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是指什么? 2016-09-08 12:02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09:51: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们在电视中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某某人出身于“书香之家”,某某人家是“书香门第”,那么所谓的“书香”到底到底是哪来的呢?其实“书香”之典出于芸草之香,一种可用的药材,有驱虫、驱风通经的作用,嚼之还有辛辣和麻凉的感觉。“书香”是指什么?




  “书香”是指文化,指高雅的典籍,也指读书人的书卷气息和文化氤氲。“书香”后来成为笃好读书家风和崇尚文风的含义,如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诗礼传家”、“耕读世家”,这是指由读书取得功名禄位的官宦人家或虽未入仕但仍不弃读书之志的布衣处士们对文化的崇尚向往,这一书香是他们共同的追求。




  他们一往情深都以此装点门楣,标榜自己是读书人家,以书香门第为荣耀。从这一浓郁的书香氛围中可以看到我们古人崇尚文化,以读书为美的优良传统。



 

        书香到底是哪来的?


  “书香”之典出于芸草之香,芸草也叫香草、芸香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秆细,花金黄色,叶为倒卵形、圆形或匙形,表面带白霜,其下部为木质,故又称芸香树。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我国,现在芸草大多产于川、甘、陕、贵、滇等地。

  古人为了防止蛀虫咬食书籍,便把芸草放置书中,使书不被虫咬。书中清香之气,日久不散,打开书后,香气袭人,故此草深受读书人和藏书家的钟爱,对高雅的典籍赋予“书香”的美称,由此世代流传,指代笃好读书和崇尚文化。

  比如把读书人家称为“书香门第”、“诗礼传家”、“耕读世家”等等,都是指代读书人的书卷气和文化氤氲。我国著名的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享有“无蛀书”的美誉,皆因该藏书楼每书都夹有芸香草之故,如今省市级以上的图书馆大多仍用芸草来保护珍贵的典籍。






  “书香”一词的渊源: 文献典籍中最早记载芸香草的是《礼记》,此书“月令”篇中说:“(仲冬之月)芸始生。”东汉经学家郑玄对此注曰:“芸,香草也。”晋人成公绥还写有一篇《芸香赋》,说芸香草“美芸香之修洁,禀阴阳之淑精”。芸香辟蠹,成为古人保护书籍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也是一种颇含诗意的举动,因此它每每出现在诗人笔下。

  唐人常兖在《晚秋集贤院即事》中说:“墨润水文茧,香销蠹字鱼。”唐中晚期著名诗人姚合《偶题》中说:“迟日逍遥芸草长,圣朝清净谏臣闲。”杨巨源《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则说:“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宋人梅尧臣《和刁太傅新墅十题·西斋》诗有:“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芸草诗情,颇具趣味。



  “书香”之典后来被广泛引申,除“芸人”指农人、“芸芸”指众多外,大凡与图书典籍有关的事物都冠以芸草之名,如“芸帙”、“芸帐”、“芸编”,都喻指书卷。“芸签”原指书信,后来也演绎为图书。“芸香吏”则指校书郎,大诗人白居易就曾做过这个官。因书房经常储备芸草以驱虫,故称书斋为“芸窗”,官家藏书的地方则称为芸肩、芸署、兰台。宫廷中的藏书处称“芸扁”,掌管图书的官署秘书省称为“芸阁”、“芸省”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7 09:56:16 |只看该作者
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部分文章转载前未联系到作者,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7 04:40 , Processed in 0.00919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