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0 04:3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年俗                 

2022-01-19 09:29                    
作者|叶剑秀
  

中原年俗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变革,成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骨干和基础,在中华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全国乃至世界华人族群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鲁山县地处中原西部,沿袭和传承的民风民俗,与中原年俗文化大体相同。但因地理位置、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祭祀诉求等方面的差异,鲁山的过年习俗,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腊 八
在我国古代,帝王们每到年终都要隆重举行祭祀百神和先祖的活动。从秦时起十二月被称为腊月,举行腊祭的日子叫腊日。汉代以后,腊月初八定为腊日,即腊八节。
腊八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过腊八节的习俗。在这一天,人们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
腊月初八,鲁山称“腊八”“小年下”,民间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腊八这天以食腊八粥为俗,腊八粥的形成源于民间。因腊八临近年关,民间取五谷杂粮做粥食用,以警示后人勤俭节约,这种食品也称腊八粥。
关于腊八粥的成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说法。现在的鲁山城乡众多家庭所做的腊八粥多以糯米、红枣、花生、豇豆、绿豆为主,很大程度上是腊八粥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从中可以品尝到浓浓的传统风味。
鲁山的民俗中,出嫁的女儿,腊八这天不能在娘家用饭,有“吃了娘家米,一辈子还不起”的说法。
祭 灶
“二十三儿,炕锅贴儿”这是鲁山千百年传唱的民谣,意为这天有吃火烧、锅贴儿的习俗。吃锅贴儿,是传统祭灶不可或缺的环节。
祭灶,也叫送灶。清代嘉庆《鲁山县志》写鲁山当时有“廿三以糖饴祀灶”的民俗,灶君也叫“老灶爷”,是传说中掌管一家祸福之神。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要升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每家的是非善恶、喜怒哀乐。每个家庭都要在这天送灶君升天,因此,腊月二十三日被称为“送灶日”。送灶日举行的祭祀仪式多由家中男子主持,鲁山有谚:“男不愿月,女不祭灶。”祭灶时先将去年的灶君像小心揭下,恭恭敬敬焚烧掉,再把新灶君像安贴于灶房,俗谓“为灶王爷换新衣裳”。在新灶君像两侧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之类的对联,然后在灶君像前摆上火烧、灶糖等供品,焚香叩拜,最后祈祷灶君为人间多说感恩或吉祥的话语,不让玉皇大帝降灾难于人间。
祭灶少不了的一样供品叫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有长条形的,还有扁圆形或三角形的,有的外面粘有芝麻,以白色为主,吃起来脆甜香酥。祭灶用灶糖,一是希望让灶君吃过甜食后在玉帝面前多进甜言蜜语,二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不让他向天庭传达更多不好的人间信息。

春 节
春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告别漫长寒冷的冬天,迎接生机勃勃的春天,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纪念活动,被奉为我国民间传统活动之盛大节日之首。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农历正月为岁首,春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纪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后来,春节扩大到正月初一日至初五日,或直至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现在鲁山的春节活动以腊月初八日为序曲,从腊月二十三日正式开始,直到新年的正月十五日落幕,有的地方延续至正月底。
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后,过年的气氛逐渐加浓。鲁山民谣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去敲鼓;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贴花花(春联);二十九,去灌酒;年三十儿,包扁食儿(即饺子);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儿。”这段时间,许多农村集市天天有集,各种年货竞相上市,被称为“年集”。人们要整理打扫房间庭院,准备过年的衣物,购买过节的一应物品。
鲁山春节活动主要由除夕、春节、“破五”等组成。
腊月二十八日,鲁山城乡家家户户要贴春联、门神和年画。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就是用红纸写成的贴在门上的联语,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与门神皆源于古代的桃符,用于辟邪,吓退那个叫“年”的怪兽。现在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多有喜庆吉祥的意思。也有用其他颜色的纸张书写春联的。如,家庭中若有人去世,在第一年的春节用白纸书写春联张贴,第二年用绿纸书写春联张贴,第三年也用绿纸书写春联张贴,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书写春联张贴。
鲁山过年有贴门神的风俗。门神也是从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的,最初的门神是将神荼、郁垒人像刻在桃木板上悬挂于门两侧,寓意与春联相同。纸张出现以后,人们开始用纸张画门神代替桃木板。唐代以后,有画钟馗像作为门神的,还有将猛将秦琼、尉迟恭等人画为门神的,以及后来的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
春联和门神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现在的春联和门神已从当初的镇妖驱邪作用向富贵平安、幸福长寿之寓意演变。
除夕夜,有守岁之说,鲁山称“熬年”。除夕晚上首先要放鞭炮,驱赶年兽。传说在这一天晚上,年兽会侵入门户,祸害小孩。古时的乡民在门前用力摔打竹竿,发出爆响,驱赶年兽。火药和纸问世后,产生了鞭炮,代替了爆竹,现在人也称鞭炮为爆竹。过去的除夕夜,全家人不出家门,在家熬年,看护自家孩子,并在孩子的胸口放上几枚铜钱,预防年兽的尖牙利爪,这便是压岁钱的由来。现在人过除夕,全家团坐,通宵谈话、娱乐,大多以打麻将、斗地主,或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形式辞旧迎新。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鲁山称“大年下”,有祭祀众神、拜年、给晚辈压岁钱等风俗习惯。清代嘉庆《鲁山县志》记载春节习俗时说:“元旦祀先,卑幼以次拜尊长,亲友交贺。”
鲁山民谣曰:“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儿。”初一的早晨要早起,穿新衣,梳洗后包饺子。在众神及祖先牌位前摆上供品,上香祈祷。把煮熟的饺子恭恭敬敬地供奉在神佛和祖先牌位前,接着燃放鞭炮,祝愿众神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一帆风顺。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的交往活动,是亲朋好友和邻居之间相互祝贺新春的风俗习惯,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岁钱,以图吉利。古代拜年时,有些不便亲身前往拜年的,可用名帖投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贺年卡、发红包、手机短信和微信拜年等。
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正月初二祭财神。大年初二,按照年俗,这一天是要祭财神的。祭财神有些讲究,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家家户户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祈盼新年能走财运、发大财,财源广进、财源滚滚。祭财神时,古人习惯摆出整鸡、整鸭、全羊等祭品,还要磕头焚香,以示对财神的诚心和敬畏。现在没那么讲究了,辅以肉块、点心、水果代替即可。
初二这天还有一个民俗,女婿看望岳父。出嫁的女儿在初二,要带着女婿一起回娘家。所以初二也称“迎婿日”。在一些地方,如果丈夫的娘舅在,初二首先要去娘舅家拜年,然后才可以回女方娘家探望父母,体现了尊老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许多夫妇都把回娘家探望父母作为新春探亲的首选。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准备一些红包,分发给娘家的小孩儿。岳父家设宴招待女婿,意为让女婿疼爱体贴自家姑娘,祝愿二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一旦遇到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宋代大中祥符元年,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所挂的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暂告一段落,将要开始营生。俗谚曰: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烩菜,就是把几天来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同时要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起来扔到一处,这便是民俗中说的“扔穷”。
正月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日。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不迟。点心、水果、酒菜等供品要备齐,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从初一到初四,妇女不用针线。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间的说法是,“破五”前的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鲁山流传下来的送穷在正月初五,称“送穷秽”。这天凌晨,各家各户都要将大年初一以来,在室内清扫积攒之灰尘垃圾,倾倒在附近之十字路口上,堆成小丘,插上三炷香,烧几张表,放一些鞭炮。也有称“送穷鬼”的,以求送走贫穷,走向富裕,过上不愁吃穿的温饱生活。

