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评乔冠华的文章:有如千军万马,足足等于两个坦克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1 06:15: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评乔冠华的文章:有如千军万马,足足等于两个坦克师                                                         

2021-02-09 15:29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波兰如在顷刻间便覆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对德国宣战。1940年,德国随后以奇谋,绕过“马其顿防线”,给了法国沉重一击。战争的迷雾笼罩在欧洲大陆,整个国际局势乱作一团。
而此时,就在香港的一家咖啡馆里,乔冠华端起一杯咖啡,在仔细地抿了一口后,他笑着对记者说了一句:“不出三天,巴黎将不战而降。”而事实也的确如其所料。法国在三天后,投降德国。
乔冠华,在担任外交部长之前,便是香港知名的社论作者。他能在纷杂的国际乱局下, 洞悉其中利害,并且精准地预测出局势的发展方向。那时候,他在《时事晚报》创刊之时,只以一篇文章,便以文笔才华,让自己家喻户晓。
乔冠华

乔冠华的社论文章,不仅论点独树一帜,鲜明新颖,且论点充足,文笔优美,且用词遣句如江水激流,震荡人心。加上,对时局的认识和剖析,能够让人心头拨云见雾,豁然开朗。所以一举成名,成为社会人士的必读之物。
当时,整个香港,甚至全中国的社会进步人士,对《时事晚报》都是翘首以盼,每当《时事晚报》发表之时,几乎达到了奔走相告的程度。乔冠华,一举成名,半年的时间,便成为社论的“权威人士”。甚至毛主席读到他的文章,都赞不绝口。
而这一切,都与其丰富的求学经历分不开。
乔冠华,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并先后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求学,并取得了等过哲学博士学位。但在战争迷雾到临之前,他早已敏锐地感知到,于是研读了《战争论》等军事科学,并广泛研读了欧洲的战争史和世界的地理知识。
所以,乔冠华对欧洲局势和国际形势的所有预测,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不是妄加猜测的狂妄之词。
乔冠华

加之自小打下的深厚的国文基础,不仅让他的文章出彩,引人注目。更造就了在国际外交上的风度翩翩、不卑不亢的形象。成为中国外交部长之后,他在国际活动中自信而儒雅的气场,深入人心,广泛的学识和精准的洞察力,让他能够察觉阴谋,严谨地处理国际事务,而幽默自然又深有意味的言辞,总让对手头疼不已。
作为中国外交的奠基人之一,他参与了“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历次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等重大的中国外交历史时刻,而且撰写了许多外交信件,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中,乔冠华的潇洒大笑的一刻,更是成为了永载中国外交历史的瞬间。
从笔下生花的才子,到捍卫祖国利益的“外交官”。乔冠华,以不平凡的才华,书写了不平凡的一生。
乔冠华

少有天赋,努力成就了自己 十九世纪初,江苏盐城县出了一位“小天才”,有过目成诵的美誉,这就是乔冠华。是不是“过目成诵”尚不得知,但确实极有天赋。从私塾、到小学、中学,成绩都非常优异,并且在中学几次跳级插班,在16岁时,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成为同届最年幼的大学生。
但乔冠华并不止步于此,他在课间广泛涉猎了各种进步书籍,并开始关注国际大事,在大学期间,并对社会和国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后在东京求学期间,乔冠华参加了很多进步活动,后被日本驱逐出境。
在中国,自古“书生”有“意气”。学以致用,知识,不仅要用来改变自己,也定要贡献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乔冠华在德国取得哲学博士学位的时候,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国际局势紧张,军事问题,成为全球讨论的焦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

乔冠华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哲学学问,而是应和时局,积极钻研军事科学,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战争论》、欧洲战争史、军事地理等等书籍,并且在空闲的时候,一定是在研究世界地图,思考国际局势。
正是在他人眼中的“不务正业”,为他以后撰写优秀的国际社论文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战争形势的理论学习和反复思考,让他极具政治预见性,二战前夕,他便匆匆将论文写完,然后登上轮船,早早回到了中国。
天赋固然重要,努力和思考也必不可少。只顾闷头读书,不管世事,闭门谢客,或许成为“老学识”,但是绝不会有所突破,更不会顺应时事,有所作为。 幸好,乔冠华没有局限于自己的天赋,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大才”。
乔冠华

