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意的周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3 02:46: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诗意的周庄      

2021-08-02 07:57                    
                          

诗意的周庄

文|杨静

来源:花洲文学(微信公众号)

走近周庄缘于当代散文大家周同宾和诗人陈涛。周老先生曾在书中写到:“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农村,没画山水秀,没茂林修竹,地薄,人也憨。”这么一个偏僻贫瘠的村子,却能滋生出《皇天后土》中的九十九个农民,并一举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不由让人心生疑惑,继而想一探究竟。而诗人陈涛的“初夏书院闲逛,篱上玫瑰开放。忽然一阵风来,童子吟哦咏唱。”又是那么的令人神往。
村庄是古朴安静的。天空湛蓝,疏密有致的枝桠掩映着青砖灰瓦的房屋,暗红色的门窗,探出墙外的常青树,构成了一幅色彩典雅的画面,让人百看不厌。无人知道眼前的村子是何时占据这片田野的,祖辈们不知道经历多少次的颠沛流离,才选择了这样的栖居地。据说五百年前,周庄出产的红高粱曾被征去给皇帝做过御酒。那么至少可以证明,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至于让后人割舍不断的乡愁,也可以追溯到明朝了。

村子还是乡下的村子,但气息却不一样了。眼前这些青砖灰瓦的独门独院因为一面文化墙,一幅字画甚至一面旗帜而变得不像记忆中的乡村了,但分明还带着村庄厚重的乡土底蕴,让你讶异中顿生好奇之心。
兰馨书院里围坐着一群一袭红装的年轻人,他们是南阳师院的师生志愿者,带领周庄手工艺传习所的学员们一起完成“千只香囊计划”,为村民提升文化自信并帮扶乡村产业助推。成品香囊玲珑小巧,很有艺术感。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带着老花镜,手捏绣花针,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神贯注地绣着一朵小花,一针一线颇为严密紧实,她那认真细致的神情不像寻常的乡村女人,倒像一个颇有来历的工艺大师。
老年活动中心较为简洁,许是院子里的藤蔓还没有睡醒,显得有些空旷。两位老人在室内对弈,楚河汉界杀的热火朝天,我连拍两张照片也不曾见他们抬头张望。倒是坐在石凳上眯着眼睛听戏的一位老人起身打了招呼。午后的阳光正好,心手闲适之余,听一段大调曲子,喝一杯清茶,就这样消磨一个下午,岂不美哉!走出去时心里还在暗忖自家住的鸽子笼,哎呀,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

农耕文化院收藏了本地域的老农具,旧物件,织布机、纺花车、拐线车,犁耙耧叉、铁轮车石盘石碾等物品……到处弥漫着浓厚的农耕文化气息,让人感受到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博大与深邃,随便指点一件物什,都可以引 发出对一个年代的追思和眷恋。
村东头周同宾的故居保留原貌,三间正房,三间厢房,孤寂的土坯房静静地立着,院里新绿的杂草散发着初春味道。这是一座农家常见的小院。周先生文章中记忆犹新的十三根窗棂仍在,山墙上,一幅“有凤来仪”的白灰绘制的图案,仿若冥冥之中预示着这里会有杰出的灵魂人物降临。那么周先生一朝成名天下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周庄的文化广场上,一棵古槐树迎风挺立,斑驳的枝干诉说着沧桑悠远的历史。不知若干年前,可有相爱的情侣在此结约盟誓,非卿不娶,非君不嫁,演绎过一场催人泪下的天仙配?大约是有的。古槐不远处有个亭子,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古槐亭,其势如风樯阵马,透着古拙快意,与古槐、亭子浑然一体,构成村庄的一个重要地标符号。
“同宾书屋”是二月河写的匾额,现有书两万余册,是文化周庄的魅力所在。周先生说,说:“我从周庄走出去,我是周庄的孩子,尽管已经老了,但我仍然是周庄的孩子。我愿意为周庄、为家乡代言,祝愿家乡的父老乡亲过得更好更幸福。”古稀之年仍不失赤子之心,着实令人感动。

在同宾书屋,美丽知性的周庄媳妇赵阳女士拿出了《兰馨书院》阅读丛书,这是由陈家家庭报嬗变而来的书籍,主要介绍农村文化,记录周庄的趣闻乐事和发展变化,承载着一个家庭、一个诗人、一个村庄、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对文化的追求和希冀。
“天堂已失守,心灵已失守,一切已经失守 ,我们在前边亮相,站成骄傲又优美的造型,在那里重新布阵并坚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啊!”这是文化周庄幕后最大的推手,诗人陈涛早年的诗作,是一种对农耕文化逐渐消亡的警醒和呐喊。这个看似粗枝大叶的汉子,却是一个具有浪漫情怀家国情怀的诗人,他之所以打造文化周庄,不仅仅是为了让民众变得文化起来,更是为了凝聚人心,用文化留住根,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图景。因为他知道,在农耕文明中,土地不仅生长着粮食,还生长着伦理观念和村民的归属。
“我越来越像个农民,背着手走在田埂,心疼牛心疼羊的餐风露宿,心疼水心疼风的彻夜不眠,我不想浪费阳光,不想浪费雨水,包括一粒粮食和一棵葱,去听知了鸣叫,去想叶落归根,我越来越像个农民,总感觉如一粒尘土,将要融入这一片土地。”诗人陈涛这些发自肺腑对家乡充满感疼惜和感恩的诗句,读后让人感慨不已。
周庄是诗意的,因为有了散文名家周同宾和诗人陈涛。周庄是幸运的,陈氏家族多年来的坚守和身体力行,近六年的坚持和付出,使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至影响了周围方圆数十里的群众的精神面貌,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村民的整体文化素养。“苦了我一人,幸福下一代”,这种勇于担当的气魄和放眼风物的境界,令人肃然起敬。
周老先生在周庄论坛上发言说:“童年里的周庄是大森林,树很多,鸟很多,村落的房舍有聚散疏密之美,每到傍晚,大雁在村上盘旋,诗意,动人。也想看到,周庄成为一片文化的森林。”
周庄之行,所到之处,我已经捕捉到了周庄的文化森林气息,被那种浓厚的农耕文化传递出来的新生活所感染,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该是多么幸福啊,他们不会知道,作为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我的乡愁,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小小的土丘。
喜鹊欢快的叫声拉回了我的思绪,望着田野里一望无际的麦苗,不知不觉,脑海里竟然被斑斓多姿的诗意周庄占据了:“我把满院的鸟叫给你,我把一村的憨厚和朴实给你,我把乡情与相思给你,我把一川的炊烟和乡愁给你,我把这小村及小村的一切消息寄给远方,让他在城市在世界在角落,都能听到她的温度和她的呼吸……”

作者简介:杨静,女,河南南阳人。作品散见于《星星》《中国诗歌》《绿风》《延河》《北方文学》《散文百家》《河南作家》等纯文学刊物。出版诗集《栀子花开》散文集《行吟山水间》。河南作协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理事,南阳市政协委员,宛城区作协副主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31 15:44 , Processed in 0.00849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