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楼主: 浪淘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疗歌(一)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11#
发表于 2015-4-23 09:34:41 |只看该作者
民间有“常在花间走,活到九十九”的养生保健谚语。研究发现,从事园林工作的人往往很少得癌症,而且平均寿命比一般人长。花卉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外,或浓或淡的花香还是一剂保健良药,使人怡情、醒脑、安神和祛病。如水仙花含丁香油酚、苯甲醛、栓皮醇等挥发油,常闻可祛风除热;芍药花含芍药甙等,其气味有助于平抑肝阳,缓和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杜鹃花含花色甙、黄醇酮类,是缓解老年支气管炎的天然“保健品”;茉莉花芳香化浊,有助开窍,其气味能减轻头晕、目眩、头痛、鼻塞等症;菊花含有龙脑等挥发性香物,对头痛、头晕者有益……

  花香疗法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世界各地都纷纷利用花香和芳香制剂来调节情绪和祛病疗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有一座著名的“健康医院”,医院里既没有医疗设备,病人也无需打针吃药,只是在病房内、外摆满了各种鲜花,让一些患有神经衰弱等疾病的患者,坐在花丛中的椅子上,一边欣赏悦耳的音乐,一边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经过一段时间便可“花到病除”,恢复健康了。可见花香的“魅力”确实不凡!

  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不妨去花园里走走,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会让你的忧愁与烦恼顷刻间烟消云散,置身于花的世界里,你既可尽情欣赏花的色、香、韵、姿,感受鲜花的清幽与高雅,体味生活的温馨与愉悦,又能在幽幽的花香中享受其独特的保健作用!如此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15-4-23 09:35:0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安晖 于 2015-4-23 09:35 编辑

天气渐热,很多人桌上常摆上一杯花茶。各色花瓣漂浮在透明的水杯中,赏心悦目,既解决了口渴又满足了眼福。但专家提醒:许多花都有药用价值,也和其他中药一样有一定的适应人群,而且有的鲜花也有“毒”,在处理不当时极易引起过敏甚至中毒等不良反应。据花卉专家介绍,菊花有清肝、明目、降压的功效;玫瑰花有舒肝、活血、化淤、养颜的功效,适用于心情焦虑的患者服用;双花(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炎症、咽喉肿痛等热性病患者服用,但脾胃虚寒等虚寒体质的人不宜服用;桃花、红花有活血化淤、养颜的功效,因可活血,故有出血倾向者不宜服用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15-4-23 09:36:43 |只看该作者
近来被誉为美容佳品的芦荟,原产于中东、南非。于宋代引入广东后才遍生于中国各地,在庭院中盆养。芦荟是药用百科植物,芦荟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芦荟素、芦荟大黄素、芦荟素A,多糖、果糖、蔗糖,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β-胡萝卜素及钾、钠、铜、锌、硒等多种元素。芦荟产生功效的根本原因是芦荟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芦荟多糖的免疫赋活作用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各种慢性病在治疗时配合芦荟使用可增强疗效,加速机体的康复。
  长期以来,中医主要将芦荟用作清肝热,泻下通便、杀虫解毒药,现在,则开发出更广泛的用途。芦荟有抑制心律、扩张血管、增长红血球、缩短出血时间、利尿、抑制真菌及抗癌等效果。  
  现分别介绍如下:
  习惯性便秘,大便燥结 可用复方芦荟胶囊,口服一次1—2粒.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孕妇忌服。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炎 鲜芦荟叶15克,煎水服,用白糖适量调味。或用芦荟1克装入胶囊服,每曰2-3次。  
  牙龈出血和小创伤出血 芦荟5-10克,研为细末,撒敷出血处。出血量稍多者,用药棉蘸取芦荟细粉适量,填塞并压迫出血处。
  痔疮肿痛出血 芦荟1-2克,以白酒调化,调和少许冰片,搽患处。如痔疮从肛门脱出,可将鲜芦荟叶洗净,除去表皮,将叶肉捣碎成果冻状,纳入肛内,外用纱布块贴住。
  疖痈疮肿 将芦荟叶捣烂,和盐少许,敷患处。
  脚癣 鲜芦荟叶适量,以冷开水洗净,压取汁液涂搽或调水浸泡患处.每曰2—3次,每次15分钟。
  轻度水火烫伤 用鲜芦荟叶的汁液涂患处,每日2—3次。
  黄褐斑 芦荟300克,绿豆150克,分别研末。每日1次,取适量粉末以鸡蛋清调成糊状(夏季用西瓜汁调),覆盖于面部或患处。每日1次,1个月为一疗程。
  痤疮 在日常所用膏剂润肤品中加入鲜芦荟叶的汁液适量,混匀,涂抹患处,每日1—3次。此法也可用于防晒。  
  雀斑 新鲜芦荟叶30—50克,加水适量煮沸,取沉淀后的澄清液涂抹患处。
  药用芦荟有哪些?
