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0

溥仪写自传,显“进步”,曾把乾隆用的三颗印捐献给抗美援朝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1-9-23 10:18:25 |显示全部楼层
溥仪写自传,显“进步”,曾把乾隆用的三颗印捐献给抗美援朝                                                         2021-08-26 14:30                    
                          溥仪在监狱时候,那么时候监狱里的学习方法也和以前不同了。以前只是让犯人们自己看书看报,所方并不过问。后来所方设了专门负责学习的干部,组织犯人学习。这位干部对什么是“封建社会”,做了一次专题讲解.然后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提出个人的想法或看法,还要求写学习笔记。

有一天,负责学习的干部对大家说:学习的目的是为提高认识,改造思想。改造思想,首先要了解自己原来是什么思想。每个人的思想根源是与其家庭出身、历史经历分不开的,因此,要从自己的出身历史上去进行反省。他要求每个犯人都要客观地反省一下自己的历史,写一份自传。
溥仪听了这-—席话后心想:“这就是改造吗?是不是以改造为借口骗取供词呢?”总之,他认为写自传就是审判的前奏,所谓自传无疑就是供词。

既然要审判,那么就要尽量开脱自己的罪责,力争一条活路。为此,溥仪悄悄在家人间统一了口径。一天,小固凑近他的身边小声说:“问起来,还是在苏联那套说法?”溥仪当即点头表示同意。而所谓在苏联的说法,就是强调受了日本人的骗,上了军国主义的当,自己完全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但溥仪明白,现在的处境与在苏联时不同,必须编造得更严密,决不能有一点漏洞。为此,他想到应该特别叮嘱一下李国雄,因为他从北平到天津,又由天津到东北,跟随溥仪时间最长,了解的情况也最多。

一天,溥仪让小瑞悄悄地把李国雄找来了。李国雄见到溥仪仍然表现得十分恭顺。溥仪低声嘱咐他,“如果有人问你是怎么从天津走的、你就说不知道,只是以后听了胡嗣瑗的吩咐,你才把行李等物送到旅顺去的,知道了吗?”李国雄听后点点头。便悄悄离开了。第二天,小瑞在院里碰见溥仪,告诉他说,大李和所方贾科昂谈天是说,溥仪住东北时待底下人很厚道。从不打人骂人,下边人有困难.也是有求必应。还说溥仪在旅顺时成天锁着门不见口个人,傅仪听丫小瑞这些话,觉得李国雄说得有点太过火了。他叫小瑞告诉他,以后尽量别多嘴,要少说话,弄不懂的事就说不知道。不过,溥仪对李国雄的忠诚很觉满意,从而对于如何来按照自己的意图写自传更有信心了。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溥仪写了第一份自传。他写了自己的家世,写了慈禧太后是如何让他做了皇帝。自己在紫禁城单怎样度过了童年,又是怎样在”完全不得已”的情况下躲进了日本公使馆,又是如何到了天津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然后又怎样在日本人的诈骗与威胁下被挟持到了东北,经历了“不幸的长春岁月”。最后,他还自我美言道:“我看到人民这样受苦受难,自己没有一点办法,心中十分悲忿,我希望中国军队能打过来,也希望国际上发生变化,使东北得到解放。这个希望,终于在门45年实现了。”
送出自传之后,溥仪又想,仅仅凭一篇自传,还说明不了自己在思想上有了进步。于是,他还努力在行动上表现自己。他主动参加了值日。在哈尔滨,每个房间屋角上都装有抽水马桶,没有提尿桶倒尿这个难题了。值日工作只是接迎外面送来的三顿饭和开水,擦地。对这些,溥仪已不再遇事胆怯了。

为了进一步表现自己的“进步”,溥仪决定把藏在箱底的一套乾隆皇帝当太上皇时用的三颗印捐献给抗美援朝。这是一套用田黄石刻成的印,十分珍贵。正好,这天有政府负责人来巡视,溥仪透过栏杆看清,正是在沈阳告诉他不要紧张的那位上级首长。等那位首长巡视到他们的监房跟前时,溥仪向他深鞠一躬,然后说:“请示首长先生,我有件东西,想献给人民政府。”说着,他把印递了过去。不料,那位首长没接,只是点点头:“你是溥仪吧?好,这件事你跟所长谈吧。”他又问了几句别的话,就走了。溥仪想,他如果看到这件东西,知道它的价值,就不会如此冷淡了。没有办法,他只好给所长写了一封信,连同那套印一起交给了一位姓刘的看守员,请他转交所长。
这套田黄石印送出之后,犹如石沉大海,一连多日没有消息。溥仪不禁起了疑心,怀疑石印被那位姓刘的看守员中饱私囊了。

过了不久,一天,所长在院子里遇到溥仪时说:“你的信和田黄石的图章,我全看到了。你从前在苏联送出去的那些东西,现在也在我们这里。不过,对于人民来说,更有价值的是人,是经过改造的人。”所长这段话的含意,溥仪当时并不太理解。他只是想,既然说“需要改造”,那么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3-29 23:03 , Processed in 0.00770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