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千坚持回国的志愿军俘虏最终结局如何?历经坎坷,结果令人欣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05:11: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21-1-24 05:12 编辑

六千坚持回国的志愿军俘虏最终结局如何?历经坎坷,结果令人欣慰                                 

2021-01-11 22:36                    



1953年7月27日,历时 33个月之久的抗美援朝战争,终于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落下帷幕。这场战争,中国取得了极为辉煌的胜利,不但完美地达成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战略目标,而且做到了御敌人于国门之外的目的。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然而,虽然总体而言十分成功,但是,抗美援朝战争并不完美。因为,由于美国的逼迫,再加上苏联和朝鲜的妥协,中国不得不在停战谈判时答应了美国提出的所谓自愿遣返的原则,从而让美军在战俘之中大作手脚。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大约2.2万名志愿军俘虏之中,有2/3的志愿军战俘因为被美国及国民党集团胁迫,最终“选择”前往台湾,只有6000多名志愿军战俘,虽然面临美军及台湾国民党集团的威逼利诱,甚至严刑拷打,依然选择回国。
最终,这6000多名志愿军战俘如愿以偿地回到祖国,那么,回到祖国之后,这些志愿军战俘都经历了哪些遭遇,他们的结局又最终如何呢?
1953年8月,6000多名归国的志愿军战俘人员终于回到祖国,他们的落脚地点是辽宁昌图县金家镇。而负责接管这6000余名归来人员的机构,被称为归来人员管理处,是由总部委托东北军区组建的,规管处的级别是师级。
昌图位置

对于这6000多名坚持归国的志愿军战俘,无论是党中央毛主席还是归管处的管理人员,都知道,这些战俘曾在战俘营中与美军和国民党特务作坚决的斗争,因此,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经过考验、值得钦佩的人。
所以,毛主席在针对归国人员时,曾写下了20字方针,那就是:热情关怀,耐心教育,弄清问题,慎重处理,妥善安置。
热情关怀,自然最好理解,这些同志虽然被俘,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丧失民族气节,更没有对敌人妥协,他们在战俘营中依然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作斗争。因此,他们理应受到热情的关怀和党的温暖。
耐心教育,自然也是应该的。这6000多人毕竟曾被俘虏过,这是一段屈辱且难以磨灭的历史,因此,需要对于归来人员进行充分的且耐心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卸下包袱。
毛主席

弄清问题,也是理所当然的,虽然大多数人都是好同志,但是,由于美军的暗箱操作和国民党集团的掺手,使得志愿军战俘出现许多问题。
美军希望能够在志愿军战俘之中安插间谍和特务,而国民党集团更是充分利用志愿军战俘之中的原国民党军官和国民党员,这些人成为潜藏在战俘中的最危险敌人,自然需要把他们甄别出来。
志愿军2.1万余名战俘之中,之所以有超过2/3的人最终被裹挟前往台湾,其中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国民党特务和潜伏在志愿军战俘之中的反动分子相勾结,最终恐吓胁迫这些志愿军战俘前往台湾。
因此,虽然6000多名坚持归国的战俘绝大多数都是好同志,但是,也不排除其中会有美国和国民党安插的间谍和特务,因此,甄别自然是十分必要的。
而在弄清问题之后,不但能给绝大多数无辜的志愿军战俘以清白,同时,也可以让极少数别有用心之人接受应有的惩罚。
志愿军战俘

当然,在弄清问题之后也需要慎重处理,因为,被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受伤,有的是因为弹尽粮绝,有的是因为没有武器,有的则是投敌或叛变。
因此,对于这些人要进行充分的甄别,并作出慎重的处理,对于坚贞不屈的要予以承认并表扬,对于曾经动摇过或犯过轻微错误的要谅解,而对于叛变投敌的,在经过教育之后也应该让个人承担责任,但是也应该从宽处理。
至于妥善安置,则更好理解,充分地甄别之后,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当然也应该作为做到妥善的安置。
在向6000多人传达毛主席的20字方针之后,每个人都吃了定心丸,大家对于毛主席的方针极为拥护和支持。因此,20字方针宣贯后,规管处召开大会,进行动员和教育。当时,对于志愿军战俘大致分为三个类型。
被俘的志愿军小战士

一类是在被俘期间表现十分坚定,忠贞不屈并积极参加或领导对敌斗争的人,这些人本身就有重大贡献,所以,对于这些人予以恢复党籍、团籍、军籍,并给予表扬的处置。
而另一类人则是在被俘期间一度十分消沉或犯有错误但立即改正的人,这些人虽然犯有一定错误,但情节轻微,后来又积极参与或领导对敌斗争,所以,给予承认其被俘前军籍,开除党籍或团籍的处置。
而第3类人则是战场投敌或自首叛变为敌服务的人,这些人由于犯有重大过错,因此,一律开除党籍,如果是党员和团员的,也要开除党籍或团籍。
虽然在确定三类人的范围时情绪十分压抑,但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当时,归为一二类的人占到80%。被恢复军籍党籍团籍的是大多数,真正被开除军籍的其实只是个别人。而且,由于进度很快,已经有一大批人开始被恢复党籍和军籍。
受伤被俘的志愿军战士

然而,从1954年3月上旬开始,这一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高R事件,从大军区传达了新的精神,要求提高标准,因此一夜之间,审核的标准变的极为严格。
原来被定为恢复军籍的人,大部分改成了只承认被俘前军籍。而原本只是党内受轻微处分者,则大部分被直接变成了开除党籍。
在动员鼓励大家进行自我剖析时,原则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对于志愿军战俘们的自我检讨,对比的标准成了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等革命英烈。
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等革命英烈当然是十分伟大的,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但是,如果以他们的标准要求每一名志愿军战俘,显然是太过苛刻。
狼牙山五壮士

