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0|回复: 1

吴昌硕的四个绘画时期,70岁以后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1-8-28 07:30:38 |显示全部楼层
吴昌硕的四个绘画时期,70岁以后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2021-08-26 10:18                    
     上氏拍卖2021年春拍,永好留真(夜场)专场中,作为封面的一件吴昌硕《兰石凤竹屏风》经过近20分钟的竞价,最终以8500万日元落锤,含佣金1.0183亿日元成交。此作同为吴昌硕1917年作,时年74岁。70岁以后是吴昌硕绘画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吴昌硕的绘画真正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吴昌硕 兰石风竹屏风
水墨纸本 屏风 
1917年作
136.0×67.5cm×2 约8.3平尺(每幅)
2021年上氏拍卖
成交价:101,830,000日元

吴昌硕
百年来,吴昌硕的艺术影响可谓深远,其艺术品造诣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泽被艺坛。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众多大师,无不从吴昌硕的艺术中获得启发,汲取营养。他的画也成为收藏家热捧的对象,短短数年间,其作品价格上涨数十倍不止。

吴昌硕 丁巳(1917)年作

春风太平 立轴 设色纸本
作品尺寸:168.6×81.2 cm. 约12.3平尺

2018年嘉德拍卖

成交价 16,675,000 人民币

吴昌硕 丁巳(1917)年作
千年桃实 立轴 设色纸本
作品尺寸:178.5×92.5cm
2020年朵云轩拍卖
成交价:16,675,000 人民币
吴昌硕的四个绘画时期
第一个阶段:50岁之前
吴昌硕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画家,他曾自谦“三十学诗,五十学画”。在50岁之前,他以学习诗歌、治印为主。事实上,他在30岁左右就跟从潘芝畦学画梅了。50岁之前是吴昌硕绘画的第一阶段,为其绘画的成长期。

吴昌硕 1892年作 花卉册
设色 纸本册页12开
作品尺寸:26.5×39cm(每幅)
2015年嘉德拍卖
成交价:6,325,000 人民币
1882年,友人金俯将一个从古墓葬中发现的陶缶送给了吴昌硕,“了无文字,朴陋可喜”,吴昌硕甚是喜欢,遂以“缶庐”“老缶”为别号。这一时期,他每每见到青藤、雪个、石涛等大家的手迹,必认真临摹,用心领会。
1883年,40岁的吴昌硕通过高邕结识了对他绘画艺术有着至深影响的画家任伯年。任伯年看了他的画作大加赞扬,并点拨他说:“你的书法根基深,不妨就以写篆书的笔法来画花瓣,而用作草书的笔法来写枝干,变化贯通,也就不难体会画理的奥秘了。”吴昌硕听后大受启发,此后经常向任伯年请教绘画笔法,两人从此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来往非常频繁。1887年,吴昌硕移居上海吴淞,从此正式步入绘画艺术的生涯。
吴昌硕绘画的第一阶段,主要临摹名家的绘画作品,题材多为历代传统文人喜爱的内容,用笔、用墨、用色均显稚嫩,个人风格尚未形成。

任伯年(1840~1895)1887年作 吴昌硕棕阴纳凉图
设色纸本 立轴
款识:罗两峰为金冬心画午睡图,饶有古趣,余曾手临数过。今为仓石老友再拟其意。光绪丁亥六月,伯年任颐记。
钤印:任伯年宜长年(白) 山阴任颐(白)
作品尺寸:110×55cm
2016年西泠印社拍卖
成交价:8,050,000 人民币
第二阶段:50岁至60岁
此10年是吴昌硕个人绘画风格逐渐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他除了画梅兰竹菊等传统文人墨戏题材外,也开始涉猎山水及人物,并已初具其山水画的基本特色。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吴昌硕的挚友吴大澂督师北上御敌,年过半百的吴昌硕不顾家人劝阻,束装就道,慨然赴敌。然而,甲午战争最终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吴大澂被削职返乡,“永不叙用”。吴昌硕的仕途理想亦就此破灭,遂以“破荷亭长”“破荷道人”为号。

吴昌硕 1900年作
富贵寿石 立轴 设色纸本
作品尺寸:142×78cm
2018年骏成拍卖
成交价:7,590,000 人民币

吴昌硕 1897年作
延年益寿 立轴 设色纸本
作品尺寸:219×93cm
2010年浙江长乐拍卖
成交价:8,960,000 人民币
第三阶段:60岁至70岁
这10年是吴昌硕绘画的创新期。他开始自订润格,并有王一亭、王梦白、梅兰芳等名人拜师门下。作为职业画家,这一时期吴昌硕在画坛上已独树一帜。

王震与吴昌硕
1912年海派书画有了很大的转折。那年,前清的一部分官员一出现就在海派书画市场造成很大的轰动,而吴昌硕是海派书画的第二代代表人物,这一年他定居上海。1913年,他同篆刻家吴金培等几位友人在杭州西湖成立西泠印社并任首任社长。在此期间,他求知若渴,常常与任伯年、张子祥、胡公寿、蒲作英、沈石友等艺术界知名人士相互切磋,同时又在知名收藏家那里看到好多历代名人的书画真迹,日复一日,不仅开拓了视野和胸襟,同时学术修养也有了显著提高,艺术功力大进。

