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2:罗谷荪《黄山》 刊于 《时代》1934 年 第6卷第6期注重摄影艺术发扬中国艺术特点的陈万里,在《黄海之游》中感慨:“天都莲华之披麻皴,固国画家一极好范本,而蓬莱岛之峭壁松影,莲华沟之鸟道迂回,若一一置诸画幅中,亦可以一扫四王藩篱,直逼宋元……”又评论到“我于依石流览之余,趣作遐想,以为国画之所谓北宗山水,或能于此中寻得三昧。对面石笋峰,时为薄雾所障,隐约尚能见到数株松影。时而仅露其项,有若泼墨。而远处峰尖三四,亦复错落出没其间,此情此景,惟马远有此本领,方能吐纳造化于毫端,梅瞿山仅得黄山之一鳞一爪,未能给予吾人以瑰奇之意境,终逊他人一筹。”他虽身处黄山的自然景色中,透过相机的取景框来拍自然之景,但却是带着山水画的审美来打量风景,亦更多的借此景框来观看、回望传统的山水画,即山水画塑造了风景的观看之道,以及思考怎样是如画的风景。诚如王劳生在《取景是摄影成功的关键》一文中强调的:摄影获得成功的人,其主要成因,是富有从面前景物中采取画面(Discoyering the Picture)的能力,在寻常人眼光中,那种魅力的画面,是常被忽略或未能发见的。
图2.3:马国亮《黄山松景》刊于1934年第91期《良友》
图2.4:陈嘉震《云海弥漫中之耕云峰》 刊于1934年第90期《良友》透过郎静山、陈万里、钟山隐、徐穆如、马国亮、徐天章、罗谷荪等人的黄山题材照片,形成了一个特有的观看黄山的重要引导,黄山的形象凝聚在高峰、奇松、云海、怪石之中,而又凸显了黄山中那种类似山水的浓、灰、淡不同层次墨色的感染力。如马国亮《Dreamland of every landscape painter》、钟山隐的《远眺天都峰》、罗谷荪《黄山》、徐穆如《狮子林之雨景》、叶浅予《天门坎遥望玉屏峰》、陈嘉震《云海弥漫中之耕云峰》、徐天章《鳌鱼峰》等(图2)。可以说上世纪30年代,摄影家们对黄山风景的摄影取法是基于文人山水画的传统,具有画理意识。
郎静山在30年代以黄山为题材,创作出的集锦摄影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借鉴西方摄影技法的基础上,以山水画理论为依托,通过暗房操作,改变相机景框所取的自然之景,还在成片上题字、落款与钤印。创作出具有山水趣味的画意摄影,使摄影的现代手法与传统的山水美学予以融合。在《集锦摄影与中国艺术》中,郎静山详尽阐释了为何他将集锦摄影视为融汇摄影技术与传统中国画美学的最佳手法:
今集锦照相适足以弥补之,亦即吾国画家之描模自然景物,随意取舍移置,而使成一完美之画幅也。且取景镜头,实甚呆板,不能与吾人所视觉之印象相比,故每摄一景,多为平视透视,而吾国绘画则兼有鸟瞰透视,虽于画法中未有显明之记述,而实与人目见之印象同。故其远近清晰,层次井然,集锦照相亦本此理,于尺幅中可布置前景、中景、远景,使其错综复杂,一往幽深,匪独意趣橫溢,且可得较优之章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