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徽因曾抱病设计的四张国徽,前三张被驳回,最后一张终被录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04:04: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林徽因曾抱病设计的四张国徽,前三张被驳回,最后一张终被录用                                                             2024-04-03 16:02                                                    

发布于:天津市
   
    林徽因是谁?是民国时期的才女,是绯闻传遍的美女,是出身高贵的贵女,她在建筑领域的影响是空前的,在文学领域也有一定的作品,但有谁知道,我们国家现在挂在天安门上的国徽,也是林徽因设计的呢?
林徽因设计国徽的时候,先上交了三板设计,但没有例外,全部被驳回,直到第四版设计上交之后,这版设计才最终定稿。

家世高贵林徽因出生于一个家境良好的家庭,他的祖父是清朝的进士,曾在翰林院内任职,但是不喜京城内的阿谀奉承的风气,便自己要求外调,最终来到了杭州,做了杭州的代理知府。
而他的两个儿子非常有名,一个叫林尹民,另一个叫林觉民,林觉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曾经写下了与妻书,参加黄花岗起义,最终他和他的弟弟林尹民两个都成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林觉民的父亲是清朝的官,林觉民还要做反清朝的事情呢?其实,他的父亲林孝恂虽然在清朝做官,但是思想开明,并不因循守旧,因此他的三个儿子都接受了中西合璧的教育,并不拘泥与传统思想,就这样,林觉民才会参加黄花岗起义。而林孝恂的大儿子林长民,也是本文的主角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走上仕途,曾经在北洋政府任过要职。
当时,林徽因出生时,祖父林孝恂就想让她和男人一样,读书学习,这也是为什么林徽因作为一个女性,生活在一个对女性天然歧视的环境下,还能如此学识渊博,并且有自己一方天地的原因之一。

在林徽因十六岁时,父亲就带她去欧洲游历,给她开阔眼界。而林徽因也在这次游历期间找到了自己毕生乐于做的事情,那就是建筑,从此,建筑也成了她人生中的主旋律。后来,她和梁思成见面,两家定下姻亲,第二年,两人同时来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当时林徽因非常喜欢建筑,想学建筑系,但是这个愿望却因为某些原因落空了,只进入了美术系,反倒是他的未婚夫梁思成进入了建筑系,但梁思成对建筑却什么都不懂,总之,历史如此戏剧。

投身建筑学虽然林徽因没有进入建筑系学习,但是林徽因是真的喜欢学习建筑,所以就算没有进入建筑系,她还是在努力学习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并且,由于她是美术系出身,所以她对建筑的设计方面更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在回国后,他们先是受到当时东北的张学良邀请,来到东北大学任教。但即使在任教期间,他们还抽出时间来,对中国的建筑进行了研究,从1930年开始,他们用了15年的时间,对全国将近三千处的古建筑进行考察,留下这些建筑的记载。
这十五年的时间里,几乎一大部分都身处战乱之中,他们每到一地,都要小心自己的人身安全,甚至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们还在做着高强度的考察工作,因为日军的侵略不仅仅是对我国政治,经济上的侵略,甚至是想要对我国的文化进行掠夺,毁灭。

所以梁思成两人做的就不仅仅是普通的考查工作了,他们甚至还是保留中国文化火种的人之一,因为如果不把这些建筑记载下来,这些建筑甚至有可能在第二天就被炮火波及,从而损坏。而他们也不仅仅只致力于保护中国国内的文物,甚至还致力于保护外国的古建筑。众所周知,我国在唐朝时极其强大,日本曾经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甚至还学着长安的样子,建了一座缩小版的长安——奈良,所以奈良这个地方有大量的古建筑。
梁思成和林徽因就曾经专门给轰炸日本的美军空军在地图上标记过奈良的古建筑群,并请求美军不要把这些地方列为轰炸目标,就这样,奈良的古建筑群才得以保留。所以,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在建筑学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

为新中国的设计后来新中国成立,林徽因也是在一些方面出了很大的力气的,比如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八宝山革命公墓的设计等。
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很多东西都还没有定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国旗和国徽了。当时人民日报甚至在报纸上征集国旗和国徽的设计。而林徽因也上交了一份设计稿。
有人可能会纳闷,林徽因不是建筑领域的吗?为什么还会设计国徽呢?不要忘了,林徽因其实是美术系毕业的,而且她在东北大学任教期间甚至还主持设计了东北大学的校徽。

所以说,林徽因的设计功力是得到了认可的。为了完成设计,林徽因组织了清华大学美术系和美术学院的很多人组成设计团队,看起来是势在必得了。可是意外地是,这一稿的设计却被退回了,原因是因为这次的设计稿过于得单薄了,不太适合作为一个国家的国徽。后来林徽因团队又接连设计出了两个样本。在第二版中,林徽因加上了天安门的图像,以弥补第一版设计中国徽过于单薄的问题。随后被驳回,理由是象征意义不足。
之后林徽因思来想去,参考苏联的设计,最终选定了工人阶级这一象征意义,又加上了象征工人阶级的齿轮。但是遗憾的是,这两次的设计又被驳回了。

最终,林徽因吸取前三版的不足和优点,又重新设计了一版,在这次设计中,林徽因把国徽上的五角星放大,彰显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之后加上了象征着农民的麦穗,麦穗和齿轮分列两侧,又缩小了上一版国徽中的天安门,不让天安门太过显眼。而这一版最终也被定为国徽的定稿。
最终的定稿中,有着象征着社会主义的红星,有着象征着工农阶级的齿轮和麦穗,还有着天安门广场,显示这是中国的国徽,而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最终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中,毛主席亲自宣布通过了这版国徽的设计,并将这一设计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

小结:林徽因作为一个出生在旧中国的女性,但她却并没有被旧中国的落后思想束缚手脚,反而成为了一个知名的建筑学家。
作为一个女性,还参与了新中国的建筑和国徽的设计,这是非常难得的,而且作为一个建筑学家,不被国家束缚,不仅仅保护着我国的古建筑,还对日本奈良的古建筑一视同仁,这也更加难能可贵。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3 03:27 , Processed in 0.00823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