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21 11:49: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023-03-20 12:50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工作方案》特别提到,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毛泽的的调查报告
毛泽东怎样开展调查研究
重视调查研究,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
毛泽东一生重视调查研究,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著名论断,如“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做领导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等。
据湖南党史陈列馆资料统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展的调查研究不下60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到各地调研不下57次、约2851天,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他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调研。
1925年2月至8月,毛泽东在韶山200多天,大半的时间都在进行调查。针对不同类型的典型,他一家一家走访,一个人一个人长谈,并尽可能扩大覆盖面。社会上对组织开展的农民运动到底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的表扬和批评,他都认真倾听、虚心接受。对于农民运动中的“农民问题”,解决得好的和坏的情况都去了解,以全面掌握基本情况。
1926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找来老家的壮年佃农张连初,诚心与他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家里的基本情况,包括粮食、猪油、茶叶等支出情况,以及粮食收成、喂猪、工食等在内的收入情况都进行详细记录。他通过“以心交心”“解剖麻雀”的方式,搞好典型访谈,了解真正实情,为下一步决策和工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毛泽东穿行在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地,徒步行程1400多里,考察了当地农民运动情况。每到一处,他都认真听取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国民党县、区党部,工会,农会,妇女,青年,商会等团体的汇报,了解农民组织起来的情况和与土豪劣绅斗争的情况。同时,他邀集有代表性的农民及农运同志开调查会。为了更有效地获取信息,他事先有针对性地列出提纲,问题包括农会组织得怎样,有多少区、乡农会组织,多少会员,农民武装情况怎样,农民对农会有什么看法,等等。调查会上他口问手记,与大家展开同志式的讨论。其间,他还深入农民家庭,与农民同吃同住,获得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经过32天扎实的摸底调查,毛泽东得出结论:被农会组织起来的庞大的农民群体,正如暴风骤雨般冲破封建地主的特权,世世代代沉默的农民终于挺直腰板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
考察结束后,毛泽东顾不上休息,便开始埋头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经过半个多月的认真梳理、草拟提纲、撰写文稿、多次修改,1927年2月底,这篇重要的马列主义文献诞生了。
毛泽东长期深入群众调研一线,听真话、察真情,善于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分析研究材料,透过复杂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规律。他撰写的《中国佃农生活举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是典型代表。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10月,毛泽东带领工农红军来到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罗霄山脉中段湘赣边界的井冈山。
毛泽东为何选定在井冈山“安家落户”?这同样是反复调查研究和审慎选择的结果。部队到达江西莲花县后,毛泽东沿湘赣边界进行实地调查,对各地阶级状况、群众基础、敌人情况、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整个的罗霄山脉我们都走遍了;各部分比较起来,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的中段,最利于我们的军事割据”。
为了在井冈山站稳脚跟,毛泽东先后在周边做了详细的社会调查,写成了《宁冈调查》《永新调查》等重要报告。同时,毛泽东要求每个连成立一个宣传队,队员5-7人,每月10-15块大洋的宣传费,分两大块工作:一是书写、印发宣传标语,二是进村入户调查。1928年1月,毛泽东亲自拟定了一个调查提纲,分社会情况、政治情况和经济情况三大部分,用红、黄、绿三种纸张印成小本子,宣传队队员人手一本,每到一个新地方就开展调查。

毛泽东修改的《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一文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时,随着一些城镇的解放,迫切需要掌握城镇中各阶级的经济、政治状况,以便制定正确的政策。江西寻乌县位于赣粤闽三省交界处,是了解城镇工商业状况的便利之地。1930年5月,毛泽东利用行军之便来到寻乌展开调查。
为掌握寻乌的社会经济情况,毛泽东决定召开调查会。他与古柏一起商定了前来参加调查会的人员名单,要“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以年龄说,老年人最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有斗争经验的青年人也要,因为他们有进步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以职业说,工人也要,农民也要,商人也要,知识分子也要,有时士兵也要,流氓也要”,调查到哪个问题,就请哪方面的人士参加。
调查会开了十几天,白天没谈完,晚上接着谈。会后,毛泽东还带着工作人员到城郊的田间地头,一边帮农民耕田插秧,一边做调查工作。
“不说领导人,即便专门做社会调查的人也未必像他那么仔细。其实,除了了解阶级关系以外,他还要了解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因为了解了经济状况,才能判断他们对革命的态度,实际上他是对每个人的心态都了解清楚了。”长期从事中共调研传统研究的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罗平汉说。
这种方式被国外学者总结为“延安道路”,即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生平规模最大的一次社会调查。之后他将调查笔记整理成8万余字的调查报告。报告为制定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确立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原则,提供了实际依据。
1930年5月,他总结包括寻乌调查在内的一系列农村调查实践经验,写下了《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从哲学的高度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著名论断。
在文中,毛泽东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全党范围内发动了一场长达四年的整风运动。
毛泽东认为,党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在一个较长时期里之所以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党内严重缺乏调查研究客观实际情况的空气。为了在全党深入、持久、扎扎实实地开展调查研究活动,1941年8月1日,党中央向全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
在毛泽东的大力倡导之下,当时的延安,从中央机关到地方组织,先后成立了各种类型的调查团,广泛、深入地展开了调查研究活动。
毛泽东汇集此前保存的进行农村调查的材料,出版了《农村调查》一书,倡导全党同志进行调查研究。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他特别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各个社会阶级的实际情况,没有真正具体的了解,真正好的领导是不会有的。”
“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
“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这一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和《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设立中央调查研究局,调查研究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度被确立起来。
从此,将调查研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重要标志。
纵观毛泽东戎马倥偬的革命岁月,调查研究始终贯穿于他的每一项决策。

上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在专列上召开调研座谈会
“搞一个实事求是年”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信心。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但事与愿违,到1959年下半年,农业生产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下滑,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冲击。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困难,毛泽东忧心忡忡,他痛切地感到很大程度上是吃了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没有深入调查研究的亏,决心带领全党认真调查研究,调整政策纠正错误。
1960年12月至1961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讨论1961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在会上,毛泽东作了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讲话。他说这些年来,我们的同志调查研究工作不做了。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工作就没有基础。请同志们回去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把握就不要下决心。毛泽东还作了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郑重地向全党倡议“今年搞一个实事求是年”。
毛泽东抓住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这两个主要问题,派出3位秘书各带一个调查组分赴广东、湖南、浙江的农村。不久,毛泽东也带着急于了解农村的心情离开北京前往南方调查。途中,毛泽东先后听取了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七省委和3位秘书的汇报。
在全党近两个月的深入农村调查,充分掌握了民心民意的基础上,1961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决定解散公共食堂和取消供给制,两个事关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问题终于得以彻底解决。
自1961年起,我国农业开始摆脱1959年以来连年下降的被动局面,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国民经济从最困难中走了出来。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针对是否进行改革开放的争论,中央同样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具有特殊意义的调查研究。从1977年7月到1980年6月,除中央领导同志出访活动外,派出的部委办代表团出访次数达360次、科教经贸代表团出访次数达472次。
调查结果不言自明,打开国门搞建设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次次的实践鲜明昭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调查研究都是破解难题、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大法宝。
苏亮 玉然 单劲松 王立新 岳亮 罗平汉
据《红色往事:党史人物忆党史》《文史博览》《北京日报》《潮新闻》《党史文苑》等综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3-21 18:42:51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9 17:14 , Processed in 0.00881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