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一生多疾多病,靠着“三不”养生法,平安活到98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5 04:12: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一生多疾多病,靠着“三不”养生法,平安活到98岁                                                         2023-09-03 23:15                                            发布于:上海市
   

编辑| 小墨

引言 自古以来,寻求长寿的狂热从未消退,即使皇帝坐拥天下疆土和财富,也仍渴望把时间拉得更长。
长生不老或许是幻想,但把生命的戏码延长几幕却是手到擒来的。
拿季羡林为例,从儿时就身体羸弱,成年后也未能摆脱疾病的纠缠。

然而,这位老者活到了98岁,远超过了中国的平均寿命。
他的秘诀何在?就在他的“三不”养生法里。
这位先生深知疾病或许是他生命的常驻客,但他用自己的方式不仅与疾病和平共处,还超越了统计数据,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与时间的较量。
季羡林的不凡之路 1911年,季羡林降生于山东的一个穷乡僻壤,家境贫寒到连饭都吃不饱,营养差加上生来体弱,孩提时代就是病榻的常客。
父亲不负责任,一走了之,但幸好叔父明白读书能改变命运,于是六岁的季羡林随叔父赴济南求学。
在济南,尽管物质生活改善、书籍丰富,季羡林因远离母亲和熟悉环境而变得内向。
最初对学校教育并不感兴趣,他偏爱的是非课本的读物,但在叔父的严格教育下,他逐渐发现了学习的乐趣。

成绩斐然的季羡林更是在青涩年华就展现出对语言的敏锐洞见,年仅不到二十就能流利地翻译屠格涅夫的作品,并在报纸上获得发表。
清华大学成了他的归宿,虽然入学之际失去了母亲,这更加坚定了他对学术的执着。
虽然作为交换生出国进修的经历并不如意——疾病与异国生活折磨着他的身体,但这一切都没有阻碍他对知识和文学的热爱。
从一个病弱的乡村孩子成长为大文豪,季羡林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逆境中的英雄”。
战火与文字间的坚守 在德国求学的日子里,季羡林不仅面对生活的拮据,还承受了物价高昂的压力。
当同学们冲向食堂争夺热饭热菜时,他选择错峰就餐,总是选便宜的食物。
食堂的工作人员劝他多吃点好的,他以祖国的困苦作为自己勤俭节约的理由。
这位年轻学者深陷书海,一心一意为国争光。

战争在即,周围的德国男人纷纷被征召,资源日趋匮乏。
为了一块面包或几个土豆,他不惜长时间排队,甚至在农场干活以换取食物。
二战爆发,汪精卫在德国成立使馆,但爱国的季羡林坚决不踏入一步,即便这意味着推迟他的归国计划。
德国的战局越发混乱,他的生活更加艰辛,但他从未放弃学术追求。

十年后,他不仅成为了哥廷根大学的讲师,也一直挂念着战火纷飞的祖国。
终于,战争结束,他得以回国。
35岁的季羡林一回国就成了北京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不仅文学造诣深厚,还精通多种语言,成为了一名国宝级人物。
他以文化使者的身份走访多国,成了不折不扣的国学大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一直以来的学术坚守和爱国情怀。
季羡林的“三不”生活哲学 身体的每一个咳嗽和打喷嚏,都是年轻时天花病和苦日子联手的嘲讽。
但季老不是那种轻易被击倒的人。
即便是身体每况愈下,他笑对生活,按照一套自制的“三不”法则过日子。

首先,“不嘀咕”。
别把时间浪费在背后议论或自责上。
你若对别人有看法,先考虑他们可能有自己的原因。
同理,别为过去的失误纠结不已。
这样做,不仅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还能让自己内心更加轻松。
第二,“不挑食”。
季老说,吃得开心,就吃得健康。
他不拘小节,也不偏食。
从粗粮到家常菜,他都照单全收。
明明有胃溃疡,却不屑于那些刻意追求“高级”食品的人。
清淡而均衡,就是他的饮食哲学。

最后,他谈到“不锻炼”。
别误会,他并不是个懒人。
但他觉得,老了就没必要去健身房来折腾自己。
行动不便也没关系,重要的是符合自己的节奏。
邀请他出去,他不想,就是不去。
无需解释。

季老的这一套哲学,简单来说,就是“别操心,随心所欲”。
何必用外界的声音来束缚自己呢?人生短暂,自在最重要。
所以,无论是身体的健康还是心理的平衡,他都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而这也许,正是他能笑对人生所有不幸的秘诀。
结语 季老先生的“三不”生活哲学实质上是一种人生态度:简单,自在,不作无谓的纠结。
他嘲笑身体的衰弱与对生活的不满,选择用实际行动回应:不空谈,不挑食,不无谓地锻炼。
他明白,人生短暂,无需给自己设限或过度操心。

在他看来,保持内心的平衡和身体的健康,最终都归结于一个人如何处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有时候,最简单的生活原则也是最有力量的。
所以,他的晚年不仅自在,还有底气十足的乐观。
这也许就是他面对生活诸多不易,仍能保持平和与笑容的原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4 11:27 , Processed in 0.00873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