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匾额寻案:晚清科考第一大案,局外人张之洞为何坐立不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20:12: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匾额寻案:晚清科考第一大案,局外人张之洞为何坐立不安?                                2021-12-09 17:13                                                           

匾额寻案:被刻意隐藏的晚清科考大案

◆ ◆ ◆

文 |石禄生

1 清咸丰十年(1860)十月,后来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时年才二十三岁的张之洞,陷入了犯难的境地:八年前(咸丰二年)他参加顺天府乡试名列举人第一名,主考并录取他的恩师朱凤标,如今被降职几乎等同罢官,赋闲在家。眼看朱恩师就要六十大寿了,张之洞该以何种形式为他祝寿呢?

朱凤标画像

在清代科举制下,乡试、会试的主考官,被中举者视为一辈子的恩师,并被尊称为“座主”。年轻的张之洞向朱恩师祝寿并表达敬意,那不是理所当然之事吗?何况朱凤标在“罢官”前,曾先后任刑部、户部尚书,这样的前高官,年轻人巴不得攀附上去呢。

张之洞画像
张之洞具有读书人的风骨,尊师之道不可少,这点毋庸置疑。但问题是眼下张之洞的“座主”朱凤标身份比较尴尬——
朱凤标因受到朝廷大案牵连,但政治定性又比较模糊;他事实上被罢官,而名义上又是“降职”。这种情况,将来官复原职或永遭弃用,两种可能性都有,很不好判断。
很多势利眼或目光短浅的门生或同僚乃至朋友,就此对朱凤标敬而远之,深怕自己受到牵连,影响前途。哪怕不是官场上的朋友、故交,也有糊涂之人、明哲保身之人,与之划清界限。
这块匾额【毓秀遐龄】,是道光二十年(1840)时任湖北学政的朱凤标为一位乡绅祝寿而题词的,这是一块书写精致、词意秀美的祝寿匾,书法也颇有朱凤标的神韵;但它蕴含的历史信息颇耐人寻味,似乎经历过人为的匾额“文字狱”。

清·道光二十年(1840)【毓秀遐龄】匾 朱凤标题

令人疑窦丛生的是,匾额右侧的两行上款文字,显然是后补的(书写与底色跟原款不一致),且落款身份被改成朱凤标官场生涯后期的官职(原款身份应为湖北学政)。
那么原来的上款落款文字为什么被刻意覆盖或削除呢?笔者推测,有很大的可能,朱凤标受大案牵连被“定罪”后,受匾人或其家属担心受到连累,涂抹、覆盖、削除上款文字,隐去了朱凤标的身份、名字等信息。
但后来朱凤标不但官复原职,而且高升了,成为权重一时的朝廷相国人物。于是受匾人的后代家属(晚清本朝或后世),不但不再回避题匾人朱凤标的名字、身份,反而特意将朱凤标后来的一品身份“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刻于匾体(原有题匾身份为“湖北学政”),以示炫耀。

【毓秀遐龄】匾 局部 上款文字

所以说,缺损后补的匾额【毓秀遐龄】,潜藏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题匾人朱凤标受朝廷大案牵连之时,或许有人刻意与之划清界限,想抹掉案件历史信息。一块匾额见证人心动荡,想想都有惊心动魄之感。
当然了,回到前面的话题,张之洞虽然没有跟恩师朱凤标刻意保持距离的意思,但他毕竟年轻,眼光也没有那么老道,他也判断不了朱凤标的官运走向。何况彼时的张之洞还没来得及考会试,自己的前途未定,不可能无所顾忌。
思前想后,张之洞决定:为朱凤标祝寿是一定要的,绝不做忘恩负义之人。但怎么个祝寿法,他也考虑要灵活行事,既要把意思表达到,又要给自己留余地,以免真的碰上封建官场政治的高压线。

就在左右两难的紧要关头,朱凤标也想到了这一层:不能置广大门生于为难境地。于是他通知所有门生,不要为他置办任何寿宴酒席,也不要送寿礼!每个人给他写一首诗,聊表心意就好了,最好人也不用来。
能遇到如此通情达理的恩师,夫复何求啊!张之洞如释重负,长吁了一口气。写诗这种事对他来说驾轻就熟,正反两层含义都能藏于诗中,谁也抓不到把柄。本来嘛,大家都是读书人出身,写诗作赋作为贺礼最好不过了,大摆宴席这种事就算了。
于是张之洞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下两段长诗:
第一段:“张侯论语夏侯书,帝辅王师有大儒。地近论思归侍从,时艰担荷在中枢。孤芳讵免菉葹累,公论终无薏苡诬。旧德岿然资顾问,岂容挥手卧江湖。”
第二段:“曾记龙门第一游,柳条西北近光楼。笼中芝箭孤青眼,岁暮松筠易白头。修竹群贤兰渚会,黄冠一老镜湖秋。会稽山水堪娱老,句漏丹砂不待求。”