下笔如刀,指点时局 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回国后的乔冠华,放弃了搞学术的念头,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
在同学的引荐下,乔冠华先是到广东,任国民党广东绥靖公署参谋处上校参谋。当时,他的主要工作内容,正是分析国际动态,收集外国军事情报,然后写成文章,在内部刊物上,进行刊登。
从此刻开始,乔冠华,也正式褪下“学生”身份,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由于时事变化,乔冠华被派往香港,参与创办了《时事晚报》,主负责社论编撰。当时上司的本意,是在香港建立一个据点,在收集世界各国的军事材料的同时,能够方便广东和各国华侨的联络。但是,没想到乔冠华的文笔,如此有力量,让他一举成名。
在《时事晚报》创刊之时,香港的各类报纸刊物层出不穷。本来都习以为常的香港知名人士,在拿到这份报纸的时候,却被其中的社论,深深地吸引住了。乔冠华的社论文章,如一股清流,在“死气沉沉”的香港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乔冠华

著名作家徐迟说“文章不是一般的精彩,竟是非常非常的精彩”。作家冯亦代说“乔冠华的文章,使人对阴谋的时局看到了一丝希望的光芒”。而毛主席在读到他的文章时,赞其“有如千军万马,足足等于两个坦克师”。
在这段期间,乔冠华不仅成为知名的国际时事评论家,而且结识了很多文化名人和新闻界人士,更重要的是,他认识了廖承志和连贯等共产党员。
通过与产党党员的接触,乔冠华了解到了党的发展历程和信仰理念,随后,通过廖承志和连贯的介绍,1939年,乔冠华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
随后,乔冠华,以《华商报》《大众生活》《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等报刊为宣传阵地,继续以笔为刀,指点时局。解放大众的思想,给人们以希望。
乔冠华

爽口大笑,树立中国形象 经过一系列斗争后,乔冠华辗转香港、上海、北平、重庆各地。并在重庆,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周恩来。而乔冠华的文采和气质,也让周恩来大为喜欢,两人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把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的调查研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总理特意将乔冠华调往北京工作,任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局长,乔冠华的夫人龚澎任北京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从此,乔冠华,随总理转变了身份,主要从事外交活动。1951年,举世瞩目的朝鲜停战谈判中,乔冠华便被总理特意挑选为高级顾问,协助李克农进行停战谈判。那年,乔冠华才38岁,是总理有意培养的堪当大任之选。
随后,乔冠华,随周恩来总理出席了日内瓦会议,随“中美会谈指导小组”迎回了钱学森,随陈毅出席了第二次日内瓦会议……数次的国际重大外交事件的经历,让乔冠华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并且充分发挥了他的学识,逐渐建立起了自己严谨睿智、有风度有原则的形象。
钱学森

1971年,经过国家领导人的长期努力,中国终于有机会重返联合国大会。11月,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在周恩来等领导人和数千群众的嘱托下,到达纽约,参加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在会议上,乔冠华代表新中国第一次正式登上联大讲台,发表感言,赢得了满堂喝彩。在此次联合国大会上,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终于恢复了。
乔冠华在此次重大历史外交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加强了伙伴国家的合作,阐述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为以后的新中国外交关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其个人,严肃正义,而又自信明朗的形象,也受到了国际上的一致好评。更值得人们夸赞和铭记的,是乔冠华的笑容,这自信而有感染力的笑容,征服了各国代表和各方媒体,为新中国树立了优异的国际形象。
此后,乔冠华代表中国出席了众多外交活动,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乔冠华

晚年病逝,文章千古 乔冠华一生的痛楚,是他昧心参与了批判周总理的运动中。在那样一个历史阶段,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反动势力该被消灭,其他被卷入其中的人,都是可怜之人。
在粉碎“四人帮”的阴谋后,乔冠华在正式的场合,当面向周总理道歉。虽然取得了总理的原谅,但是乔冠华一生是不能释怀的。周总理不幸病逝后,他和所有人一样,悲痛不已。
1983年,乔冠华因癌病逝世,为中国解放事业和外交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才子,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斯人已逝,可他的社论文章,如《历史的报复》《站在胜利的门前》《沉寂不是和平》等编辑成的合集《乔冠华国际述评集》,以及他撰写的一系列对外发言文稿,将载入史册,受人敬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19 15:01 , Processed in 0.00782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