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认为“楷书是书法基础”,这个结论对吗?当代书法家表示不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 15:17: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轼认为“楷书是书法基础”,这个结论对吗?当代书法家表示不服                                                         2023-12-30 15:33                                            发布于:北京市
   

苏轼认为“楷书是书法基础”,这个结论对吗?当代书法家表示不服
书法有“五体”之分,它们是篆、隶、楷、行、草,而后三者的联系更为紧密。有人说楷书与草书是两个极端,一个工整性很强,法度森严,另一个则对即兴性要求很高,崇尚变化。当今书坛写草书的人越来越多,写楷者越来越少,而且还形成了一种轻视楷书的风气,甚至有人说“三流书法家才写楷书”。

如果大家去欣赏一下历年国展的入选作品,就会发现很少有纯楷书作品,而像颜楷、柳楷风格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观众与专家的看法总是会出现分歧,专家对楷书、对馆阁体嗤之以鼻,大众却对这些专家的草书作品提出辛辣批评“鬼画符”“丑书”。

其实,草书、楷书本无高下之分,某些专家一味贬低楷书,说到底还是站在利益的角度。北宋书法家苏轼认为,楷书是书法的基础,如果练不好楷书,行、草书也不可能写好:“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草如行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

苏轼用日常生活举例,楷书好比站立,行书好比快步走,而草书则是跑,如果都站不起来,怎么能走能跑呢?苏轼在他的《论书》中总结:“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那么,苏轼这个结论是否完全正确呢?恐怕未必,因为我们要站在书法演变的历史中分析这一观点。学界认为唐代是行书笔法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大分界线。在唐代以前,尤其是魏晋时期,行书、草书的根基并不是楷书,而是隶书。

如果我们欣赏现藏辽博的《王氏一门书翰》,就能发现此作书写过程中,是以转笔处理为基础的,笔画的绞转、翻笔、衔接极为连贯,整个过程中几乎是没有停顿的。而且,像王羲之的楷书作品如《乐毅论》《黄庭经》还能看出几分隶书笔意,这也是继承自钟繇、卫夫人。

所以说,这一时期内,如果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那是不准确的。唐代是楷书发展的巅峰期,自此以后,唐楷也成了很多名家书法训练的基础。唐代书法家将楷法用于行书中,带来了行书用笔的变化。过去的“转笔”处理被“提按”处理代替,于是,楷书也变成了“书法的基础”。

学界把以隶书笔法、转笔为基础的魏晋行、草,称之为“楷前行草”;把以楷书笔法、提按留驻为基础的唐宋行、草,称之为“楷后行草”。

因此,苏轼的观点值得我们商榷。不过,如今某些功力不牢、盲目追求个性的草书家,还是没有什么资格去贬低楷书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1 00:42 , Processed in 0.0092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