  库拉索芦荟:市场上称美国芦荟。该种植物叶片很大,幼时有白色斑纹,是主要的药用芦荟,如果想种来入药,它是首选。
  中华芦荟:又名班状芦荟、华芦荟,其白色斑纹在叶成长后不消失。由于其苦味不重,如种植目的是口服或入膳,它是理想的品种。
  木立芦荟:又称直立芦荟、鹿角芦荟。植株外形似小树,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胃酸少者尤宜。  
  皂角芦荟:又名皂质芦荟、花叶芦荟.叶片上花纹和斑点极多,叶肉加水搅拌可起肥皂样泡,也可入药,胃酸少者不宜选用。
    内服芦荟鲜叶应注意的事项
  一、注意芦荟鲜叶、芦荟干叶和芦荟干块的区别  
  新鲜芦荟叶不仅具有芦荟干块的各种功能,而且药性较芦荟干块更温和,特别是新鲜芦荟所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聚糖能提高人体生理机能,促进人体健康,改善免疫,是芦荟干块所不及的。芦荟干叶在加工过程中,也会使一些有效成分损失和破坏,所以其作用也不如新鲜芦荟叶片全面。
  二、食用芦荟新鲜叶片需要注意对象适宜性
  对于体质虚弱或者脾胃虚寒者应谨慎服用。对于吃了芦荟鲜叶后就呕吐,或引起剧烈腹痛和伴有腹泻者也应禁止食用。芦荟是一种清热解毒峻下之药,对强体质(即实证型)比较适宜,而对弱体质(即虚证型),效果可能就不理想,只有了解适应性后,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服用芦荟新鲜叶片要适量
  成年女性,每天可服用长3厘米、宽4厘米的芦荟叶肉1块。强壮男性,可适当增加(一般可加10%~20%)。小孩和老人,则应酌情减少。妊娠和经期的妇女应避免服用芦荟。
  四、切忌把龙舌兰误作芦荟   
  龙舌兰和芦荟植物形态相似,龙舌兰是有毒的,所以切不要误食。芦荟品种除了少数几种如木立芦荟、上农大叶芦荟可以食用鲜叶外,大多数品种只是观赏植物,有些芦荟品种还是有毒的,误食后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可以食用鲜叶外,大多数品种只是观赏植物,有些芦荟品种还是有毒的,误食后可能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五、切忌把芦荟当成“灵丹妙药”
  尽管芦荟对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为现代医药所证实,但是也不能将芦荟看成“灵丹妙药”,样样病都靠芦荟来治,特别对于急性疾病以及一些病势严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送医院请医生治疗,以免贻误时间。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4#
发表于 2015-4-23 09:37:29 |只看该作者
蒲公英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其药用价值早已载入各种医书。它全草入药,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苦素、咖啡酸、胆碱、菊糖等成分。性平味甘微苦。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有显著的催乳作用,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助消化,增食欲,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还可防治癌、胃癌、食管癌及各种肿癌等功效。
  1.感冒伤风:蒲公英;30克,防风、荆芥各10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
  2.各种炎症:薄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水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日服2次,连服3-5日。
  3.慢性胃炎:蒲公英30克,猪肚1个,洗净加水炖烂,分两次食用。
  4.上消化道出血:蒲公英、地榆等份,烘干。
  5.黄胆型肝炎:蒲公英、茵陈、白糖各50克,大枣10枚,共煮粥食,日食1-2次。
  6.肺脓肿:蒲公英60克、桔梗10克,鱼腥草20克,白糖适量,水煎服。
  7.痔疮出血:蒲公英、地榆各30克,焙干研末,用生姜、大枣汤送服,每次6克。
  8.气管炎:干蒲公英60克、鱼腥草40克,焙干研成细末,用蜂蜜水送服,日服3次,每次6克。
  9.便秘:鲜蒲公英60克,水煎取50-100毫升,加白糖或蜂蜜适量,日服1剂,连服3-5日。
  10.小便淋涩:蒲公英、玉米须各60克,水煎浓汁,加白糖调服。
  11.急性乳腺炎:鲜蒲公英60克,水剪服,早晚各服1次,同时将蒲公英捣烂敷患处,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加水及适量黄酒,煎浓汁,日服1剂,分2次服用。
  12.跌打损伤:鲜蒲公英适量,洗净捣烂,敷患处。
  13.目赤肿痛:鲜蒲公英60-120克,水煎服。
  14.油彩皮炎:蒲公英、马齿苋各30克,水煎取汁,冷敷患处。
  15.腮腺炎:蒲公英30-60克,水煎服功捣烂外敷。
  蒲公英除药用外也是早春一种很好的野生蔬菜,食用方法很多,叶片可生食、腌渍或焯后凉拌,也可切细片后与米煮食或油炒食用,还可制成不含咖啡碱的蒲公英咖啡。其花则可酿制成蒲公英酒。日本已开始利用蒲公英提取物制成糖果、饮料和糕点等系列保健食品��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5#
发表于 2015-4-23 09:38:51 |只看该作者
