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恭王府的前世今生,一部难得的王府文化与现实教育结合的党教题材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04:33: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恭王府的前世今生,一部难得的王府文化与现实教育结合的党教题材                                                         2023-01-01 12:08                                       
                                       

【满眼“京”彩(五十六)】
北京市西城区的柳荫街,看起来不打眼,但却深藏着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恭王府,当朝权倾乾隆朝野的清代第一巨贪和珅就是它的创建者和第一代主人。
能说会道的导游跟游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和珅在这里演绎的那些轶闻趣事、稗史野说。

据说早在和珅当道时,乾隆的诸位皇子便一起商定,将来不管谁当了皇帝,都要把和珅“去掉”。唯十七皇子永璘说:“将来不论哪位哥哥当上皇帝,只要把和珅的这座豪宅赏给我,我就知足!”嘉庆皇帝即位,便毫不犹豫的成全了永璘的“知足”愿望。

△▽恭王府作为清朝亲王的府邸,其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煞是气派。

恭王府总占地面积近六万平方米,前半部分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分为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其府邸建筑庄重肃穆,尚朴去华,明廊通脊,气宇轩昂,仅次于帝王居住的宫室。
人们也许还记得好几部电视剧中由王刚扮演的和珅温文尔雅、清新亮丽的形象,就是这个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创造了中国官吏贪污史上的神话。
知趣的和珅认为坐上“万岁”宝座不可能,而万福则是可行的。于是,在豪宅内处处营造万福之瑞,果然以富可敌国的财富和炙手可热的权势,实现了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万福。正是这,过早地让其生命终止于天命之年。

△和珅藏珠纳宝的机要密室后罩楼一角。
和珅居住的豪华卧室是绿色的廊柱,均为寸木寸金的金丝楠,每根木柱价值千万甚至更高。豪宅对面的后罩楼是和珅藏珠纳宝的机要密室。据说,和珅的无数金银珠宝珍贵字画均收藏在这座楼的夾壁墙里。后墙上这些不同形状的窗棂,则是夾壁墙内收藏不同物品的“暗号”。长160米的藏宝阁有房99间(也说是108间),从外面看每间的窗户形状都不一样,但和珅却能透过窗户形状知道里面藏的什么宝物。和珅被抄家时从夹缝里搜出26000两黄金,白银9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库十几年的总收入,还有价值3600多亿元人民币的金银珠宝,成为那个年代名副其实的世界首富,贪污之王。
穿过后罩楼后门,迎面就是后花园的正门——西洋门。这座汉白玉石拱门仿照圆明园里大法海园门的西洋风格而建。

△去府后花园萃锦园的西洋门。
走进西洋门便是萃锦园。园内有一个形若蝙蝠状的水池,池边种的榆树果实榆钱飘落池中时,被寓意为福财满池,吉祥富裕。花园中那个滴翠岩下有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秘云洞。它的神奇之处在于洞中珍藏有清圣祖康熙御笔之福字碑。围绕这个“福”字,导游的“神说”尽显“醉翁之意不在字”。

△▽萃锦园一景。

恭王府命运多舛。 嘉庆以二十条罪赐以和珅自尽。而府邸则赐给自己的弟弟庆郡王,成为庆王府。咸丰帝即位,王府被转赐咸丰弟弟恭亲王奕䜣,成为恭王府。清室覆亡后,府邸的产权曾归属辅仁大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恭王府已成为被8家单位割据、数百住户聚居的大杂院。后被国家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对象保护起来,并逐渐对外开放。

△▽游客们参观王府文化。

尽管当日浏览时间很短,匆匆之中但却看到了大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王府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一部难得的历史教科书。
历史与现实往往存在诸多巧合。恭王府作为王府文化的载体,它的存在,在当时,在如今,都是一部极其珍贵的反腐倡廉教育题材。尤其是现在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为政清廉、加强党性教育活动中,更具有历史的、现实的教育意义。

△2019年7月23日,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街道东营房社区组织社区党员、群众参观恭王府廉政教育基地。
恭王府,隐藏在老北京深处的独特风景,虽淹没在寻常巷陌,多有凋零,但具有的科学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却历久弥新。恭王府入口右侧的宫墙之上高高悬挂着“中央国家机关廉政教育基地”的牌子,吸引着很多到此一游的游客们的眼球。我扫码验票入府时正巧碰上某单位组织党员来此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我在那里一边拍照,一边观摩他们在此开展活动的全过程。

△▽北京市各单位党组织经常组织党员来恭王府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从王府文化与当下正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党性教育相结合而论,把这里确定为“廉政教育基地”是一个深思熟虑再恰当不过的选择。在这里通过其景其人,让人唏嘘,让人警醒,感受其承载的“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历史文化内涵,检身正己,用以增强“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的反腐防变意识和自我“免疫”能力……(胡仁钧文/图,欢迎转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19 02:56 , Processed in 0.00759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