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余年来,总有人想给《红楼梦》写一个团圆的结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17 08:33: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0余年来,总有人想给《红楼梦》写一个团圆的结局    2023-07-17 00:27                                       

       《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在清朝乾隆年间一经问世,就受到读者追捧,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了三十年,“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起价,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就连乾隆皇帝,也由和珅进呈,“阅而善之”,并认为其中故事原型实为康熙朝权臣明珠之家事,被称为是最早的“索隐派”论述之一。
皇帝尚且如此,自曹雪芹逝世三十年后的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徽州府萃文书屋主人程伟元首次以木活字刊刻一百二十回足本之后,《红楼梦》迅速流行,不独京中“人家案头必有一本”,大江南北更是“家弦户诵,妇竖皆知”,以至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之评语,足见刻本对巨作的传播之功,可也正是这相较手抄本多出的四十回,为日后长达200余年的续书公案开了先河,更为无数“红迷”的意难平埋下了伏笔。
撰文|刘武献
恨红楼梦之未完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现存版本实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带有脂砚斋评语的八十回脂评本系统,另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鹗整理的不带评语的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系统,前者是手抄本,后者则是活字印刷的刻本,程高本中曹雪芹的原著,也出自脂评本。
脂砚斋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主要评点者,其评语被称为“脂评”或“脂批”,写有脂砚斋批语的抄本则被称为“脂本”,其中最主要的版本就是“甲戌本”和“庚辰本”。“甲戌本”题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被称为“脂残本、脂铨本”,盖因此手抄本只有第一至第八回、第十三回至第十六回、第二十五回至第二十八回,共计十六回,因书中第一回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字样,甲戌年,正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故而得名,这也是已知依据底本最早的一个《红楼梦》版本。不过,存世“甲戌本”的真正抄录时间实为乾隆二十三年(1767年),因其第一回也有署名“畸笏叟”的行侧朱批写有“丁亥春”字样,另有“作于丁亥”墨书。此本于1927年夏为胡适于上海购得,此后视若珍宝,称其为“世间最古又最可宝贵的红楼梦写本”。

清代孙温《红楼梦》工笔彩绘。
相比之下,“甲戌本”虽底本最古,也最贴近曹雪芹原稿,却失之残缺,较完整者当属“庚辰本”,原书题名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并有“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字样,即庚申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定稿版本,故而称为“庚辰本”。此版本的一到八十回只余七十八回,与其余各本一样,均缺第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现存各本的这两回,要么是据程高本补足,要么就是后人增补,曹雪芹原稿已难觅其踪,令人遗憾。除了篇幅之外,“庚辰本”最大的特点就是批语可观,不但各卷标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还有眉批、侧批、双行夹批及回前回后批等两千余条,无论是曹雪芹原作还是脂砚斋批语,均为众本之中保留最多者,在红学研究者眼中实为最珍贵之版本。在“庚辰本”基础上,还有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传抄“甲辰本”,此本存世八十回,也是第一个题名为《红楼梦》的版本。
最早续书的争议

曹雪芹纪念馆。

昆曲《桃花扇》。
相比之下,后四十回固然尽力延续了前八十回的悲剧情节,照应了伏笔,却只解决了作品完整性的问题,在审美旨趣上终有残缺,令人扼腕。张爱玲就在《红楼梦魇》中写道,“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天地间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正是基于这样的情怀,在嘉庆元年(1796年),也就是程高本付梓后5年,一百二十回足本《红楼梦》的第一部续书成稿,名为《后红楼梦》,并附署名逍遥子之序,称“同人相传雪芹尚有《后红楼梦》三十回,遍访未能得,艺林深惜之。顷白云外史、散花居士竟访得原稿,并无缺残。”就是以曹雪芹原稿为噱头,只是他所谓的原稿,竟然是“归美君亲、存心忠孝”之流文字,并大言不惭地以“断碑得原碑,缺谱得全谱”譬喻,而在写法上,更是让曹雪芹本人在书中现身,成为贾政、宝玉等人的知交故旧,并受角色之嘱续增原稿,以纠正原作之中的若干“不公”之处,最终在第三十回的筵席之上,更是承诺宝玉写一部三十回的续书。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戴敦邦绘。
曹雪芹自变成“曲中人”之后,一直在接受角色人物指出原稿的种种缺陷,并对整个小说世界进行颠覆性的改变,尤其是贾府众人,不仅黛玉、晴雯死而复生,复活后的黛玉还自带一个与宝玉相配的信物“炼容金鱼”,不但在贾政夫妻的反复请求下与宝玉成婚,还逾越了宝钗,成为他的正妻,并表现出了惊人的治家才能,她甚至制定了一个十四条的家规,给贾府带来新的秩序。
自《后红楼梦》之后续书迭出,据赵建忠2019年的最新统计,200年间共出现了195种续书、同人作品,在网络文学勃兴之后,更是新增了3000部以上的《红楼梦》同人小说,续书本身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故此,赵建忠将《红楼梦》续书分为8类:
在秦子忱所撰的《续红楼梦》中,先是林黛玉、贾宝玉魂归太虚幻境后结成了神仙夫妻,又得天帝、人皇降旨,命“太虚幻境所有注册之人,普令回生”,这才有了中元节“痴男怨女大返幽魂”,贾府之中,已成魂魄的贾母、林如海等,宝、黛等回生之人,贾政等在世者竟来了一出大团圆。郭则沄所撰的《红楼真梦》更是神异,将贾府始祖贾代善的子子孙孙,无论仙、凡、冥界,全都凑到一处聚集圆满。可以说,已经不是狗尾续貂的问题,而完全是荒诞不经的想象。