完整的诗文含义,本文就不过多解释了。大致总结归纳一下。这两段长诗,鲜明地反映了张之洞的双重心思:
第一段勉励恩师,表示他有大儒之相,不久的将来一定能东山再起,重回官场高位;
第二段又话锋一转,意思是即便恩师就此告老还乡,寄情家乡的兰渚、镜湖、会稽山等圣贤名地,风骨声名也堪比东晋大儒王羲之、葛洪等圣贤名家。
张之洞的诗文之妙,在于进退不失据,既安慰了恩师、又不把说死、更不给封建政治舆论留下有隐患的话柄。
2 那么,前面说了这么多,朱凤标到底是犯了什么事,受到风声鹤唳的牵连之累呢?
这么说吧,作为朱熹家族的后人(祖上从婺源迁徙至浙江萧山),朱凤标一直是家乡人骄傲,道光十二年(1832)参加殿试荣获一甲第二名即居榜眼之位,是萧山史上最有名的学霸。之后他官运亨通,直通上书房、教皇子读书等,官居内阁学士、户部刑部侍郎等;咸丰四年更是直升刑部尚书。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朱凤标也是主战派人物中的著名代表,作风硬朗、敢于发声,在朝廷上下口碑杠杠的。至于贪污受贿这种事,他更是从来不沾边。但他恰恰就栽在科举舞弊和腐败案件上。
咸丰八年(1858)顺天府乡试,同样以正直闻名的文渊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柏葰(蒙古正蓝旗人)担任主考官,身为户部尚书的朱凤标担任了两个副考官中的一个。
本来乡试这种级别的科举考试,通常不会指派一品大员以上的官员主考,更不会让军机大臣这种内阁高官出马。但顺天府(今北京)是什么地方?乃是天子脚下的地盘,顺天府乡试就上升到了朝廷最高级别的科举高度,参加乡试的人,家庭出身非富即贵。

譬如这次爆出的科举大案的犯案主角之一,考生罗鸿绎,本身就是刑部主事,即在职的清廷中央部委的公务员,他的关系网可谓四通八达。
案件的来龙去脉本文不赘述,简言之,就是官员考生罗鸿绎,通过自己的关系网,给多位考官送礼,安排人帮自己作弊。罗鸿绎本来资质平平,写文章错别字一大堆,但他通过答卷调包的作弊手法,硬是让自己“考成”第一。
就在罗鸿绎作弊得逞之时,主考官柏葰发现了猫腻。但罗鸿绎安排柏葰的家人说情,又给柏葰送了厚礼。柏葰贵为朝中一等一的大臣,竟然一时糊涂,放任生米煮成熟饭。

结果翻船了。咸丰皇帝龙颜大怒,下令彻查这件晚清第一科举舞弊大案!
案件查明,主考官柏葰虽无预谋舞弊,但身为最高责任人、直接责任人,不可饶恕!作弊考生罗鸿绎,以及朱凤标之外的另一名副考官左副都御史程庭桂,作为直接参与舞弊的主角,罪无可赦!以上三人,全部处斩!
案件还查明,副考官之一的朱凤标,没有参与舞弊,且全程不知情。但身为主要考官之一,他的失察之罪也是板上钉钉的事。为此,朱凤标被降职处理,实际上等同于罢官免职。

但就是因为保留了“降职”的名分,为朱凤标后来的东山再起埋下了伏笔。朱凤标毕竟作风正,又教过多位皇子或亲王(道光时期皇子)读书,皇室当然不忍心断绝他的前程。
因此,让诸多案发后跟朱凤标划清界限的官员、同僚、门生大跌眼镜的是,晚清科考第一大案两年之后,朱凤标重新回到官场高层,并一路升迁,重攀尚书之位,外加协办大学士,终拜体仁阁大学士!
据统计,清朝历时两百六十多年,只有八位汉人大臣获得过“体仁阁大学士”的荣誉,其中就有朱凤标。可见朱凤标的东山再起,不是一般的复出,而是历史级别的官场逆袭。

行文至此,只能说,年轻的张之洞等人,押对了他们跟朱凤标的裙带关系。如果没有朱凤标的“罩护”,很难想象在封建官场上,张之洞后来能以坐火箭的速度,迅速成长为晚清重臣。
反观那些在案发后早早跟朱凤标划清界限的人,难免给人留下不好的话柄:见风使舵。

清·道光二十年(1840)【毓秀遐龄】匾 朱凤标题

就像匾额【毓秀遐龄】铭刻的历史信息:题匾人朱凤标受大案牵连后,有人不分青红皂白,第一时间涂抹、覆盖、隐藏甚至削除掉朱凤标的落款文字,以致给后世留下一块残缺之匾。后世之人眼见朱凤标名垂青史、荣誉等身,又对他的身份信息加以恭敬补缺。
世相如此,令人感慨万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20 11:22 , Processed in 0.00875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