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最后一名返城知青:邹雪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24 17:01: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最后一名返城知青:邹雪生                        

2024-04-08 12:04                                                    

发布于:天津市
   
伴随着上世纪的上山下乡运动,“知青”被创造出来,同时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意义。
许许多多的知青对于这段历史苦涩而又甘甜,遗憾而又激动。
这杯记忆之酒,唯有亲身经历者才知其中味。

邹雪生从上山下乡的第一天起就在半岭艰苦的生活与劳动环境中磨炼,懂得了什么是人生,知道了什么叫生活。
作为最后一位返城知青,他对那一阶段的历史最有发言权。
响应号召上山下乡

1968年,有人来到了邹雪生的家中,通知他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接受再教育,也就是“知青。”
坦率地说,当年“知青”下乡,大多数是被动、迫不得已而为之,之所以还成为潮流,是因为毛主席的崇高威望,响应毛主席号召的大环境使然。
当时的邹雪生并不理解,“知青”的经历将会成为他一生的宝贵财富。

直到返城后经历了数次的人世沧桑,他才理解了毛主席把“知青”送到最艰苦的农村生产一线锻炼的良苦用心。
刚到北大荒的邹雪生年纪尚小,这个城里的青年在家里连家务也不会做,突然的城市迁到了偏远的农村当农民,平时还要砍柴、挑水、做饭、插秧、割稻谷、收地瓜,这可把他累得够呛!

不管是在夏季烈日炎炎,还是在冬季寒风刺骨;无论是在雨中乡村的小路中行走,还是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学习;不论是在粗茶淡饭滴油少菜中生活,还是在低矮潮湿的小房里蜗居;从上山下乡的第一天起邹雪生就在艰苦的劳动中奋进。
做饭要从头学起,一开始他做出的饭经常是生一顿、熟一顿,有时夹生、糊巴。
乡下主食是玉米,粮食是半成品需要自己加工,用毛驴拉碾子,碾成玉米面,而且没有食用油和蔬菜。

除了要烧玉米杆、茬子,还要学会抡大扇刀、搂大耙收割杂草,运回集体户做烧柴。
有一次由于地面不平,杂草垛重心过高,邹雪生赶车技术又不佳,装杂草的马车翻倒,车上的同学有的被甩出很远,有的被埋进杂草堆里,好在人没受伤。
吃苦耐劳渐入佳境

邹雪生睡觉在队里的文化室,房子四面漏风,火炕堵了也不会修理,屋里奇冷无比。
屋子里四面墙加屋顶都是白霜,地面上滴水成冰,装满水的盆放到地上一夜就冻成结结实实的冰疙瘩。
刚到陌生地方的邹雪生在夜里偷偷哭过,这时他认识了一位非常豪爽的朋友叫做叶明,晚上他和伙伴们聚在一起唱歌、聊天,生活也算充实,日子就这样有苦有甜的过去了。

艰苦的劳动备耕、春播、夏锄、秋收,每一环节都是“知青”必过的关和坎。
冬季备耕,进厕所掏大粪,把农家肥和优质土壤混合,冻成小山包算作沤肥,开春时刨开送到田地里。
邹雪生每天日未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社员一起,在打头的带领下,每个人一条筐,手握锄头,留下禾苗,锄掉杂草,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垅地上,他们这些“知青”多数都落在后面。

当地社员个个是肯干、善于干农活的好把式。
春播追肥,几十斤重的粪筐拎在手上几个小时,在拢沟里健步如飞;夏锄铲地、秋天收割的上趟子农活一溜烟似的小跑,干得又快又好;送粮肩扛200斤重的麻袋包稳稳地走上跳板……
这让邹雪生佩服不已,下决心向他们学习。

他所经受的磨炼从体力到心理都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但是,邹雪生挺过来了。
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动生活,锻造了坚毅执著的品质和娴熟农活技术,这些青年发生了改变。
农村这片神奇的土地,让“知青”们在苦难中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升华,在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改造的过程中,邹雪生明白了存在的真正意义,不枉此生。
告别亲友毅然扎根

诚然,“知青”下乡、过早地中断学业对邹雪生本人不能不说是个损失和遗憾,同伴们为了能够返城有人拼了命劳动生产,有人送礼贿赂趋炎附势,但邹雪生没有向其他人一样做小动作,他依旧踏踏实实的扎根北大荒。
经过一段时期的历练,叶明终于能重新返回北京了,临行前他紧紧抱住了邹雪生,告诉他:“你今后回北京了,一定要记得来找我。”但这一别,就是大半生。
1979年,邹雪生和一位当地的女孩结婚了,一年之后,他有了可爱的女儿。

