正面一座三间的仿古式献殿,作为“唐代妇女生活展”展室对外开放。展示唐代女性生活的有关实物和文字,分为“审美情趣”、“发髻绰姿”、“面靥倩影”、“服饰新潮”、“出行常度”、“翰墨风流”、“乐舞春韵”、“农家浅露”等八个部分。
杨贵妃陵园小巧玲珑,占地3000多平米,穿越献殿就是墓冢。在墓东、西、北三面有回廊,镶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历史名人的游记和题咏。
杨贵妃陵园以其“古冢留香,诗碑放彩”的独特魅力而驰名海内外。

院内一条甬道引向墓前一一这就是贵妃杨玉环的墓了。杨贵妃当年在此被逼自缢,两年后,唐玄宗归来经过此处,想重新安葬。但挖开坟墓却不见尸骨,只剩一只香囊,所以修了这个衣冠冢。
眼前的杨贵妃坟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一抔黄土上以青砖包裹,显得寂寥、空荡,有一种凄婉的感觉。
据说,杨贵妃墓原是一个很大的土冢,墓上封土香气宜人。当地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成群接队的姑娘们便来到这里游玩,临走时都要在贵妃墓上抓把黄土带走,回家后与面粉搀和,名曰“贵妃粉”。擦脸可使皮肤变白,容貌变的更美。当地为保护墓葬,而砌成现在这种风格独特的青砖冢。

杨贵妃名玉环,陕西华阴人,通晓音乐,能歌善舞,有倾国之貌。原为唐玄宗十八子李瑁的王妃,后被唐玄宗召入宫中,封为贵妃。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导致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
次年,唐玄宗西逃至马嵬坡时,随驾护卫军请斩贵妃杨玉环。唐玄宗无奈,只好赐贵妃自缢,演出了一幕震撼千古的悲剧。
两年之后,唐玄宗由四川返回,曾密令人将杨贵妃迁葬。因此该墓究竟是原来的墓还是迁葬后的墓,或者是杨贵妃的衣冠冢,尚无确征。

在坟墓东、西、北三面有回廊,镶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历史名人的游记和题咏。这些碑石中既有唐僖宗、李商隐等唐代著名人物的作品,又有近代林则徐、于右任等的题咏。珍贵的碑刻,字体不同,风格各异,诚抒胸臆,各展千秋。
其中,鸦片战争后,被发配新疆伊犁的林则徐,途经此地时题诗一首:
“六军何事驻征骖,妾为君王死亦甘。
抛得蛾眉安将士,人间从此重生男。”
杨贵妃墓园里种植有许多红白相间的牡丹花,很是漂亮。牡丹花,被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和繁荣的象征。牡丹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已声成为观赏植物。
从唐代起,牡丹就被推崇为“国花”、和“花中之王”。统领群芳,地位尊贵。唐代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观花的盛况。
民间曾有牡丹花和杨贵妃比美的故事。说的是这杨玉环被选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花儿,便联想到自己被关在深宫之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
杨玉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可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呢?”说罢,声泪俱下,便去摸花。谁知,杨玉环刚摸到鲜花,这花瓣便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其实,她摸的是含羞草。
这一幕情景,正好被一宫女看见。这宫女便到处说,杨玉环和牡丹花比美,花儿都被比得含羞低下了头。于是,杨玉环容貌“羞花”的称号便如此得来了。
如今,我静静地站在牡丹花前,只见这牡丹花开依旧,但却不是唐朝的花儿了。

位于西安的华清池,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高潮。这段神仙伴侣一般的情史,最后却在马嵬坡画上了句号。“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携贵妃一行西逃避难,行至马嵬坡前,禁军哗变,胁迫唐玄宗下令将杨玉环缢死。 就这样,一个美丽的女人以其宝贵生命,使一个小小的马嵬坡出名了。
墓园后的半山坡上,一座高5.8米的汉白玉贵妃雕像,耸立于鲜花和绿丛之中。杨玉环含情脉脉,侧首西望,仿佛把千年历史场景拉回到眼前。
唐朝仕女以胖为美,汉白玉雕像的杨玉环,也臃容华贵,体态丰满。

