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河北一农妇正拿旧账本烤火,突然,账本掉出一张盖红章旧纸,旁边会计丈夫捡起一看,顿时大惊失色,这竟是曾国藩颁发的免死牌!
12月的一天,寒风刺骨,河北石家庄农妇小丽打起了旧书籍的主意,这些旧书籍大都是会计丈夫的旧账本,她打算把他们烧掉,以取暖。
小丽随手拿起一账本,一页又一页丢进火炉中烧,而他丈夫小东则是一边嗑瓜子一边抽烟,不时用眼神瞟她。
忽然,一张不同于账本的纸张从小丽手中账本中滚落在地上,小丽弯腰将它拾了起来,打量着这张纸片,心里有些疑惑:这是什么?为何这张纸上盖了个大印?
小丽不疑有它,随手就打算丢进火里。
“等等!”小东连忙叫住她,问道:"这张纸上盖着的是什么?"
小丽没好气的说道:"这还能是什么,盖印的公文呗!"
小东皱了皱眉头,他知道,这些账本和公文他都很熟悉,这张纸肯定是别人夹进去的。
“拿给我仔细看看。"
小丽见他一副不依不饶样子,只得走到他身旁,伸出右臂,让他瞧清楚。
"免死牌!"小东拿起纸条一字一句念道。
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竟是一张免死牌,而且是曾国藩亲自所作。
这张免死牌为纸质,高约半米,纸张非常薄,整体呈灰色,保存的非常完好,字迹清晰可见。上部梯形方框内是自右向左排列的“免死牌” 三个大字,下面黑色竖栏内自右向左竖着刊印着很多字。
免死牌上还盖着一个长方形红色印章,而在免死牌旁边,还粘连着长约近1米、宽约20厘米的纸条,名叫《解散歌》,两张纸上的文字都是刻印楷书。
《解散歌》
小东以前教过书,他觉得这张免死牌非同小可,而且上面有“两江总督”和“咸丰十一年”的落款,搞不好是件文物。
于是,两夫妻一合计,既然这旧书是公家的,那么这张文物理应也是归还公家。
谁知还给公家后,人家说他拿张破纸开玩笑。
不得已,小东上交文物馆。
经鉴定,这是一件曾国藩为瓦解太平军而作的“免死牌”,稀世罕见,至今只发现这一张。
看到“免死”二字,人们往往会想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大臣为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皇帝给了他一枚免死金牌。这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很少有人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而曾国藩却开了一种先河,他做了一种特殊的免死牌。它不是金子做的,是纸做的,也不是送给什么大英雄的。而是给了一群“罪人”——叛逆的农民。发的时候不是一两张,而是一张大的,一轮几百或者几千张。发生了什么事?
1851年,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农民军攻占南京,建立农民政权太平天国。清政府虽派兵镇压,但不仅未能阻止太平天国的壮大趋势,反而被太平军的英勇进攻所击败。
后来湘军首领曾国藩为了打散起义队伍,引诱起义军中的不安定分子南下,在太平军活动的地区大量印制分发免死牌,并在免死牌上贴上解散歌,诱骗起义农民放下武器投降。
“免死牌”上盖着一个大大的朱砂印章,印章上写着:“原兵部侍郎,受命办理浙江省军务。”在印刷品的左边,有四个小字“临时预印”。
咸丰十一年是公元1861年,“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在堂任职”指的就是曾国藩。为了取得太平军广大官兵的信任,为“免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曾国藩把起义民众形容为“被逼成贼的难民”,“人人都想逃跑”。
他在《解散歌》中详细描述了他们的悲惨境遇,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和理解。当时只有少数人相信免死牌已经放下武器投降了。免死牌对瓦解农民军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即使是对这一小部分人,清政府也没有信守承诺,免死牌也没有起到“免死”的作用。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清政府按照免死牌上登记的地址,把他们都杀了。
鉴于这份珍贵的“免死牌”,文物馆奖励小东夫妇一辆二八杠自行车。
如今,这“免死牌”珍藏在河北大学博物馆,成了该馆的镇馆之宝。
往期回顾闰二月已到,别忘了:送鞋,吃闰月饭,忌1事,尊重老传统越过越好
2“男不过三,女不过四”,是什么意思?岁数有什么禁忌?
3中国人是神的后裔,并不是龙的后代,龙不过神人玩物
4“二百五”这个贬义词到底是怎么来的?有啥典故?
与古为徒 厚重华滋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