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敦儒最经典的一首词,其强烈的亡国之痛感人至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5-24 06:14: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朱敦儒最经典的一首词,其强烈的亡国之痛感人至深!                                                         

2023-05-02 00:34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一首经典词作。这首词主要记述了词人登楼远眺时的所见,但在所见的无边秋色中,暗藏的却是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读完感人至深。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表明词人是在秋天登上了金陵西门上的城楼。映入词人眼帘的是无边的秋色。朱敦儒做客金陵,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所见到的便是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更是在黄昏日暮的时候,只见万里大地即将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

虽说秋天是万物开始萧条的季节,并且古人常说“秋士多悲”,但在这里词人眼中的萧条景色,却是嫁接在国破家亡的基础上的。词人看到这片景色,便想起了南宋的国事,也如同这日暮时分,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没落。朱敦儒在写这首词时,正处于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时期,词人自己也不得不仓猝南逃金陵。
过片则从写景转向国事,自然衔接了上片中景色的暗喻。“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中原沦陷,北宋的贵族和士大夫纷纷逃散,这样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这样的问题显然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表达了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当一个人心情悲痛时,连感受到的风都是悲的了,可见他内心的痛苦之重。扬州作为抗金的前线重镇,词人要让自己这忧国之泪随着悲风吹到扬州去,表现了对前线战事的关切,也反映了词人深厚的爱国精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3 18:55 , Processed in 0.00751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