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决战前主席批评粟裕,为何发电给饶漱石,而不是直接发给粟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 06:04: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决战前主席批评粟裕,为何发电给饶漱石,而不是直接发给粟裕?                                                         2023-11-30 10:25                                         

   发布于:河南省
   
                                

为了加强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反映各战略区情况,使“中央有可能在事先或事后帮助各地不犯或少犯错误,争取革命战争更加伟大的胜利起见”,毛泽东主席于1948年1月7日亲自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各野战军首长和军区首长,除作战方针必须随时报告和请示,每两个月要作一次政策性的综合报告和请示”。

根据毛泽东主席这一指示,华东战略区被要求向中央主席随时报告的人员主要有两人,一个是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一个是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前委书记粟裕。

不过,在这一重要的报告制度建立后,或许由于战事紧张,或许由于重视不够,或许由于未养成习惯,有的战略区落实得并不好。而这之中就包括华东战略区的粟裕。我们看,1948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给华东局书记饶漱石发了这样的一封电报:
  “华野前委书记对于执行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在军队中开展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示态度,亦未申明理由,在此问题上失去主动性,落在一切兵团之后,实属不合。你是华东军区及华野全军的政治委员,现责成你传达中央意旨,处理此项问题,并以结果电告为盼。”
透过这封电报,有这么几点耐人寻味:一是电报没有直接点名批评是哪个人,但谁都知道华野的前委书记当时是粟裕;二是按说批评的电报,通常都是直接发给本人。比如,关于东北战略区不及时报告问题,主席便是直接给林彪本人发的批评电。但批评粟裕的这封电报却绕了一个圈子,发给了华东局书记饶漱石,由他来传达“中央意旨,处理此项问题”;三是淮海大决战爆发在即,这种非常关键的时候,却发来了一封严肃批评前委书记、军事主官的电报,这也不符合一般的常规做法。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看一下《粟裕传》,它是这样写道:“这是一份不同寻常的电报”。“毛泽东为什么要发这么一份电报?当时没有见到解释,现在也不好揣测”。
看来,《粟裕传》因为觉得这事不太好做更多揣测,于是只是一带而过,没有做更多的诠释。

帅克觉得,之所以毛泽东主席没有直接发电报给粟裕,或许基于这么几点考虑:第一个是华东战略区不同于东北战略区,东北战略区党政军一把手是林彪,所以,类似这样的批评电报,主席可以直接发给林彪。但华东战略区的书记、军区政委是饶漱石,所以,通过饶漱石再转给粟裕也是情有可原,也是符合党的有关程序要求的。第二个是批评华东战略区前委书记,这首先必须得让战略区一把手饶漱石提前或至少同步知道此事,这样也好使一把手明白中央的主要意图,更好地督促当事人落实好中央的指示要求。第三个是淮海大决战在即,通过此事,使华东战略区军政主官明白中央的意图,必须加强请示报告制度,必须强化组织性纪律性。

当然,帅克这里也仅只是自己的一点理解和不成熟的解读。不过,我们看,尽管毛泽东主席批评得很严肃,但这件事总体上落实得还是比较圆满的。接到主席的电报后,饶漱石高度重视,当即约粟裕谈话。饶漱石的想法是,考虑到主席的批评语气比较严肃,建议粟裕赶紧给主席写一个检讨报告。

对于饶漱石的要求,粟裕虽表示理解,但他考虑到,此时淮海战役的作战预令已经发出,大战一触即发,即便这时想写也有些来不及。于是,粟裕向饶漱石表示说:给主席的这个检讨报告,迟早是要作的,不过不是这时候,现在军情太紧急了,等打完这一仗再说吧。

不过,我们后来看,尽管粟裕虽是说仗打完后再写检讨报告,但他仍一直记挂着这件事,从紧张的战事中挤出点滴时间,埋头赶写给主席的检讨报告。最终,在淮海战役爆发后的第3天,也即在华野大军分割包围黄百韬兵团的关键时刻,粟裕紧前“向中共中央主席和军委送上了关于华野前委扩大会议检讨无纪律无政府现象的情况报告”。

我们再看毛泽东主席,一方面,他向粟裕发出了批评不及时报告的电报。另一方面,当淮海大战开打的时候,他又这样电告粟裕:望你们坚决执行,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愈坚决愈能胜利。在此方针下,由你们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但将战况及意见每日或每两日或每三日报告一次。

透过主席的批评电报与粟裕的检讨报告,不禁使我们深深地感到粟裕在大战当前,仍然讲政治、讲党性、讲原则的一面,同时也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主席不拘小节、充分信任部属、一切为了打胜仗的一面。

主要参考文献:《毛泽东军事文集》《粟裕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2 22:54 , Processed in 0.00712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