说起杨贵妃,便联想到她最喜吃的零食:荔枝。
杨贵妃的时代,西安尚叫长安,本地不产荔枝,全是由南方运来。想当年,唐玄宗为讨爱妃欢心,命驿使快马加鞭,抢运这人间珍品。
大诗人杜牧游罢华清宫,蘸着温泉水写下绝句一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此情此景,仿佛目击到千里走单骑的使者,正纵马日夜兼程。可这并不是传送战火狼烟的警报,那快马的信使肩头,不过驮着一囊透明凝脂、味道香美的荔枝......
马嵬坡兵变,在中国历史上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影响极其深远。后世文人以马嵬坡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但也有人为哗众取宠,篡改历史,说杨贵妃并未死,由此引申出海量故事。
公元806年,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马嵬坡之事。友人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
于是,白居易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长诗。说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故事的发生初始在长安,演绎的高潮在华清池,结局在马嵬坡。更因为该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
《长恨歌》的创作是在马嵬事变50年后。当时白居易正与一位大户人家的漂亮小姐相恋,彼此“早聆懿范,互相倾慕”。在爱情浸泡中的白居易写《长恨歌》时,自然动情、用意,使这篇诗歌成为了千年不衰的绝唱。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宛转动人的故事。
由于诗中的故事和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的精彩词语 一一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说的恨,是对爱情悲剧,对命运本身的抱怨。
此恨绵绵无绝期,意味着彼此难忘,天地之隔的相思之苦。
不禁令人感喟,华清池,多么甜蜜的温泉富贵乡,却在马嵬坡结了一个剪不断的苦果......

缓缓的踏上青石台阶,倚在太真殿的栏杆上,望着面前那尊冰雕玉砌的背影,心里默默地诵读着一曲长恨歌......
此时,心境早已经飞向那遥遥的东海,那个如梦似幻的蓬莱仙境,那个美丽灵魂栖息的地方。
杨贵妃能够得到唐玄宗的宠爱,绝不仅仅是容貌长得美丽,关键是她能有效揣摩唐玄宗的心理,而这也是后宫许多姿色艳丽的女子做不到的地方。
相传,一天唐玄宗与亲王下棋,杨贵妃站在棋局前观看。唐玄宗眼看就要输棋了,天子下棋乍能会输呢。这时,杨贵妃便将怀里的小猫扔在棋盘上,扰乱了棋局,致使无法分清输赢。对此,唐玄宗因此十分高兴。
平定了安禄山叛乱后,收复长安,唐玄宗当了太上皇。他令画工描绘杨贵妃的图形,朝夕看着叹息不已。唐玄宗回长安后,曾专程来到华清宫,在望京楼下命奏《雨霖铃》曲。
曲子演奏到一半时,他四顾凄凉,不觉泪流满面。左右见了也十分伤感。

民间传说,太上皇李隆基因想念杨贵妃而不能释怀,便让术士去寻找杨贵妃的灵魂。术士到了东海,跨上蓬壶山,忽见最高山上有许多楼阁,门匾上写着“玉妃太真院”。
上前拍打门环,一个碧衣侍女将术士请进来,只见杨贵妃穿紫绡,佩红玉,左右侍女七八人。杨贵妃问皇帝乍样,又问马嵬坡兵变以后的事。术士逐一叙说。杨贵妃命侍女取来一个金钗钿合,折成两半,一半交授给术士说:“为我谢太上皇,将这件东西交给他。”接着,又悲伤地说:“希望与他再结来生缘。”
术士回来之后,将此经历回奏唐玄宗,玄宗震悼不已。几天之后,唐玄宗命人准备沐浴,并说:“假如我就枕,不要叫醒我。”
然而,他睡下去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都说美女生前韵事多,不想杨贵妃死后1263年千年,关于她的墓冢仍有争议。有传言称杨贵妃流落日本,日本出版的一本书《杨贵妃复活秘史》中说,杨贵妃逃脱马嵬坡后,辗转乘船到日本。
1963年,还有一位日本姑娘在电视里展示了自己的家谱,说她就是杨贵妃的后人。连日本的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称是杨贵妃的后裔。
历史上的杨贵妃自缢死于马嵬坡,日本何来贵妃墓一直是个谜。

对此,早年间国内知名学者俞平伯和鲁讯之弟周作人俩位老先生,就持这种观点。
他们曾著文说:当时缢死的是个宫女,而杨贵妃却碾转逃往日本了,一起出逃的还有杨国忠的儿媳及孙子杨欢。

对于杨贵妃的死,正史《旧唐书·杨贵妃传》中有明确记载:禁军马嵬坡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再杀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
试想,在当时那种军队哗变,众人生死系旦息之间的危急情况下,唐玄宗尚且不能自保,如何能够保住杨贵妃?如果脑袋不被驴踢,谁会相信那些胡编乱造?由此可见,当年杨贵妃确实是死了。
史载,唐玄宗从成都避难之后返回长安,路过马嵬坡时,曾想祭祀杨贵妃,但遭到反对后只得作罢。不得已,唐玄宗悄悄吩咐太监,备棺椁迁葬杨贵妃。
然而,当挖开杨贵妃坟墓时,却只发现一个香囊。唐玄宗命画工在一处宫殿里画了杨贵妃的像,每天早晚都去那里看一看。每次去,必然泪涕横流。