然而,当时要求志愿军战俘自我剖析的人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要求志愿军战俘自我剖析时要多讲过错,少讲功劳,同时,写检查也必须按照多过少功的原则。
如此严苛的要求,使得许多战俘对于自己的剖析变得十分苛刻,甚至上纲上线。例如,如果失去抵抗力量被俘,就是“对敌人屈服”,如果敌人审讯时说出了自己的部队番号,就是“暴露军事秘密”,如果以灰色斗争的方式和敌人斗争,就成了“投敌妥协”。
就连被俘本身,无论何种原因,都成了“丧失气节”,因为,按照管理人员的话说就是,“共产党员的字典里没有被俘两个字”。
在这种极为严苛的要求和氛围之下,几乎所有志愿军战俘的检查报告都成了认罪书。
因此,最终的审核结果是,6000多名志愿军被俘将士之中,原本是80%保留党籍,现在却突然变成了91.8%的人被开除党籍,连以下人员更是一律复员。
志愿军战俘

1954年5月下旬,所有的甄别完全完成,6000多名归国志愿军俘虏中,原本有2900多人为共产党员,而这些党员,绝大多数都被开除了党籍,真正获得保留党籍的人,只有120多个人。
即便这120多个人,依然背着警告或留党察看处分的结论。而对于大家最为重视的军籍,更有700多人被开除军籍,4600多人只被承认被俘前的军籍。这对于6000多名归国将士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志愿军被俘级别最高的人,原志愿军180师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吴成德,结论是叛党、叛国,开除党籍军籍。
听到这一消息的一刹那,吴成德就立刻昏倒了,就连神经都失去控制,约两个月多之后才稍微清醒一些。吴成德为什么会被俘?
吴成德

第5次战役时,由于我军对于美军的反扑准备不足,再加上连续作战之后弹尽粮绝,因此,在第五战役第三阶段,志愿军损失十分惨重,而180师正是损失最为惨重的一个。
当时,180师被敌人包围打散,超过3000多人被俘,作为师级领导,吴成德原本是有机会突出重围的,然而,在师长下令分散突围之后,由于突围过程中看到数百名志愿军伤员无力突围,不忍放弃伤员的吴成德击毙自己的战马,坚持与志愿军伤员们在一起。
但是,由于这支队伍伤员过多,转移困难,最终没能突出重围,陷入了敌人包围圈。即便如此,吴成德依然率领残存的志愿军官兵坚持敌后斗争,他们在语言不通、环境恶劣的朝鲜战场上坚持游击战400余天,最终,游击队只剩下3个人,吴成德才弹尽粮绝被俘。
而即便在被俘之后,吴承德依然坚持斗争,从未对美军和国民党特务妥协。所以,吴成德在听到自己被开除党籍和军籍的结果之后,完全无法接受,精神几乎崩溃。
第五次战役

而如吴成德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原181师541团机枪连文化教员史振荣,他原本是陕西省富平县地下党领导人史志洲烈士的遗腹子,自从参军加入部队之后,他继承父亲遗志,表现十分优异。
而他之所以被俘,也是因为身患重病,在从前线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因发高烧不省人事,在防空洞中被敌人俘虏的。即便成为俘虏,史振荣面对敌人的酷刑,依然绝不屈服,因此,对于只承认被俘前军籍的结论,他根本无法接受,感觉极为委屈。
然而,大家的委屈并不能改变审核结果,许多人被迫复员回家。然而,即便离开心爱的军队,大多数被遣复员回家的志愿军战俘依然遭遇了不公待遇。
由于戴着曾被敌人俘虏的帽子,这些人回到家乡之后,受尽了白眼和歧视:有的人时刻面临周围同事甚至家人的歧视;有的人在工作之中即便表现出色,也很难被提拔,因为政审通不过;有的人甚至就连工作都失去了,因为他们的战俘经历,被单位开除;有的人因为战俘的身份,甚至还株连了家人子女,他们的子女被剥夺接受高等教育和当兵的机会。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志愿军战俘

当然,这种情况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随着中国树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同时,也因为战俘们的不断上访,1980年9月27日,中央办公厅批发了关于战俘的处理文件。
6000多名志愿军战俘梦寐以求的公平终于到来,查清情况之后,他们被予以恢复党籍军籍的待遇,不仅如此,他们的生活补助也重新被发放,这些历经坎坷的志愿军战俘,终于还是迎来了迟到的公平。
为何志愿军战俘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却遭遇这样的打击呢?
一方面,是受到高R事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中国乃至东方的传统文化,对于被俘的认识,基本上都是负面的。
志愿军战俘

因为,中国历来讲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因此,在传统文化之中,作为一个军人,即便是失败也不应该沦为战俘,而是应该以死维护信仰和尊严。
因此,誓死不当俘虏,宁死不屈,一直是大家默认的准则。所以,这6000多名志愿军战俘因为被俘的经历,先天上就被大家视为屈辱的经历。
这种认识不不仅仅是在军队之中,就连普通老百姓也自发地认可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志愿军战俘在回到家乡之后,却依然被许多人歧视的重要原因。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的思想和权利意识也有了不断地提高,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志愿军战俘的经历本身虽然并不光彩,但是,这其中有许多客观因素,这些人大多数并不是主动投敌的,他们在敌营之中也曾坚定革命意志,与敌人做殊死搏斗。
被送往台湾的志愿军战俘

所以,即便他们不幸沦为战俘,但是,他们并没有背叛祖国和人民,因此,他们不应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在战俘营中可歌可泣的斗争和坚持回国的态度,更应该受到肯定和表彰。这6000多名坚持回国并与敌作斗争的志愿军战俘,依然是志愿军乃至于中国的英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3 17:35 , Processed in 0.00826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