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若江南“六大古镇”只能去一个,我选惊艳整个江南的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04:51: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若江南“六大古镇”只能去一个,我选惊艳整个江南的她                                                         

2021-01-25 21:55      


               春寒漠漠拥重裘,灯火南浔夜泊舟。江南的水乡小镇去过不少,看过乌镇的张扬,品过同里的美食,读过西塘的诗意,但却最终归宿在了湖州的南浔古镇之中。位于江浙两省交界处的这座古镇,有烟火气但不浓重,有小桥流水但不娇作,一桥一廊,提笔便是一副绝妙的丹青,而身在其中的人们,不觉已是画中之人。流水江南、烟笼人家,浓浓的人文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南浔古镇——巨富之镇 南浔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也是少有的“巨富之镇”。自古以来商贾云集,在明清时期尤为繁盛,所谓“耕桑之富,甲于浙右”便由此产生。

江南水乡大多以养蚕制丝为生,而作为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命脉”,丝绸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湖丝遍天下”的美誉。更有记载“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意思是在当时养殖蚕丝的利润要高于农耕,大多地主收租时不在秋后,而是在蚕丝收获的季节。这足以看出丝织业当时的繁荣地位。

“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南浔古镇的繁荣正是由这“丝织业”而来。在明清时期,南浔古镇也是“江南蚕丝名镇”。但同样是丝绸,为何南浔更胜一筹?

在朱国桢老先生的笔下曾提到“湖丝唯七里尤佳,较常价每两必多一份”,意思是“七里丝”属于丝中的极品,有细、圆、匀、坚、白、净、柔、韧八个特点,因此比一般的丝价格都要贵,而这七里丝便是由南浔镇西南的七里村而产,在清康熙年间,皇室所有衣物都要用七里丝制成,为了表达帝王至尊,后将“七里丝”改名为“辑里丝”,这也使得南徐古镇在当时为这“财富巨镇”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江南地区古镇成群,而南浔古镇位于太湖流域的中心腹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这里交通发达,无论水运、陆运都非常便捷。再加上南浔位于江浙的交界处,可通苏州、上海直达南京,这天然的地理位置,带来的不仅是财富,还有广阔的视野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南浔古镇——建筑之镇 轻踏斑驳的石板街,漫步在怡人的山水间。除了古香古色的街道之外,南浔古镇还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保留很多独特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集中西文化的结合,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韵致,也有西方华丽的异域风情,虽没有昔日的辉煌,但现今保留下来的豪门宅邸,每一座、每一间都堪称是建筑的典范,是江南地区少有的“建筑之镇”。

南浔人在当时不仅富裕,思想也非常“超前”,不少大户人家花重金将孩子送往西方求学。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南浔人,将所学之术互相融合,回到南浔后建起了一幢幢带有“西洋风味”的中式建筑。
江南第一民宅“张氏旧宅”

这是江南巨富所建的一座两层红色私人洋房,占地6500多平方,大大小小共200多个房间,木雕、砖雕、石雕层次分,古色古香,无一不凸显着中式建筑的特色和古代匠人的精湛工艺。而院中更有罗马柱、法国彩色玻璃、地板、油画等, 精致华丽,让人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崇德堂“红房子

崇德堂又称为刘氏梯号,是南浔“四象”之首的刘氏家族所建造,是典型的中西方文明的“结晶”,宅院高敞恢宏,采用红色的砖瓦建成,整体呈大红色,因此又称为“红房子”,房子内部是中式的国民风,外部采用欧洲建筑风格,这样独特的风格让这座房子在古镇中显得与众不同,如果到了南浔没有观赏这样的建筑,恐怕此行有失。

