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0 01:11: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                                                         

2023-12-14 12:04                                            

发布于:天津市
   
        提起辛弃疾,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他是南宋时期的豪放派词人,一生写了很多脍炙人口语言优美的词。
也的确是这样,在历史上辛弃疾有“词中之龙”的称呼,他与苏轼一起被称为“苏辛”,与李清照一起被称为“济南二安”,不用想,在文学造诣上,辛弃疾绝对是大师级的人物。
也正是因为辛弃疾的文学造诣太高,这让很多人忘记,辛弃疾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军队将领。

放到现在,辛弃疾绝对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书读得好也就算了,他还喜欢武术,闲着没事又苦心钻研兵书,对排兵布阵,训练军队更是有着自己的想法。
辛弃疾出生的时候,北方已经被金国占领。从小目睹汉人在金人的统治下,屈辱痛苦的生活着,这让辛弃疾小时候就下定决心,要恢复中原,报仇雪耻。
公元1161年,金国进攻南宋,生活在北方的汉人们趁这个机会奋起反抗,不断的在后方袭击金国军队。这个时候辛弃疾仅仅才21岁,他也拉起一支两千人的队伍,投奔以耿京为首的起义军。

耿京也很喜欢辛弃疾,就连自己的帅印都让辛弃疾帮忙保管。不过时间才过去一年,当初和辛弃疾一起投奔耿京的同伴,因为过不惯军营的艰苦生活,找了个机会,就把耿京的帅印偷走,跑去投降金国了。
消息传开后,耿京十分生气,差点直接把辛弃疾砍了。而辛弃疾也是羞愤难当,毕竟这人当初是他带过来的,于是他向耿京立下军令状,带着一小队人马便去追杀叛徒。
到后面,叛徒身首异处,帅印也夺了回来。也正是因为这一件事,耿京对辛弃疾就更是刮目相看,越来越重用他了。

1162年,辛弃疾完成耿京交待的任务,准备回大本营的时候,得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辛弃疾竟然还能临危不乱,马上召集他最亲近的五十几名部下,直接杀入叛徒张安国的大本营。仅仅五十几人,便杀入数万人的军营,还将叛徒张安国擒拿,并送到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置。
我想仅凭他这一举动,就已经能和赵云在长坂坡的七进七出相比了。
到了南宋,辛弃疾便步入仕途,开始他的为官之旅。四十多年的仕途,辛弃疾先后7次被弹劾免官,再加上他一直是主战派,和南宋朝廷大多是主和派,因此辛弃疾的仕途,可以说是十分不顺利的。

虽说不顺利,但辛弃疾也是杀过不少人的。1175年,湖北爆发茶商起义,经过辗转斗争,这支起义军进入到江西境内。辛弃疾来到江西后,迅速部署军事行动,最终将起义军困住,切断他们的所有补给。
在这种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起义军不得不向辛弃疾投降。可辛弃疾倒好,前脚刚刚接受人家的投降,后脚就让人把八百多名起义军成员杀了。
在江西担任安抚使的时候,因为江西大旱,粮食歉收物价飞涨,社会生活一片混乱。为此辛弃疾贴出告示,要求一切粮食由官府统一分配,违令者斩。
虽然这项命令很快稳定了局势,但这是杀了多少人,才得到的稳定?

因为福建地处沿海,经常有海盗出没,治安状况十分不好,因此南宋朝廷又把他派到福建。结果辛弃疾刚到福建,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把监狱里的犯人全部杀掉。
在他看来,讲道理,安抚是没有用的,想要社会稳定,就必须严刑酷法。虽说福建的社会秩序很快就稳定下来,但又不知道,这是杀了多少人,才得以稳定下来的。
如果真要追究辛弃疾杀了多少人,这还真不好考证。不过我会认为,对待敌人是可以不讲道理不不择手段,但是对待自己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是杀杀杀,这会不会太残忍太没有感情了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18:57 , Processed in 0.00812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