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35年,遵义会议后,博古的结局怎么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05:56: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35年,遵义会议后,博古的结局怎么样?                                                                                 2024-05-05 09:31                                                    发布于:天津市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开始长征,而失败的原因人人皆知,就是因为当时的最高负责人博古的不当指挥。因为博古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伤亡惨重。为了及时纠正错误,1935年,我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危急的历史关头,遵义会议的召开挽救了红军,也挽救了中国革命。

1935年,遵义会议后,博古被解除了最高指挥权,在这之后,他依然跟着红军进行长征,到达了陕北。虽然他在军事能力上有所欠缺,但是博古很擅长组织宣传。那么,遵义会议后的博古的结局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遵义会议后博古的结局。博古出生于1907年,原名叫秦邦宪,出生于江苏无锡,1925年加入党,从事编辑工作。1926年,博古被派往苏联学习,4年后终于回国。回国后的博古担任全国总工会的宣传干事一职,由此可见博古是不擅长军事领导工作的,他更擅长宣传以及文字工作。

1931年的时候,党中央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于是紧急决定由博古等6人组成临时政治局,博古临危受命,但是他深知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且自己很年轻,长期在苏联留学,对国情也不熟悉,可是由于当时工作的需要,他不得不接受,成为了组织的最高负责人。

因为博古军事能力不足,他便信奉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而博古因为听从了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博古认识到了自己错误,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主动承认错误,并同意了会议提出的解除他的指挥权的决定。

失去指挥权后,博古决定积极组织宣传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抗日战争爆发前,博古担任了长江局组织部长,积极开展组织宣传工作。1943年博古担任新华社社长以及中央出版局的局长,每天和同事们一起研究当天的新闻以及编辑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博古在新闻工作之外,还做了一些翻译工作,翻译了很多名著,博古工作态度精益求精,极端负责。在博古的指挥下,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有了极大的突破发展,他还培养了众多的新闻工作者以及通讯业务员。

1946年,博古被组织派到重庆参加完政协会议宪章审议会议,他圆满完成了任务,不过却在返程途中因为飞机失事而去世,终年39岁。当时因为大雾天气,飞机迷路,飞机不幸撞在山西黑茶山,飞机上全部人员遇难,共十七人。当时的遇难者还有叶挺、王若飞以及黄齐生等优秀革命同志。这件事情引起全国的震惊,后来他们也被称为是四八烈士。

博古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虽然他曾经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给红军造成了严重损失,但是他积极反省,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投身于自己擅长的工作岗位中发光发热,也算是将功补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 22:20 , Processed in 0.00794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