《红楼梦》东观阁本。
其二则是改写、增删、汇编类,约有15种,此类作品,是对《红楼梦》原著进行深度改写或对其续书进行增删、汇编,如百卷本《红楼拾梦平话》,就在程高本一百二十回基础上,另取《后红楼梦》、《续红楼梦》、《绮楼重梦》、《红楼复梦》、《补红楼梦》和《红楼梦补》、《增补红楼梦》、《红楼圆梦》、《红楼幻梦》、《红楼梦影》等十种增删而成。
其三则是中短篇续书,多见于清末民初,于报纸上连载发表,故而篇幅较短,迥异于清代的章回体长篇续书,共有15种。
其五、其六分别为外传类和补佚类,前者有39种,着力于对原著某个人物或某些情节未及之处的展开生发,延伸了曹雪芹的创作思想,为故事增加了生命力;后者有27种,一般参考过脂评,实则是红学的研究成果,但某些无从稽考或是资料不足的环节,只能通过联想补充,不啻为《红楼梦》的二次创作,所以对人物结局和情节安排各不相同。
其七则是“旧时真本”类,共25种,属于在清朝人记载中提及与程高本后四十回内容不符的“真本”,未必是曹雪芹的散佚原稿,也可能是无名氏之续作。
其八则是“引见书目”类,共27种,虽然引用提及了续书却难以找到,故此,只能列名书目。如上种种,赵建忠均列入续书之门,而张云则提出了“涉红小说”的概念,即关涉《红楼梦》,或与之形成互文关系的小说,都可以列入,进而分为“接着写、照着写、反着写、变着写、贴着写、借着写、重新写、补写”八种,所涉范畴较之赵氏八种“续书”略大。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何种范畴,在鲁迅的眼中,《红楼梦》的诸多续作,“大概是补其缺陷,结以团圆”,这种写法完全是“自欺欺人的瘾太大”的庸劣作家的“闭眼胡说”。这个评语,其实与百年前嘉道年间的杨掌生评价遥相呼应,《红楼梦》实为“天地间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之作”。
安得返魂香一缕,
起卿沉痼续红丝

日本内阁文库藏《绣像红楼梦》。
“写写自家怀抱”,譬如《红楼梦补》的第一回中,归锄子就以问答形式剖白心迹,“《后》、《续》两书,各有所长。然宝、黛卒合,不从自己构思设想,濡墨蘸笔而来,于心终未释然。”无论前作如何经典,为了林黛玉的意难平,终究要自己运笔构思,全盘改命,方才释然。说到底,就是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在犀脊山樵为《红楼梦补》所作序言中更是明言,王夫人怀疑林黛玉与宝玉有私,晴雯狐媚惑主,比喻为君臣,则是忠而见疑,信而见谤,故而,归锄子“为之雪其冤”,就是要“一吐其胸中郁郁不平之气”。
《红楼梦》的其他续书
此书接续《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最大的变化并非黛玉还魂,而是宝玉等人生活的变故,宝玉在毗陵驿被救回后,回归家庭生活,整个人的性情大变,宝玉成家后对宝钗关爱有加,二人相敬如宾,顾太清塑造的宝玉成为古代男子为夫典范,从留恋女色不务正业的贵族纨绔子弟向顾家、体贴妻子、喜爱孩子的形象转变,由原作中封建时代的叛逆者转变为世俗生活的归依者。就连贾政和贾赦也形象大变,贾政从顽固不化的专制家长变为关爱子孙的慈爱长者;贾赦则从淫乱无德变为维护正义的家长。在二人的教导与指引下,贾府男丁各安其分,贾府逐渐恢复繁荣,就连贾琏、薛蟠之徒,一个梦中受凤姐劝告,戒除酒、色,一个安分经商,有了子嗣,可以说,在顾太清的笔下,只有石狮子干净的贾府,竟然变成了各个人物都是干净的。
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张爱玲《红楼梦魇》
文/刘武献;
编辑/宫照华、朱天元、申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0 14:19 , Processed in 0.00736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