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贾府的中秋节,发生过三件奇事,伏下家族败落根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22 04:25: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贾府的中秋节,发生过三件奇事,伏下家族败落根源                                                         2021-09-21 23:12                    
                          

中秋节本是阖家团圆的喜庆节日,然而在红楼梦里,中秋却似乎被笼罩上了一层悲凉色彩,曹公在字里行间娓娓道来的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情节,却隐隐伏下了贾府败落之事。

中秋可卿之病隐秘事

秦可卿是位列十二钗正册之人,也是第一个死亡的金钗。在曹雪芹后来的文本中,他对秦可卿的相关情节做了改动,原本的自缢而亡,看上去最后成了因病而逝。

然而在曹公早已写就的其他情节里,我们隐约依然能够看出一些端倪来。比如提到秦可卿的病,尤氏就说过这么一段话:

  尤氏道:“他这个病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顽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怠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经期又有两个月没来。

这段话不仔细分析觉得没什么,但仔细品读一下,就会发现藏着很多信息。

秦可卿不愧是贾母心中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想来在她去世前,贾府每年的中秋节,她也如凤姐一般,是个很会逗贾母开心,能陪老太太一起耍的重孙媳。

这年的中秋节,对秦可卿来说,显得非比寻常,除了陪老太太和太太们,似乎她回家后还发生过什么事,而这件事也非同小可,竟然导致她后来生病,甚至生理紊乱,以至于卧床不起,不能出来见客,也再不能陪老太太、太太们。

但根据原文可知,两个月没来经期的秦可卿,又被排除了怀孕的可能,那能是什么问题呢?其实答案在七十五回里,这一回写到贾珍和他的那些姬妾。

  原文说:(贾珍)就在会芳园丛绿堂中,屏开孔雀,褥设芙蓉,带领妻子姬妾,先饭后酒,开怀赏月作乐。……贾珍有了几分酒,益发高兴。……那天将有三更时分,贾珍酒已八分。

这会芳园是什么地方?秦可卿死亡之后,就停灵在这里。说到这,忍不住会有一个联想:那年的中秋,有没有可能,正在与众姬妾宴饮作乐的贾珍,偶然看到了从荣府回来的儿媳秦可卿,有了几分酒意的珍大爷,见色起意,便不顾人伦……

事后的秦可卿,自觉此事难以见人,于是有了心病,便总是推病不出,不是懒怠见人,而是自觉无颜见人。因与贾珍丑事事发突然,甚至此后贾珍又多次行此无耻之事,所以导致了秦可卿生理上也出了问题?

中秋贾府祠堂传异响

宁荣二公作为贾府之祖,也如一僧一道一般若隐若现,他们一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一次便是贾府那年的中秋。

  “大家正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一语未了,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阖之声。”

这个中秋之夜,贾府祠堂墙下发出的异响,“大家明明听见,都悚然疑畏起来。”“疑畏”这个词很有意思,指既猜疑又害怕的意思。

大家都在猜疑害怕什么呢?显然是怀疑贾府祖宗显灵,对“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的贾府子孙失望透顶,势必要惩罚一番了。

毫无疑问,这紧靠着贾府祠堂的墙下发出的长叹之声,是来自宁荣二公的绝望的叹息,他们从对宝玉抱有一线希望,到最后的彻底绝望。他们亲眼看着子孙们坑家败业,将贾府百年基业消耗殆尽而无能无力,只能发出一声长叹。

宁荣二公最初托警幻仙子警宝玉痴顽时曾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一个可以继业者。

应该说,在此之前,宁荣二公之灵一直是守候在贾府祠堂的,作为祖先,他们希望看到子孙能够重振家业,光耀门楣,继续延续贾府百年富贵繁华,然而他们等来的,是以族长贾珍为代表的贾府子孙的一代不如一代,是一个又一个的叹息和绝望。

那祠堂内槅扇开阖之声,与其说是异响,不如说是宁荣二公彻底心凉后,终于认清现实,不再执着于振兴家业,寄希望于贾府子孙,这一次,他们真正要离开了,而宁荣二公之灵的离开,也彻底拉开了贾府败亡的序幕。

好了歌里唱的好: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宁荣二公痴心一场,本指望子孙中能有继业之人,没想到等来一场空。

中秋凤姐当圈办家宴

王熙凤过生日时,贾母曾想了好玩有趣的主意,效仿那小家子大家一起凑份子给凤姐过生日,后来一共凑了一百五十多两。而到了七十二回时,贾府已经穷到连过节的银子都难以凑出来了。

这一回,宫里的太监不断来打秋风,夏太监开口就是二百两银子,周太监则直接要价一千两,说是借,其实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宫里太监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向贵妃娘家索要钱财,这其实是一个为明显的信号,即宫里的元春已经失势了,而且大概率再无翻身的可能。

见风使舵的太监们,最先听到风声,趁其未倒之时,以透露消息为由去贵妃娘家打秋风,可以说是一打一个准儿。在他们眼中,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贾府是百年贵族,怎么可能没钱?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们哪里知道王熙凤的难处。她让旺儿媳妇拿了两个金项圈去暂押四百两银子。两百两打发了小太监,另外两百两便安排旺儿媳妇拿去办八月中秋的节。

贾府已经捉襟见肘到了靠当金项圈过节的地步,想想还真是令人唏嘘。这个刘姥姥眼中,拔根汗毛比穷人的腰都粗的百年贵族,有一天竟然连过个节的钱都要去当金项圈才有。

若在盛时,贾府要过中秋节,哪是两百两银子能打发的呀?那迎来送往,车水马龙,花费怎么着也都数千甚至上万两吧?要知道,贾赦买个女孩还要八百两呢,凤姐曾经给诗社的经费,出手就是五十两,王夫人给刘姥姥的钱,也是大手一挥就是一百两。

如今,贾府连过中秋的两百两银子,王熙凤都要拿金项圈去当了才有,贾府已经山穷水尽到了这种地步,这座大厦还能支撑多久,不用想也知道了。

脂砚斋说“过下伏脉”,也就是这年的中秋,贾府家宴不再是欢声笑语,而是遍布悲凉,贾母暮年之人,见此情形,能不落泪?贾府已日薄西山,大限将至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4-26 11:37 , Processed in 0.00843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