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禄堂七十岁时能打败5名日本高手,为何68岁时不敢和王子平切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15:19: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孙禄堂七十岁时能打败5名日本高手,为何68岁时不敢和王子平切磋?                                                         2021-10-05 13:36                    

                 《大公报》中评价孙禄堂先生道:“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家,一以贯之,纯以神行。海内精技术者皆望风倾倒。……为人重然诺,有古风粹然之气见于面背。”
在清朝统治末年,清政府统治机器腐败,军事落后,致使在甲午海战中,清政府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民族受辱,国人甚至被冠上了“东亚病夫”的辱名。便是在这样的境地之下,传承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成为了保卫民族尊严的手段,故此,在民国时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武术大师。
若要提代表人物,那么有“天下第一手”之称,在古稀之年还能以一敌五大高手的
孙禄堂
先生自然首当其冲。
然,这样一位武术大家却被冠上了“懦弱无能”的名号,原因便是他在68岁拒绝了与武术大师王子平的比武。可孙禄堂先生拒绝比武真是因为怕输,真是“懦弱无能”吗?
实际上,
孙禄堂
先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一、
年过七旬,亦可以一敌五
有实力才有选择,孙禄堂先生的选择便是来源于他的实力。
孙禄堂,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河北望都县东任疃村人。
孙禄堂9岁时丧父,由母亲一人抚养长大。因他从小便酷爱武术,所以在幼时便拜在了一位江湖习武的人学习少林拳。
武术这条路也需要看天姿的,有的人学了一辈子也不见得能有多大的成就,便是天资问题了。而孙禄堂便是在武术上有着过人的
天资


这使得他很
快就练就了一身功夫。
最终,他创立了孙式太极拳和孙门武学,被称为是中华武术的集大成者。
中华民族的武术
闻名遐迩,
而日本武士的武学也是十分出名。因而在
孙先生
武学扬名海内外之际,也引来了日本人的探究。

1921年时,日本天皇派遣了国内的知名武士板垣一雄,来中国挑战孙先生。而此时的孙禄堂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
他并非好斗之人,一开始并不打算接下这个挑战。
最终,还是因板垣一雄不比武不罢休的态度,才使得孙禄堂先生最终还应下了这场比武。
事实上,于表面上看来,这场比武于孙禄堂并不公平。
因为板垣一雄作为当时日本天皇钦定的国手,其身手自然是过于常人的,他身材壮硕,还曾经日本武术界曾三夺金牌得过天皇勋章。
相比之下,尽管
孙禄堂
的武术闻名天下,可他此时
已经年近花甲,
对上正值壮年的板垣一雄都是不利的。
但最终,孙禄堂还是轻易地就战胜了板垣一雄,使得对方心服口服。事情发展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在数年之后,在孙禄堂古稀之年的时候,日方再次派来了精心挑选的五名武术高手,最终同样是以孙禄堂的胜利为结果。
可见孙禄堂的实力是十分惊人的,从这里来看,孙禄堂的实力已经得到证明,在
68岁拒绝与王子平的比武并不能说明他的实力不如。事实上,孙禄堂对两次比武请求不同的态度还是源于对手的问题。
二、
民族尊严不可犯,国人当
勠力同心
回顾一下当时王子文的比武请求。在1928年,在中央国术馆武当门任门长的孙禄堂收到了武术名家王子平前来比武的挑战书。

这样的挑战书其实对于成名已久的孙禄堂来说已经是十分常见的了,毕竟武术是需要切磋的,年轻时候的孙禄堂也是如此过来的。
若是平时,或许
孙禄堂
还会应下这个挑战,作为同道中人的切磋并非不可。但这个时间却是一个特殊的时间。
就国内局势而言,十年内战尚未结束,而外则有列强们的虎视眈眈。
对于
孙禄堂
来说:武术是为民族而生的,在这样的局势下,同是作为中国人,中华民族的后人,
正当国难

应勠力同心
,如何能够自己人打自己人呢?
有人认为孙禄堂之所以在70岁时还击败日本五大高手,证明他还是好战、能战的,而在68岁却不接受王子平的比武就是因为害怕了。
但就以当时的孙禄堂来看,与日本高手的交战是不能避的,这是出于
民族气节,
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
挺身而出