荠菜,别名野荠、野菜、地菜、护生草,鸡心菜,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带根全草,生长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荠菜叶嫩根肥,具有独特诱人的清香和美味,据测定,每500克荠菜含蛋白质25.2克,胡萝卜素12.8毫克,居于诸果蔬之冠;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超过胡萝卜,维生素B超过萝卜、白菜和水果;维生素D也超过各种蔬菜;维生素C的含量远远胜过柑桔,仅次于干辣椒和菜花;另外,还含有脂肪2克,钙2.1克,磷0.4克,铁31毫克,以及大量的粗纤维、多种维生素及十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为一种风味独特的传统佳蔬。  
  荠菜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民间有“三月三,荠菜赛灵丹。”“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由此可见荠菜药用功效之一斑。中医认为,荠菜性味甘、凉,入肝、脾、肺经,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之功,《名医别录》言其“主利肝气,和中。”《千金.食治》言其“杀诸毒,根,主目涩痛。”《食经》言其“补心脾。”《陆川本草》言其“消肿解毒,治疮疖,赤眼。”药理研究表明,荠菜含有类似麦角样成分,有催产素样作用,其浸膏对动物离体子宫和肠管均有明显收缩功能;荠菜提取物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其疗效优于芦丁,而且无毒性;荠菜含有荠菜酸,能缩短凝血时间,故又被广泛用于内伤出血,咯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衄血,便血,尿血,消化道溃疡出血,视网膜出血,牙龄出血等。近年来,人们用荠菜治疗胆石症,尿石症,乳糜尿,肾炎,胃溃疡,痢疾,肠炎,腹泻,呕吐,目赤肿痛,结膜炎,夜盲症,青光眼,目生翳膜等,也收到了较好疗效。  
  荠菜食疗方法很多,它可炒,可煮,可炖,可作馅,如荠菜豆腐汤,荠菜神仙汤,荠菜三鲜卷等,风味独特,鲜嫩可口。宋代大诗人陆游对荠菜情有独钟,赞不绝口,曾吟诗赞美:“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甚至说自己曾经“春来荠美忽忘归。”清代扬洲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题诗画赞其“三月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能名”。  
  春天,正是食荠菜的好时节,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15-4-23 09:39:33 |只看该作者
白玉花与茉莉花、 栀子花并称“盛夏三白”,是我国著名的香花。白兰花为木兰科常绿乔木,株高可达10-20米。枝叶繁茂,四季常绿,姿态优美洒脱,叶碧绿如翠玉,花朵洁白如皑雪,浓郁的香味沁人心脾,悠远绵长。古人称赞白兰花的诗词多不胜举。宋代诗人杨万里称赞白兰花:“熏风破晓碧莲苔,花意犹低白玉颜。一粲不曾容易发,清香何自遍人间。”施宜生称赞它:“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浩齿转明眉。搴帷跛容相迎外,射雉春风得意时。”
  白兰花对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为庭院中名贵的观赏树。除外白兰花还可药用和食用。
白兰花是制茶酿酒的和重要原料,也可直接食用。在菜肴中加上白兰花,会更加清香扑鼻。还可与红枣、粳米、白糖一起熬白兰花粥。
  白兰花的花、叶、根均可入药,有利尿化浊,化痰止咳之功,叶能治便秘。
  1:支气管炎:鲜白兰花30克,加白糖适量,腌制1天,放入口中含嚼慢咽,每日3次,每次5克;鲜白兰花15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白兰花15克,研末,加蜂蜜适量调匀,每次冲泡2茶匙,用温开水冲服,日服3次;白兰根、冰糖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肾盂肾炎:白兰根30克,水煎,代茶饮。
  3:前列腺炎:白兰花适量,研细末,温开水送服,每次9克,日服2次。
  4:小便不利:白兰花根3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1剂,分2次服用;白兰叶30克,水煎服。
  5:荨麻疹:白兰叶水煎,取液洗患处。
  6:糜烂型手足癣:白兰花、丁香花各20克,放入200毫升75%乙醇中浸泡半朋,用棉签蘸擦患处。
  7:疮疡脓肿:白兰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白兰花和叶均能提炼价格昂贵的香精,是高级化妆品的重要香料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7#
发表于 2015-4-23 19:22:44 |只看该作者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4-7-25 18:15
赞!学习、收藏。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8#
发表于 2015-7-14 08:00:53 |只看该作者
再次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4-8-8 20:04
赞!好贴!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9#
发表于 2015-10-30 19:03:25 |只看该作者
再次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4-8-8 20:04
赞!好贴!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20#
发表于 2015-11-25 10:52:59 |只看该作者
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 08:26 , Processed in 0.01023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