初五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大年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放鞭炮以示庆贺,象征着今年的生意会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大吉大利。旧时,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取“响响当当,吉利满仓”之意。还要在门头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
这一天也表示年已阶段性完结,农人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开市前忌讳外姓妇女到家里串门,等到“开市”以后,所有春节禁忌即告结束,一切恢复如常,邻里也可恢复串门交往。
正月初七是人日节,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并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不同生物,前六天分别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造出了人,这一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
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节把魂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人日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鲁山年俗中,在人日节这天,要食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白菜、萝卜七种蔬菜,以此来取吉兆,可以收到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健康长寿的良效。
正月初八传说是众星下界之日,又称顺星节。晚上,等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
鲁山民间还有散灯花祭拜的习俗,由主妇把灯花分别摆放在寝室、厨房、客厅的案头、炕沿儿、箱柜以至院内台阶、角落、门洞等处,宛若一次烛光晚会,名曰“散灯花”。这时,在这神秘的灯花群中,长辈要向儿孙讲“一寸光阴一寸金”“珍惜时光”的道理和重要性。在民间,也有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称“天公生”。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是传说中石头的生日。在这一天,凡是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使用,甚至连石头也不能搬动,称“石不动”。因为这些石制的东西都是用来磨碾粮食的,搬动、挪动它们,就会伤害到庄稼,影响到新年的农业生产。现今鲁山的正月初十日,家家给门外的大石头、石磙、石碾,家中的石磨、石墩等焚香,供奉具有鲁山特色的烙油馍以示致敬。沙河以南许多地方要在初十这天烙发面馍。“烙”在鲁山方言中读作luo。初十烙馍谐音“实落”,意即这一年赚到的财富全部都能实在地积攒下来。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鲁山习俗,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间称为“十一请子婿”。
十二搭灯棚。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正月十五元宵节。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落灯。清代元宵节仅有三天。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也叫元夕、元夜、灯节。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还有猜灯谜、放烟火、架秋千、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传统文艺活动。
吃元宵。元宵也叫“汤圆”。元宵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圆子”。因元宵节要吃“圆子”,所以这种食品便渐渐地被人们叫作“元宵”了。元宵以白糖、芝麻、豆沙、果仁、枣泥等为馅,经过滚动用糯米粉裹成圆形,可煮汤和油炸,有荤有素,各具风味。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向往团圆美满之意。
民国初年,袁世凯为避“袁消”谐音,改元宵为汤圆。
猜灯谜。古时元宵节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早在夏朝,我国就出现了猜谜。开始的猜谜语活动仅限于口头说猜,三国时期,人们开始把谜面写在纸上贴出来让人竞猜。南朝时期出现了“谜”这一名称。南宋时,有人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供人猜射,这时才出现了“灯谜”一词。元宵节猜灯谜是我国传统文化活动之一。
鲁山正月十五还有特有的喝茶面糊涂和吃“麦桩子”之俗。茶面糊涂是用炒熟的小米面做汤,加入配制的黄豆、菠菜、红萝卜丝等,色香味俱佳。鲁山民谣:“正月十五,茶面糊涂。”现在小吃摊上有一种食品叫“豆沫”,其配料和制作过程大抵与茶面相当。
“麦桩子”是家家手工制作的馒头,整体圆柱形如装满粮食的口袋,一端系上状如细长面条的束口面绳,因形似而名之。正月十五吃“麦桩”有祝愿新年五谷丰登、颗粒归仓的美好意愿。
正月十六,鲁山有“游六(lu)儿”和“添仓儿”之俗。正月十六,鲁山人有到野外远足游玩之俗,谓之“游六儿”。寓意祛除百病,希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添仓儿是正月十六这天,有娘家给出嫁的女儿送礼的风俗,民间谓之“添仓儿”,有添喜添福之意。鲁山民间有“过了十六才算把年过透”的说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20 16:06 , Processed in 0.00837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