试想,若是
80岁的孙禄堂在接到日本武士的挑战,他还会不会应战呢?很大程度是会的,为的便是民族气节,是必须战的。而就和
王子平

交手
来说

这是国内武术的一次比试,若是能够
以和为贵
又未尝不可,何必再
引起武林的流血纷争
呢?
这或许便是孙禄堂为何没有接下王子平的挑战,而在两年后打败五大高手的原因了吧。
事实上,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因为于他来说,武术从来都不是争名逐利的手段,他的初心从来都是以武入道。

三、
以武入道,方为初心
前文只提了孙禄堂在武术上的成就,却没有对他学习武术、成就一代武术大师的过程加以描述。或许在他的求学过程中,方能体会他以武入学的初心。
在他11岁时,他便背井离乡。两年后拜了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为师,跟随李师傅学习形意拳。
孙禄堂
在武术学习上从来都是不易的,尽管他有天赋,但
每天

勤学苦练
依旧是不可缺少的。
不论寒暑,他每天早晨都早早起来站桩,一站便是几个时辰,纵使在大冬天,汗水依旧能把棉衣打湿……
一日复一日,就这样的两年学习后,他的武艺已经出类拔萃,便跟随李魁元的师傅郭云深继续深造。孙禄堂正是在跟随郭云深学艺的过程中,得到了郭云深的众多武林好友的指点,集万家之所长便是如此了。
后来的孙禄堂又对八卦拳十分感兴趣,于是拜在了八卦拳宗师董海的弟子程庭华门下,跟随程庭华学习八卦拳。短短一年后,孙禄堂的拳术大成,故而便听从了程庭华的建议,外出云游,探寻更高的武术境界。
此后,年仅25岁的孙禄堂开始云游四方,先后到河南、四川、湖南、广东、江西、江苏等地,都向当地有名的宗师大家虚心求教,还向许多武术名家提出了挑战,从未有败绩。

至此,在武术
上,当时的
孙禄堂
可谓是
登峰造极
了,少有人能够
与其比肩

在1907年时,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因孙禄堂武功出众而特聘他为武术教师。两年后,孙禄堂返回北京,而在返京后,他又踏上武术的深造之路。此后数年,他遍访了各派名家,向名师学艺。最终,他结合了各门学术之长,自创了孙式太极拳。
尽管他的
功夫
已经
登峰造极
,少有敌手。可他的梦想也何至于此呢?
经过数十年的学习,在他看来,
只有与文化相结合的武术才
可以称得上是
真正的武术

因而,对于彼时的
孙禄堂
来说,他最大的精力便是
将文化融入武术
之中,让武术拥有深厚的
文化底蕴
,方能长久
传承,
方可成为
武学。

事实也证明了,孙禄堂确实是文武兼修的一代宗师,他的武功独步天下,他的文化修养也不逊于名儒。其门下弟子不仅有武术弟子,更有学识弟子,晚清翰林陈微明、状元刘春霖便是因敬仰其学识而拜入门下的。
这样一代致力于以武入学、以武入道的宗师又如何拘泥于与人的比武呢?此种害怕而不敢比武的非议实在是无中生有罢了。
小结
民国的历史已经逝去,孙禄堂先生昔日的武功和风采也一同消逝了,时至今日,我们只能从流传下来的记载中去领略一番孙先生的武学。
事实上,武术如一门技能,勤学苦练便能够有所精进,武功出众者并不在少数。因而贵在品德,只有
武德高尚
的人,才能
堪称德艺双磬
,纵观
孙禄堂
先生的一生,这个
“天下第一手”

称号
,他
当之无愧。
人的一生很短,数十年光阴,真正能够在几十载光阴中只专注于一件事的人却少之又少。故而当今社会中,大家、
宗师
是不多的,其
核心

并不在于
精进的
才艺
或者是
名利地位
,应当是对这个行业的
高度的自我认知和专注
。唯有舍得放弃
其他一切无关紧要的东西
,专注一心,所获得的
价值
才能够达到最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20 10:45 , Processed in 0.00906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