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59|回复: 0

晏殊的曾孙另辟蹊径,写下一首咏梅禅诗,短短56字令人叫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1-1-13 05:38:58 |显示全部楼层
晏殊的曾孙另辟蹊径,写下一首咏梅禅诗,短短56字令人叫绝                                                       

2021-01-12 23:27                    
          众所周知,晏殊和晏几道是北宋词坛上赫赫有名的一对“父子兵”。
晏殊被誉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推动了宋初婉约词风的形成和发展。
晏几道更是青出于蓝,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爱情词作。
但我们今天不讲这两位,来讲讲晏家的另一位才子,晏殊的曾孙晏敦复。
他曾另辟蹊径,写下一首咏梅禅诗,短短56字令人叫绝。
这首词名为《题梵隐院方丈梅》
  亚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晏敦复是晏殊的第八子晏传正的长孙,自小聪慧,曾师从著名理学家程颐,深受其喜爱。
他的仕途虽不如晏殊顺畅,但是其刚正的风骨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当时秦桧许以高官厚禄,让他支持与金人议和,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联合胡铨、曾开等人公开反对秦桧。
秦桧拜相后,他屡遭打压,不得不自请外调,以避锋芒。
他在地方任职期间,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后人立祠祀之。
当然,作为晏殊的曾孙,晏几道的侄孙,自小受熏陶,其文学才华自是不俗,但可惜的是他的诗文大多失传了,仅有一首诗传世,就是这首《题梵隐院方丈梅》。
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写梵隐院中的梅花,来抒发自己不流于世俗的高洁志趣。

诗歌首联通过“亚槛倾檐”四字将梅枝的高大苍劲描绘得穷形尽相,如在目前。
“唤春”一词也颇耐人寻味,它不与百花争春,而是在料峭的寒风中呼唤春的归来,由此可见它的与众不同。
开头看似简简单单的两句,却让人体会到了诗人对梅花的偏爱。
颔联两句诗人既刻画了梅花的绝世风姿,又突出了它的高洁品格。
“吹香”描写的是梅花沁人心脾的幽香,“照影”则突出了梅花遗世独立的风姿,嗅觉和视觉双管齐下,将梅花的绝世之姿描写到了极致。
而“仙人”、“高士”的欣赏,又将梅花的精神品格推向了新的高度。
素心如雪,做人如梅,诗人写的不仅是绝世之梅,亦是绝世之人。

再来看颈联两句,描写得尤为动人。
寒冷的月光洒在庭院里,微风吹过,梅影摇动,阶苔生香。
这两句虽比不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月光、涧户、清风、阶苔共同构成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月下梅花图,令人心醉。
行文到了这里,梅花的形象和精神已然到达了顶峰,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到了非吐不可的地步,尾联两句“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这两句很容易让人想到六祖惠能的著名禅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诗人看来梅花超凡脱俗,何用蜂蝶相扰?
这不仅是在赞叹梅花的品格,更是在抒发自己在喧嚣纷扰中不忘初心,不染尘埃,淡看名利,静守流年的志趣。

整首诗将梅花描写得可谓是形神兼备,短短56字令人叫绝。
尤其是最后一联,和佛家的禅理相结合,既照应了标题,更道出了人生的至高境界。
心若不染尘埃,风又奈何?
身是菩提,心为明镜,在红尘的百转千回中,闲看花开,静听花落,守一份宁静,吟一份悠然,如此便好。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16 15:29 , Processed in 0.00901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