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曾花8块钱收的“水瓢”,因刻有22字铭文,成为国家一级文物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06:29: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曾花8块钱收的“水瓢”,因刻有22字铭文,成为国家一级文物                                                         

2022-07-16 11:53                                       
引言
故宫博物馆是中国迄今为止涵盖最广的文物收藏博物馆了,其中包含的文物品种众多,数不胜数,个个物品制作精美,让人叹为观止。虽说古代工业落后,但是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其制作的精美工艺品即便在发达的现代化工艺下也难能复制。而如今我们还能目睹千年前古人的制作技艺,无不要感谢各类收藏家和文物保护者的付出。许多文物原先并不是被当成宝物来保护的,反而是被当作普通物件来使用,多亏了这些文物保护者才一点一滴汇聚了起来。就拿曾花8块钱收的“水瓢”来说,因刻有22字铭文,如今却成为了国家一级文物。

01 众所周知,很多文物要么在民间流传,要么就还被掩埋在黄土之下。这件8元钱征集到的文物,原本被农户当成水瓢用了10年,被专家发现后才得以以原本的面貌展现于世,成为国家宝藏。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百姓的文化意识都不强,在那个只求自给自足,吃饱穿暖的年代,这实属正常,所以他们也的确不知自己家中某些物品就是珍贵的文物。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何曾会把自己挖到的东西与文物相联系呢?只要是挖到的东西,有价值便会拿回家,替代其他日常用品来使用。

当初珍贵的陶鹰鼎也是被用作鸡食盆,所以这个被当成水瓢用的文物辗转价值连城也不足为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生活也不再仅限于吃穿,他们有精力关注其他的东西。随着对文物保护力度的加强和有意宣传,出土的文物越来越多,百姓的意识也开始明显起来,意识到文物的重要性。 02
当专家听说河北有个农民家中有个酷似水瓢的东西,专家们的敏锐性便凸显了出来,直接前往拜访这家人,当老人听明来意后,便高兴拿出了这个酷似水瓢的东西,只是当时专家并没有看出特别之处,但不放心的他们还是用了8元钱把这物件买回研究。拿回研究所后,经过仔细的打磨后,这水瓢上的22字铭文便显现了出来,由此也断定了这件物品的出处。

铭文写明了“上林共府,初元三年受琅邪;容一升,重斤二两,工师骏造。”这短短22字所透露出的信息十分了然,即此物约造于公元前46年,由一名叫做骏的技师制造,由当时的琅琊郡送往上林的供府。这个东西是件量物品的容器,可量一升的东西。古人在制造东西时都会刻上名号年号,以便日后出现差错,相关人员可以追查。可见,古时人们社会制度就已经发展成熟了,有的制度十分的超前,现在很多制度比如人口普查制度也是在以往的基础上拓展而来。

结语 因为这件文物十分珍贵,所以目前已经被珍藏于天津市博物馆内供人们学习观看,并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西汉上林共府铜升”。我们之所以重视文物,不仅因为他价值连城,更重要的是这些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力量。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便是从一点一滴汇聚而成,最后聚沙成塔,成为世界有影响力的文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3 01:35 , Processed in 0.00762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