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病床供不应求
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已达到出院标准了,却不肯出院,原因在于社区缺乏必要的康复手段和医疗条件
今年10月,北京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八里庄老年养护院正式成立,开始接收老人入住。首批设立了养老床位120张,不到一周时间,全部预订出去。
王炳贤阿姨将老伴严吉鹤送到养护院里,成为首批入住的3位老人之一。“这里环境很好,专门配备的职业护工比医院里可好多了。最主要的是离家近,我没事儿就两头跑。”她说。
在广州市番禺区番奥社区,王慧珍老人正在给有中风后遗症的老伴陈仟林测血压、血糖、心率,与其他家用医疗设备不同的是,王慧珍家里的这些设备与有线电视机顶盒连接,监测数据通过网络实时传递到社区医疗中心“为民星海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上,社区医生在第一时间即可掌握老人的各项生理指标,一旦发现指标异常,马上反馈处置意见,社区医生可以处置的,马上上门处置;社区医生不能处置的,将信息传给上级医院。王慧珍介绍,这套智能化家庭护理设备帮了他们家大忙,每当老伴监测指标发生波动,社区医疗中心都能及时警示并给出处置意见,这对她3次中风的老伴来说是一个保障。
越秀区地处广州中心城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0.5%,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孤寡、独居、伤残、高龄人员。该区六榕街道党委书记潘二华介绍,他们大胆探索医养结合服务,重点实施“引医进门”(进家门、进养老院门)“引医进家”(进健康之家、星光老年之家)等举措,逐步形成“首诊(康复)就在家门口”的医养结合模式。如越秀区第二人民医院每天派出专门的医护人员,定时到社区日托中心(老人饭堂)为老人做常见病诊疗、慢性病康复指导和保健教育等。目前,越秀区老年人就医基本做到“小问题不出网格,一般问题不出社区,突出问题不出街道,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社区家庭病床备受欢迎,一床难求。六榕街社区医疗中心古汉斌医生说,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已达到出院标准了,却不肯出院,原因在于社区缺乏必要的康复手段和医疗条件。六榕街社区医疗中心设立了100多张家庭病床,有6位医生专门负责家庭病床的巡诊。“尽管家庭病床并非新事物,但实践证明家庭病床非常便于管理,特别是在老城区中易于实行。”
医养结合依托社区
实现真正的医养结合,应该让家庭医生进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设“社区养老护理院”,允许民办养老机构自建医疗机构
北京市政协调研发现,对于政府来说,包括征地、建设成本、人工成本等在内,每张床位实际建设成本约55万元,高昂的成本决定了不可能让大量的老年人都入住养老机构,发展以社区为平台的居家养老服务是大势所趋。从全国来看,90%以上的老人愿意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必须进社区,才能更好地服务老人。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认为,医养结合最好有医院作为依托,尤其是要关注慢性病。他总结了医养结合产业的几大问题:一是重硬件、缺软件。人员队伍缺乏专业的培训,缺乏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缺乏问题的裁定体系。二是一窝蜂搞高端投资,急功近利。从相关数据来看,目前高端养老床位既多且闲,空闲率高达40%。这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打造涵盖高中低档的专业体系。
赵宝华建议,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医院或者社区为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应基于社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对效益不好的医院、社区医院进行改造,建立连锁护理型的养老医院;民政部门应该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身体状况进行分级鉴定,由此建立社会养老的分级补贴。必要时,政府可以购买成熟的公司项目,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服务。
他说,很多农村地区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养”的问题,所以应该先解决养,再解决医。随着老年人消费能力的提高,医疗产品和服务要瞄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产品,这样才能促进医养结合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跃进建议,在机构建设方面,鼓励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引导现有疗养院、养老院进行升级转型,吸引社会资本建设康复医院,而且要进入社区。要做好机构布局的顶层设计,同时建立起医养机构、康复医学机构独立的准入机制。
他建议,实现真正的医养结合,应该让家庭医生进家,或开展“网络家庭医生”探索,请大医院专家解决疑难杂症咨询和会诊问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设“社区养老护理院”,由民政和卫生部门共同管理,为失能、半失能老人上门服务。利用家庭病床、签约全科医师等形式,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的护理、康复、健康体检、咨询和慢性病管理等服务。在民办养老机构中,允许自建医疗机构,集医疗、保健、养生、养老于一体,提高养老院老年慢性病防治能力和保健水平。同时,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就地、及时救治罹患急性、慢性疾病的老人,实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双向转诊,既解决养老院和护理院专业化医疗救治问题,又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继续养老服务问题。
专业护理人才缺乏
离开专业医护的养老,很难受到老人欢迎。政府应优先考虑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照护问题,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人才长期培养机制,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
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中,专业医疗、护理人才非常关键。离开专业医护的养老,很难受到老人欢迎。
绿树成荫的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再过10分钟就到了午饭时间,年过七旬的房广兴老人来到“长者食堂”旁边的医疗服务点量血压,并向值班医生古汉斌咨询。该老年人医疗服务点是古汉斌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的,中心每天派出专职医生和护士到这里来为老人服务,实行免费问诊。一天下来,他们大约可以提供50人次的免费就诊服务。房广兴表示,他平时喜欢来这里量血压、咨询医生,无论去哪里瞧病,又是排队又是挂号,很不方便,像这样随时随地都有医生在身边提供免费咨询,比什么都强。
在北京,玉渊潭社区八里庄老年养护院开起来了,可是院长赵卫华感到工作量太大。她说:“养护院的医疗护理服务主要靠社区医护人员利用空余时间来做,人数明显不够,希望有关部门能给社区医院更多的资金支持,适当扩大医院的编制,更好地兼顾养护院的工作。”
我国已经有一支养老护理员队伍,但是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同时也缺乏专业的管理公司。据统计,全国养老护理员大约只有2万—3万人,而实际需求接近上千万人。这些养老护理员基本上都在养老机构,没有进入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大量医护人员,但是让他们提供老人照护服务,仍然面临支持政策缺乏等问题。
专家建议,政府应优先考虑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照护问题,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人才长期培养机制,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有关部门应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凭资质上岗,建立一支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职业化队伍。引导并鼓励医学院校招收老年医学护理和老年照护专业的学历教育,及时大量补入社区和养老机构,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养老服务业的人才年龄和知识结构。在具有专业培训能力的大型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和实习基地。
医养结合将成为我国居民养老的新趋势。据悉,民政部将协调卫生计生、人社等部门,简化、优化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保定点审批手续,并推动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问题,方便老年人异地养老;鼓励有条件的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引导鼓励全科医生与居家老年人建立契约服务关系,通过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方式,方便老年人在家接受康复护理服务;推动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享受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等待遇。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要求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完善医保报销制度,切实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结算问题。鼓励老年人投保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业务。(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