所以真正的谜团,并非杨贵妃是否死于马嵬驿,而是死后尸体去了哪里?
对于这个疑问,《唐国史补》中的记载可能会给一些启示:“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马嵬店媪收得锦靿一只,相传过客每一借玩,必须百钱,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至富”。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一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的一座佛堂梨树下,脚上的一只鞋子失落,导致一位收得此鞋的老太婆借此发大财。
由此可以推断,如果当时挖杨贵妃墓时,尸体真的不见,极有可能是被人挖出来了。其目的可能是爱慕、可能是同情、也可能是想发财。
站在今天的角度上来评价,杨贵妃因受宠而全家富贵,在当时可能会招人恨。然而,后世反而获得广泛的同情。这是因为,杨贵妃终究只是一个女人,却在战乱之际成了替罪羊。客观上是以她的惨死,减免了一国之君本应承担的责任。
保江山,还是要美人?对于落难之中的唐玄宗来说,在马嵬坡这个十字路口上,他也只能这么选择。海誓山盟的爱情,也经不住生死的考验。
然而,度过难关之后再回想起杨贵妃,唐玄宗肯定是愧疚的。

关于杨贵妃与李隆基的爱情故事,历代多少文人大肆粉饰。更有白居易那首《长恨歌》,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全篇对李杨的爱情极尽溢美之词,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形容他们的爱情生死不渝。
连那华清池的温泉,也仿佛是唐玄宗长诲的热泪滚滚。
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杨贵妃之死的传说愈来愈生动。同时,离开史实也愈来愈远。其实,杨贵妃在马嵬驿必死无疑。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这一事件有细致描写:
“九重城翩烟尘生,干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贵妃死后即葬于马嵬驿,这已有史书记载。至于民间传说的那些杨贵妃死而复生、跑到日本等等的说法,也只是反映了人们对她的同情与怀念而已。
如今,杨贵妃有无逃离马嵬坡已不重要了,即使逃离了,如今也早已化为尘土。
所幸的是,那个悲剧时代也遁然远去!

马嵬坡事变需要搞清的问题是:中国这么大,当时的唐玄宗为何要跑到四川去?
唐玄宗能到四川去,全是宰相杨国忠的功劳。30岁时的杨国忠当过四川剑南节度使,在其族妹杨玉环得宠后更是飞黄腾达,升任宰相,身兼四十余职,权倾天下。
正当叛军攻陷潼关,长安危在旦夕之际,杨国忠建议逃往四川避难。原因很简单:1、四川易守难攻;2、自己在四川当过官,是老根据地;3、打不过安禄山,唐玄宗还可以割据四川,建立小朝廷。

那么,当时造反的御林军已经杀了杨国忠,为何还要杀掉杨贵妃呢?
因为当时安禄山起兵的理由,就是要诛杀奸臣杨国忠。因此在军士们看来,都是杨国忠的罪过。再加上太子暗中授意,煽风点火,导致杨国忠被杀。之后,军士们仍然担心杨贵妃活着,迟早要替杨国忠报仇。因此,为绝后患,只有逼死杨贵妃。
按照史书记载,原因就是认为"贼本尚在”。

“那一年的雪花飘落,梅花开枝头。
那一年的华清池下,留下太多愁......”
那个男扮女声的李玉刚以一首《新贵妃醉酒》的歌曲,让杨贵妃这一传奇人物再度出现在世人的眼前。给现代人们讲述了千年之前,关于马嵬坡、关于大唐帝国天子演绎出的一段悲怆爱情故事。
在这个爱情故事里,一个倾城倾国的貌美女子,被当作败国的祸水,无情地泼洒在了黄土高坡上,覆盖于她身上的骂名连同她的美貌传说,让嗣后的千年嚣闹不已。
登上高高的望都亭,从半空中望去,但见荒冢依旧,亭阁依旧,杨柳依旧。陵园当中,杨贵妃那尊汉白玉塑像,香魂千年不散。
洁白的琼花,将冢上黄土浸染成芬芳的凝脂,也将过往的村妇妆点成温婉如花的美人......

早春的斜阳,静静照在黄土地上。已是傍晚时分,零落分布的村庄里,家家早已升起袅袅炊烟。
杨贵妃墓园区内,百花盛开,古树参天,清静幽雅。置身于17米高的望都亭上,可以尽情领略秦川台塬,还有眼前这一方唐风遗韵。
我静静地倚靠在青石栏杆上,望着夕阳西下,照耀着草绿、花红、黄土漫漫的马嵬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4 14:26 , Processed in 0.0085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