南浔古镇中的建筑大多都非常有特色,除了中西合璧的百年洋楼,还有极富传统民居特色的百间楼,气宇轩昂莲花映池的小莲庄,清朝溥仪皇帝题赠九龙金匾的嘉业藏书楼,历史悠久的道教福地广惠宫等等,这些建筑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南浔古镇——诗书之镇 “养在深闺无人识,一朝得宣天下闻。”南浔古镇从富甲一方慢慢发展成文化之邦、诗书之镇,人才辈出,在宋、清、明时期,曾中进士41人,在全国有影响的学者有上百人,出现过许多著名人物,如孙中山曾称之为“国民奇人”的张静江,出身于四象之一的巨贾之家,虽身患残疾却并没有被现实束缚,一路扶摇直上凭一己之力撑起孙中山的革命之路。

张石铭是四象之一张颂贤的长孙,不仅擅长商贾之道,在文化艺术也有非常高的造诣,热衷于收藏书籍、字画、金石、碑刻等,在光绪二十年还曾中过举人。在张氏旧宅的30亩中,张石铭还收藏了很多古代名人的书法作品。同时也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发起人和赞助商,对国内文学的保存、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南浔不仅有许多文人墨客,也保留了很多历史古迹。嘉业藏书楼,曾被清代皇帝溥仪亲赐“钦若嘉业”的九龙金匾,是近代藏书最多、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藏书楼。

书库52间,书籍多达60多万卷,刻书200余种。从儒释道至西方文学,嘉业藏书楼包罗万象,收集有各种珍贵的藏书。在解放前夕,周总理还曾两次嘱咐要保存好藏书楼,现今该书馆是全国乃至世界最有珍藏价值的经典。

南浔古镇——美食之镇 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巨贾之镇,不仅有古老的历史和古香古色的建筑,更有流传百年的特色美食。但和其他商业味较浓的景点不同,这里没有千篇一律的“小吃街”,没有嘈杂俗气的商店门面,有的骑楼式的长廊和沿河街边的百年老店。

浔蹄
在古镇的街道中,隐藏着这样一家“不起眼“的老字号,不仅引得各地游客垂涎,就连本地人也都念念不忘。浔蹄是南浔人在逢年过节时才吃到的“大年菜”,用新鲜的蹄髈经老南浔人的古法烧制,色泽油亮、红彤诱人,经过长时间的炖制,浓郁的鲜香早已入味至骨,油亮亮的酱色很是勾人,肥肉入口即化、瘦肉酥烂香糯,即使放凉了,吃起来也别一番滋味。

双浇面
双浇面指的是有两种浇头的面,一个是肥而不腻的焖肉,肥瘦相间没有任何油腻之感,一个是酥香的爆鱼,酥香软烂尝不出任何鱼的土腥气。两种味道大相径庭的浇头,融合后呈现出别样的滋味,汤头清澈,面条劲道,带着淡淡的猪油香气,吃完后忍不住想要说“老板,再来一碗”!

三碗茶
三碗茶也是南浔古镇的一大特色,也是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习俗。第一碗是用锅糍泡的甜汤,用来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第二碗是用8种原料泡制的“功夫茶”,色泽艳丽、爽口怡人,第三碗是一杯清茶,碧绿清香萦绕在齿唇之间,延绵不绝。这三碗茶的背后,看到南浔人热情、风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到南浔记得品尝这三碗茶。

南浔处处皆有美食,风味独特的“千张包”,松软清香的“定胜糕”,鲜嫩软糯“绣花锦”,入口甘爽的南浔米酒等等,在青石水岸、乌瓦粉墙之间,在南浔古镇烟雨深处,都藏着让人难以忘怀的味道。

徐迟笔下的南浔,如同一颗璀璨的白水晶,水晶晶十足。有“水晶晶的朝云,水晶晶的暮雨,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池塘”,这是一座“晶晶亮”的古镇,湖边浣洗的妇人,小舟划开铺在湖中的那一抹绿,傍晚的袅袅的烟火气,如同走入一卷绝美的江南画卷,人间天堂,不过如此。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13 20:22 , Processed in 0.00784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