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才女给高僧写情诗表白,高僧回了二十字,堪称经典的拒绝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8 05:15: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才女给高僧写情诗表白,高僧回了二十字,堪称经典的拒绝诗!                                                         2021-12-27 19:21                    
         同样都是出家人,有些一辈子只能做个和尚,而有些人却被尊为高僧,里面可是大有乾坤的。
我们在电视上都看过很多品行和修为没那么高的,就被称为和尚,只有那些真正在修道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和尚,才被会称为高僧。
小编今天所说的这位和尚也可以被称为高僧,他身为和尚,却遭到风流才女的求爱,为了拒绝的同时又不伤才女的心,他回了一首诗,诗中每一个字都非常普通,却反而成了拒绝别人的经典。

到底是怎样的人,才会让才女如此不顾双方身份去表白,又是怎样的诗,才让大家都觉得好呢?
图片:才女求爱剧照
这位高僧的名字叫皎然,是唐朝时期非常有名的人物。他的祖先是史上非常有名的诗人谢灵运,身为大诗人的后代,虽说已经是第十代了,可是他的血液里还是遗传了祖上的好学基因,而且成就方面也不比他的先祖低。他从小非常喜欢诗书,不管有事没事都随手揣着诗书研读。在不断的积累之下,他的学识就上来了。

大唐时期是佛教在中原开花的时期,就连西游记的背景都在那个时期。有很多人都受到佛法的熏陶而出了家,皎然也正是受到佛法的吸引才成为了出家人。他在佛法方面的成就特别高,领悟力很强,和那些酒肉和尚相比,实在高尚太多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皎然
而且他也不像那些只会吃斋念佛的出家人,而是一位文采过人的儒僧。除此之外,他还是我国茶文化的创始人之一,写下了很多关于茶文化的诗。比如这首《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图片来源于网络:皎然饮茶图
这是一首五绝诗,全诗非常容易理解,却道出了他对茶的倡导。每年的九月初月也就是重阳节,伴随重阳而来的正是那淡雅的菊花。诗人正是在这一天,看到山上僧院里的菊花开了才写这首诗。重阳节到了,那东墙边上的菊花也开了,菊花挂在枝上,整片墙下都成了黄色的花海。世人都喜欢喝酒,觉得大口喝酒是人间快事,又有多少人知道喝茶的香味呢?

这首诗中,前两句写出了皎然身处重阳时期的景色迷人,后面两句则写出了他对喝酒的反对,提倡大家喝茶的用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菊花盛开
大家都以为茶文化是由陆羽发起的,其实他在这方面的贡献完全不低于陆羽,如果说一人是茶文化之父,那些另一个就是茶文化之母。为了打响茶文化,他经常以茶会友,不管到达哪里非常受人尊敬,就连那些高高在上的皇亲贵族们,在他面前都经常以平常人自居。

只要有空,皎然就会走访,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去参拜当地的大佛,到处参悟佛法,他也因此而被大家称为“江东名僧”。
图片来源于网络:茶圣陆羽
既然说他是高僧,那么他在佛法方面的领悟力肯定也是非常高的。像他这样的才子僧人,自然也会撩动不少少女的芳心。在这些动心的少女中,其中有一个名为李治的女子。这个女子从小就非常叛逆,可以说和皎然是完全不同世界的人。

不过,李治虽然性格叛逆,却并不像现在那些一无所成的小太妹一样,她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也非常高,是唐朝时期的女诗人之一。她在六岁的时候就已经会作诗了,还因为她所作的那首诗,让她父母觉得这个女儿的性格太过开放,这才把她送到山上去修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皎然、李治
她的父母原本是希望,自己的女儿经过清修之后性格会有所改变,所以才把一个弱女子送到道观里面修道。可是因为她所处的时代对女子的包容性太强,再加上父母没有亲身教育,让她不仅没有清心寡欲,反而活出了最真实的自己,热情,奔放。
李治见到了皎然之后,对这个外貌和性情比女子更温柔的儒雅美男子一见钟情,甚至抛开了矜持,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在多次暗示无果的情况下,李治更是直接写下了一首《结素鱼贻友人》: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图片:李治剧照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治的才女之名也是名副其实,而且完全符合她的性格,热情,毫不隐藏自己的情感。第一二句写的是她把诗句写在白雪一样的纸上,然后折成鲫鱼的样子。这里面还藏了一个很古代的说法,古人把写好的信之类的装进鱼的肚子里面,以此表达内容的隐秘性。身为才女的李治引用这个典故,则是在代表她的芳心暗许的意思。

后面两句则显示出了诗人的聪明之处了,表面上是藏了诗句,实际上却是在暗示读诗之人自己的心意。不管是“心里事”还是“腹中书”都是诗人的肺腑之言,如此可见这位才女对皎然的情感是真切的。
图片:才女李治剧照
前文说皎然是高僧,其中也就包含了他的高情商。在他看完这首诗之后,自然是明白李治心思的。可是,李治喜欢他,他对李治却毫无男女之爱,于是,回她一首《答李季兰》: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题目当中的季兰正是李治的字,他这么做,也是在表达他对李治的尊敬之意。从第一、二句中可以看出,皎然的文学水准确实很高,那么明显的求爱诗,却被他当作是天女来试探他的禅心是否坚定。既然无法回应对方的真心,就把对方的痴心当作是一种试探或者玩笑,让对方不会太难堪。

第三四句虽然拒绝得非常委婉,但是却非常坚定。而且特地说明并不是人家姑娘不好,而是与自己身份不符。最后一句则是劝姑娘断了对自己的情意。
图片:李治剧照
整首诗通俗且含蓄,让读者一下子体会出其意思,堪称拒绝的经典,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了高僧的智慧之处。所以说,人们称他为高僧,并没有夸张,他确实当之无愧。
文章作者:大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30 19:38 , Processed in 0.00780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