吴昌硕 1910年作
红梅寿石 立轴 设色纸本
作品尺寸:176.5×96.5cm
2011年匡时拍卖
成交价:6,900,000 人民币
第四个阶段:70岁以后
第四阶段,70岁以后是吴昌硕绘画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吴昌硕的绘画真正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晚年的吴昌硕,创作了以“重、拙、大”的金石笔法入画的大量花卉作品,把金冬心、吴让之、赵之谦以来融金石书法于绘画的潮流推向新的阶段,成为“金石大写意”画的最高成就者。
吴昌硕 1915-1916年作
花卉十二屏 水墨纸本·镜心
作品尺寸:133.5×52.8cm×12
展览:
1.“震古烁今—源自浙江的巨匠”,浙江杭州,2017年7月12日-14日。
2.“纪念吴昌硕逝世九十周年—吴昌硕《花果十二屏》回乡展”,安吉吴昌硕纪念馆
一楼特展厅,2017年9月15-18日。
著录:
1.《海上双璧耀东方—吴昌硕 王一亭书画精品集》第84—85页,文汇出版社,2010年出版。
2.《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现代书画卷一》,故宫出版社,2014年版。
3.《吴昌硕金石书画集》第136-143页,江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出版。
4.《吴昌硕全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待出版。
2017年 北京保利拍卖
成交价:209,300,000 人民币
我们致力通过自身的资源整合优势,平台资源分享方式,文化藏家的藏品价值,并将宣传,服务,共赢的态度贯彻到底,我们坚定不移地传承和文化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广大收藏者提供一个行业信息交流共享服务平台。藏品送拍一线拍行嘉德、翰海、保利以及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友好合作。(scjy18 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21-9-24 06:38:25 |显示全部楼层

篆籀写出清凉境 ——吴昌硕《荷花图》赏析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1-9-24 06:39 编辑

篆籀写出清凉境 ——吴昌硕《荷花图》赏析      2021-09-06 17:24                    

     《荷花图》为纸本设色立轴,纵163.4厘米,横47.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从篆书款记“乙巳秋中”,署名“吴俊卿”可知,应为1905年吴昌硕62岁时所作。一般来说,书画家随着年龄的增长,书画风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有些人到了花甲之年后,由于自然规律生理的原因,都会或多或少地呈现出老相来,最明显的就是由于视力和腕力的退化,在字里、画间的笔性上,表露出一些孱弱迟滞之态。但对于自称“三十始学诗,五十始学画”,大器晚成的吴昌硕来说,却是这种规律的一个例外,从《荷花图》水墨淋漓、色酣笔沉的用笔和丰满的构图来看,此作可谓是其壮年之作,不似80岁后晚年一味纵横的劲健老辣,而是在墨韵笔趣上着意甚多。构图上,穿插揖让、生动活泼,既有丰满荷叶表现出的盛夏景致,也有新出尚卷的嫩叶显现出的一派生机,并以此衬出图画左侧粉红荷花的娇艳和红蓼直冲画外的茁壮;墨法上,则虚实对比、富于变化,如图右侧浓、淡相间泼墨染出的荷叶,对比虽明显,但过渡却很自然妥帖;在用笔上,乃是引篆入画,笔笔写出、意兴酣畅,纵笔挥洒间,沉稳到位,毫无轻浮之气;在用色上,大气协调,能艳而不俗、不露火气,做到了既丰富又静穆、既斑斓又浑厚;再加上图右侧上方的大篆题款,更使全图充满了文人画古厚朴茂的雅逸气息。

清 吴昌硕 荷花图轴 163.4×47.5cm 纸本 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吴昌硕在《为诺上人画荷赋长句》中曾云:“墨池点破秋冥冥,苦铁画气不画形。人言画法苦瓜似,挂壁恍背莓苔屏。”由此可知,他的作画理念是将“画气”超越于“画形”之上的,一任主观抒写,而不拘于物象,“画气”成了他绘画的主要内容,作画重在“画气”。这幅以篆籀之法点染写出的《荷花图》,就给了观者最明显、最直接的感受。我们仿佛看见一位老人在闪展腾挪地施展着太极拳脚,疏密相间、浓淡相宜的墨笔荷叶与娇艳亮丽的荷花、红蓼顾盼呼应着,虽不以形似取胜,但笔情墨趣间散发出的气息,却令观者有如置身于盛夏荷塘的清凉世界中而流连忘返,真正做到了“不似之似”这个中国文人写意画的最高境界。
在此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吴昌硕对青藤、八大、石涛(此图大篆自题画语即“石师泼墨,往往如此”)、李复堂的学习和继承,笔墨可称上接古人、后启来者,其后的画坛巨匠白石老人对他就取法甚多。
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今安吉县)鄣吴村人,生于1844年,卒于1927年,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清同治四年(1865年)22岁时中秀才,1899年56岁得同里丁葆元保举曾任一月安东县(今江苏涟水县)知县,故自刻“一月安东令”印记之。从31岁移居苏州后,长期往来于江浙之间,阅历代金石碑版、大量玺印字画,眼界为之大开;后又得海派大家任伯年指教,并于1887年44岁正式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得以并进;晚年风格更为劲健生辣,篆刻、书法、绘画三艺臻于精绝、声名大振,被公推为艺坛泰斗,成为“后海派”绘画艺术的开山代表、近代中国画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
(本文来源于美术报,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19 07:47 , Processed in 0.01139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