平凡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流逝,邹雪生好像忘记了自己其实是北京的一名知识青年,他生生将自己耗成了一名中年人。
邹雪生对农村的感情是混合了太多成分,他们不会留在上山下乡的地方,不过对那里的不舍和留恋却也是真挚的。
农村虽然带给了他们苦难,他们有家但却不能回,消耗掉了最为美好和珍贵的青春。

但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他体会到了人间的悲喜冷暖,从狂热虚幻的政治理想中脱身,并且完成了一系列身份上的转换——以前邹雪生是身处象牙塔曲高和寡的学生,现在他是能用双手养活自己的劳动者,这也让他对农村的感情更加复杂多样。
随着身边的好友一个个离开,每到夜里,邹雪生也忍不住懊悔,自己坚持守在这里到底是对是错?这样无奈的日子就持续到了2008年。
好友关心终于返城

奥运会前夕,正在工地上干活的邹雪生接到了一个陌生的来电,竟然是阔别四十年的老友叶明!
这些已经回城的知青早已事业有成,他们希望邹雪生可以回来,不要在农村受苦了,以他的资质完全可以胜任更好的工作享受更优越的津贴。
这时已经孤身一人的邹雪生很难不被老友的建议打动,他很快应邀回到北京,可是迎接他的不是亲人的翘首以盼,而是破旧的老屋和孤零零的好友。

尽快在城市中开辟出来一块自己的安身之所,这对于阔别城市四十年,甚至在生活上已然和农村融为一体的邹雪生来讲,难度可想而知。
城市的霓虹灯终究无法和农村的煤油灯草房联系在一起,对于如今的城市而言,邹雪生是“外来人”和“侵入者”,对于知青而言,城市显然也不再是印象里的故乡。
不过到底是历经深思的知己,叶明和妻子商议后,靠着当年“知青办”的关系为邹雪生和女儿办理了户口,房子也替他租好了。

得知这一切后,已经是60多岁老人的邹雪生难得地湿了眼眶。
就这样,在北大荒农民的送行下,邹雪生回到了阔别40多年的北京,这座城市是他的家乡,可是却又那么陌生,看着繁华的街道,邹雪生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知道邹雪生回来后,当年的一众知青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接风宴,他们敬佩邹雪生非人的毅力,但也担心他之后的生活纷纷为他提供帮助,看着一个个早已不再年轻的战友,邹雪生激动地握紧了他们的双手。
生活安然发挥余温

拿到了北京的户口簿之后,这位最后一个返城知青终于落户,回来后的第一天早上,邹雪生就带着女儿去天安门参观了升旗仪式,心中充斥着激动与自豪。
尽管面对陌生的故乡依旧有些迷茫,但他不容许自己放弃,“曾经的苦都吃过了,难道买怕重新来过吗?”
很快,邹雪生就找到了新工作,继续为祖国发光发热。

尽管此时的他早已没了年轻时的体力和干劲,但他久经雕琢的心比任何人都要坚韧,或许就是凭着这一腔热血,让他在孤寂的岁月中坚守本心,也让他面对繁华不改其色。
2022年,邹雪生已经70多岁了,他已经彻底变成了老人。
他逐渐习惯了北京的生活,但当初的黑土地深刻印在他记忆中,他对女儿说:“叶明,是我一辈子的好朋友,我们永远不能忘恩负义。”

这位老友在自己最狼狈的时候伸出了援手,不计回报一心为自己着想,人生难得一知己,邹雪生十分庆幸自己有着一位好友。
走路慢慢变得蹒跚的老人走在北京繁华的大街上,看着日新月异的祖国,他也是打心底里高兴,记忆里贫苦的岁月确实是值得的!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邹雪生看着直播感慨着世事变迁,老人躺在沙发上缓缓闭上眼睛,还想当年奥运会时叶明邀请自己回北京的那一幕就在昨天。
结语

如今,当年的“知青”,绝大多数已经退休,但“知青”经历和精神没有退休。
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关心民生大事,奉献多索取少,所有这些,都与“知青”经历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而邹雪生的人生也像同伴们一样,按部就班中各有各的风采,现在的他早已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当初艰苦岁月带给他的记忆也随着他的叙述一代代流传,历久弥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08:43 , Processed in 0.01171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