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选一个什么样的人共度余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30 03:10: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该选一个什么样的人共度余生?                                    

            

        2022-04-28 21:00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想法;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里是缺舟也渡人”

有一个女士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我将来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

“我将和一个什么样的共度余生?”

对于这样的宏观性问题,确实太难以回答。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三观。

我们不应该去干涉,甚至也不用去指导。

只是说出一点建议。

如果别人能够从中得到一点想法, 那就算是很好了。

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定要三观契合。

也就是咱们说的“臭味相投”。

或许会有一些成功的例子。

但是磨合起来太累了。

试想一下,面对一望无际,徐徐清风吹向脸庞的海风。

对于大海的这种辽阔,顿生感慨。

这个时候,身边人来了一句:“别看了,大海S过人”。

她说得没错,但是煞风景。

一时无语,两头尴尬。

择偶的目标

  •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白月光或者是朱砂痣。

但是并不代表一定最后结合的一定是这两者之间。

这可以是一种向往,一种曾经美好的期待。

最终你要寻找的是合适。

相恋时的心态

  • 合适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根据相关学者认为。

相比较古代,现代的婚姻动机应该是如下先后顺序。

爱情第一、繁衍其次、经济第三。

当然这个并不代表所有人。

所以还是应该以有爱为前提,而爱情向来是双向奔赴。

这个和付出多少没有关系。

就比如说。

我可能做得事情比较多,然后你只是说一句谢谢。

在外人看来可能不是所谓的对等,但是在我想来。

我本身所想要得到的仅仅就是你的回应,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动态平衡。

而且不要有所负担。

当付出是心甘情愿的时候,哪怕得到与你所设想的不同。

也没有必要气急败坏。

期待的爱情模样

  • 合适的标准是什么?

多巴胺的分泌,称为“激情之爱”。

在一瞬间,这就是所谓的一生一世一璧人。

内啡肽的满足,称为“伙伴之爱”。

没有刹那的闪光,但是往往在日常之中彼此关怀。

要寻找到那个合适的。

可以试着遵循一个基本倾向:互相奉献。

明白一个基本点:爱情不是纯粹的精神依恋,也是包括生理基础。

进行四方面考量。

  • 双方在交往过程中所获得的超过自己的期望值。
  • 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可以彼此互惠。
  • 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彼此都认为从对方那里得到的,比和其他异性那里收益要高。
  • 双方都觉得不能离开彼此,开始希望能够通过契约的形式来进行约束。

判断的标准则是。

1.依恋,在孤单时会寻求对方的宽慰和陪伴。

2.利ta,在对方优秀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也幸福。

当对方有所不足的时候,也会表现出高度的宽容。

3.亲密,身体上的自愿密切接触。

所谓的完美公式爱情,应当是亲密+激情+承诺。

  • 对于后续婚姻的期待

所以更倾向于哪一种,决定了婚姻的类型。

爱情型

就是因为外貌所吸引。

所以需要符合你的基本审美特征。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这种,那么后续可能会因为动力不足出现破裂。

功利型

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门当户对”。

这种比较特殊,因为婚姻一般是对于爱情承诺后的步骤。

但是这一种,是除爱情之外。

凭借出身、学历、财产、社会关系等为基础结合。

双方都能够得到彼此的满足。

缺点就是没有爱情的滋润,就好像是出海的航船。

没有经历风浪的洗礼,可能遇到问题的时候,可能不那么稳定。

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这算是一种比较好的。

夫妻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分工,进入自己的角色。

意识到彼此在家庭中的地位,有较强的责任感。

家庭生活较为和谐、稳定。

以上仅代表一种观点。

大家都有自己的精彩人生,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

希望能够在往后的道路上。

一路长虹,充满自由。(遵循公序良俗,道德礼法的前提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5-16 04:18 , Processed in 0.00864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