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原汤 于 2013-4-25 15:27 编辑
与刘三学、夔永川二人相比,韩登榜是幸福的,基业有承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老有所用。如今,他每天都要到村卫生所里接诊慕名而来的患者,而刘三学却因身体健康等原因,面临着从医生涯的终结,夔永川的卫生所因受新办的西医私人诊所的冲击,生意惨淡,难以为继。这些曾经为中国农村卫生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赤脚医生,如今正面临着老无所依的共同难题。 “几十年了,这么多公共卫生服务,我们基本都是无偿进行的,随着年事渐高,我们中的很多人都面临着结束医生的生涯,但没有养老、医疗保险,我们的晚年生活该怎么过?”夔永川这么说。在记者采访他的半天多时间里,他只接待了一位病人,开了两服中药,毛收入5.6元,获利1.3元。“生意虽然很清淡,但必须要干下去,儿子在外打工,收入很低,不干家里就没有零花钱了……”说话的时候,夔永川有点伤感。 “与我们赤脚医生同时诞生的耕读教师(后来改称民办教师)和民办兽医先前和我们一样吃工分和补贴,现在大都已转正,退休后国家发退休工资,享受医疗保险,而我们赤脚医生却一直没人关注,其实,我们无偿进行了几十年的防疫保健工作可以说是中国迄今延续最长的真正意义上的为人民服务。”韩登榜老人说。 “年轻的时候,我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人民服务,如今,我们的眼花了,耳朵也聋了,却没有人关心,想来真有点寒心。”刘三学告诉记者。 据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赤脚医生数量达到150多万,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农村卫生战线。暮年落日,谁来关注赤脚医生的晚年生活?古浪县卫生局有关人士说,国家对曾经的赤脚医生没有善后的补助措施,但今年以后,从事农村防疫及公共保健事务的乡村医生,每人每年能得到1200元的补助。 采访结束的时候,三位老人告诉记者,他们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能有机会再看一遍当年那部讴歌赤脚医生的电影《春苗》,再听一听那首《赤脚医生之歌》。采访车离开山村的时候,老人们站在山路边,一个劲地向记者挥手,他们如雪的须发在萧瑟的寒风里肆意张扬,像一面定格于历史长河里的旗帜。风中,突然有歌声传来: 赤脚医生向阳花, 贫下中农人人夸, 一袋银针治百病, 一颗红星暖天下…… 文/图 本报记者齐兴福 《兰州晨报》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