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析《红楼梦》中袭人和平儿的礼貌原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03:21: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浅析《红楼梦》中袭人和平儿的礼貌原则                    2023-09-12 10:39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化中一朵绚烂的奇葩。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佼佼者。能够入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其社会价值,学术价值,文学价值,历史价值自然可见一斑。今天我们不谈文学,看一看《红楼梦》中那些语言上的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是1983年英国著名学者Leech 在《语用学原则》首次提出的。它的内容包括慷慨原则,得体原则,赞誉原则等等。它阐述了礼貌对语言交际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以《红楼梦》中的两个大丫头:袭人与平儿为例,简单的剖析一下这二人体现出的礼貌原则。

一、平儿的圆而不滑与袭人的善良得体
《红楼梦》第六十一回的玫瑰露与茯苓霜事件中,平儿劝王熙凤“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不施恩呢?”由此使柳家母女免去了一场灾难。
凤姐有病,探春代理家政,平儿陪侍。那些个管家媳妇看探春是庶出,又年轻,以她办事没有经验,想欺负她。就连她的母亲赵姨娘也来惹是生非。但是碰到此类事情平儿尽然能周旋其中。探春改革,平儿总是最先表示支持,接着又顺着探春的话。
所出一些应改而未改的事情来。这样一来,里帮助探春解决了问题,又转移了平日里凤姐的积怨。平儿就是如此,圆滑而不世故。能够在众人之间周旋,其智慧可见一斑。
《红楼梦》中第三回写道“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她一心为宝玉前途忧虑,“每每规谏,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她虽身为奴婢,却事事都愿意为贾府着想。袭人亦有坚硬刚强的一面。59回春燕挨打,袭人生气道:“三日两头儿,打了干的打亲的,还是卖弄你女孩儿多?还是认真不知王法?”
坚决站在丫头们一边,坚决的反抗那婆子。第77回写芳官等女伶被撵后,“这些干娘皆感恩趁愿不尽,都约齐与王夫人磕头领去”,可见晴雯、芳官被撵,并非是袭人告密,而是被婆子诬陷。

二、平儿的宽厚待人与袭人的痴处
平儿的性格平和,除了能够斡旋于贾琏与王熙凤之间,她对待身边人也是宽厚大度。平儿虽然是王熙凤的心腹,却从来不仗势欺人狐假虎威。第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她的镯子被宝玉房中的小丫头坠儿偷去,明知底里却不愿声张。一来不愿意宝玉难堪,二来不愿意晴雯里添气,三来也保全了那个小丫头。不可不谓之宽厚。
在第四十四回中,凤姐寿辰,贾琏和鲍二媳妇偷情事泄露,双方都迁怒于平儿,拳脚相加。无辜的平儿,悲痛欲绝,心中苦痛无处倾诉。逼得平儿几欲寻死。但即便如此,也依旧没有改变平儿善良宽厚的本性。
袭人是全文中受非议比较多的一位人物,有人认为她心机深重,奴性化。但事实上这个姑娘身世坎坷。原文第十九回中写“”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
可见,袭人是被卖进贾府的。在这种背景之下,袭人慢慢养成了一种温柔恭顺的性格,她虽然有些痴处亦不足挂齿。第20回宝玉问麝月,你怎不同他们玩去?麝月说:“都玩去了,这屋里交给谁呢?",宝玉便感叹“公然又是一个袭人”。如此可见其为人之善良。在反抗邪婆子一事中亦是如此,她公然跳出来维护那些小丫头,正是一种真善。

总结
袭人与平儿的命运多舛,但总体来说同为封建礼教的牺牲者。
袭人作为全书中唯一与贾宝玉发生性关系的女子,她的处事原则自然是与其他丫头不同的。首先她忠心事主,在封建社会中,忠心事主无疑是很重要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在上下级的关系里,忠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假如我们不能够保证对待上级的忠心,那么上级又如何对你委以重任呢!所以,在平儿与袭人的身上,其实共同提现了这样一个原则。袭人一心侍候贾宝玉,平儿对待王熙凤亦是如此,作为凤姐的陪嫁丫鬟,她本应该是贾琏的通房却不争宠。这不仅仅保全了她不被逐出府去,也体现了其对凤姐的忠心。
其次便是点到为止,在《红楼梦》的很多情结中都可以看出,在“茯苓霜”,“玫瑰露”,“虾须镯”等事件中,平儿有绝对的权利惩罚这几个丫头,但是她没有。她一开始是暗中提醒,即便后来事情暴露之后,她也没有穷追不舍。而是选择大事化小,她自知自己没有多大的分量。如此一来,既保全了主人的颜面又宽待了下面人。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很大一部分矛盾都是由于处理不好上下关系而导致矛盾的。平儿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去借鉴,点到为止,既惩罚了下级又保全了上级颜面,两方面都增加了好感。也有助于缓解上下之间的矛盾,也更得人心。袭人对待晴雯的敌意选择无视和不理睬,很多人认为袭人心机深重,其实我觉得不然。
袭人不怪罪李嬷嬷,甚至在她即将被赶出贾府的时候还为期求情,这一部分则体现出了袭人的和善宽厚。不做伤害她人的事,不理会她人的恶意。对自己持正本心,在必要时对身边人伸出援手。
其实说到底,这两人身上体现出的礼貌原则,概括来说只有两点:第一,忠诚事主,待人真诚;第二,宽厚待人,善良为本。不管我们身处何方,只要我们能做到这两点,持正本心,便能够无惧风雨。
参考文献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六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06:05 , Processed in 0.00736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