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贩出身的关羽和张飞,为什么这么厉害?后来能成为“世之虎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06:05: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小贩出身的关羽和张飞,为什么这么厉害?后来能成为“世之虎将”                                                      2024-05-13 13:00                                        

发布于:天津市
   
     个人天赋无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现代人为啥会提“屠夫贩子张飞为什么这么厉害”这样的问题?无非是自动化生活久了,模糊了对屠夫这份职业的记忆。毕竟现在饲养场都是用机器来杀猪了。
一、别误解了古代“屠夫”的真实含义
仅仅往回溯20年。1个专职从事屠夫的人,也是一个望而生畏的存在。1来那些猪呀、羊的,都是要靠力量去应付。久而久之身强力壮是肯定了的。2来杀生久了,自然面带“凶气”。《五代史》:有市屠壮健,众多畏惮。

也不过二十年,认不得我了?
要知道这还是礼纲崩常、没有法理的五代。由此可见屠夫在外的威慑力有多高。再往上走1000年,汉代屠者更厉害。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位大将闯将进来,能和霸王项羽互飙而不退片刻。后来成为开汉大将军、左丞相的,樊哙是矣。
干啥的?屠狗的。前汉王莽篡位,大家起来帮衬刘秀,手刃王莽的猛人叫杜虞。也是个屠夫。如此来看,西汉开业,东汉复兴,季汉续貂,都是托了屠夫的造化。怪不得后来的明史亦叹:“古贩缯屠狗之夫,俱足助成帝业。”真的是奇了怪哉!
这还不算完。若再把时间倒退到先秦,凡世之英雄者,出身屠夫的就更多了。荆轲刺秦王,为他饯行;后事不成,又为荆轲报仇的叫高渐离,还是屠夫。其间还有一段趣事,说荆轲路上买肉的时候,因为斤两问题和一位屠夫发生了口角。

武艺再好,也怕暴起
双方对峙,互不相让许久,最后还是荆轲认账了事。一个莫名的屠夫能让当世刺客退步,除了荆轲不想节外生枝,约摸也有对历来屠夫堆里出“王炸”,担心被突袭的忌惮。为啥?因为早在春秋时,随信陵君”窃符救赵“,面对敌国大将晋鄙。
突然暴起出40斤铁锥,而一举刺杀成功的朱亥,早就为天下屠夫证了明。李白《侠客行》: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说的就是这个事。但这些都还仅仅是屠夫中的一流高手而已。论屠夫之中的大师而趋化境者,还有一位。是谁?朝歌之屠佐。

我是何人?
七十岁屠牛,卖肉于棘津,渭水垂钓,又被文王请出,最后辅周灭商,拜为”太师“,终成两周800年基业的——姜子牙。是的,颤颤巍巍的姜太公,曾亦为屠夫。讲了这么多,不妨来回顾一下《演义》里张飞的登场吧。此人身长八尺,声若洪雷。
势如奔马。玄德问及姓名,曰:某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肉,专好天下豪杰。虽然是《演义》,至少也说明了3个问题。1、张飞的身体素质不错。至少强于汉末大多数口粮不济的普通人。2、颇有庄田。有房产,有耕地。

果然是非同寻常
至少也是个中产偏上的家资。在天下大乱,凡人皆以练武防身的汉末。自然要比普通人请得起更好的武师吧?3是爱结豪杰。说明虽为屠者,亦不忘初心志向,时刻对自己要求严格。约摸着一番交谈之后,玄德偷着乐,暗自开始图画大业了吧。
二、刘备运气好,还是“关张”运气好?
只是天赋属实无疑,却并非一开始就是“万人敌”。中国古典“小说”的通病,基本不会描述人物的成长经历。角色能力从出场到落幕基本没什么变化。而正史又习惯于标榜个人能力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好像是“与生俱来”。

出来就秒杀
成王败寇皆取决于几次关键性的决策“对错”。这很容易让人觉得,胜利者的成功依赖于与生俱来的天才。若以此为逻辑,曹操兵多将广、刘备出门便能捡到关羽、张飞,那岂不是都归结于运气很好?游戏里不都这么设定的嘛?
190年之前要赶紧占领某某城、收索人才,否则就要错过谁谁谁。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哪怕一个人去当了几年兵回来,气质都会有所变化。普通人出门打几年工,再回到村里与还未走出大山的同袍相比,在为人眼光格局等方面也会有差别。

跟着老哥走,没错!
怎么能忽视社会磨砺对人的影响呢?就更不能忽视重要岗位和领导身边对人的长期锻炼和塑造了。记得《亮剑》里有一段:一个老兵埋怨李云龙偏心,经常给和尚200发,而普通士兵只有10发。说明在不忽视个人基础上,集团内部的资源倾斜。
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上限。高祖斩白蛇起,开创四百年天下。太史公到故居去考证时也叹到:一个小小的沛县,居然能走出萧、曹、樊、滕等这么多人才,难道这是上天注定的吗?为什么这么多天才都同时降生于此?

我们是老乡
并非他们一来就是“万人敌”“决胜千里”。更重要的是,在个人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磨砺,又遇上一些机缘巧合,再加上一定宣传,自然就成为名将了。朱元璋祖籍安徽凤阳,自己去查查李、徐、常、萧、汤、胡等人的祖籍又在哪里?
亦在凤阳。其实曹操一开始就很重视曹、夏侯氏将领的培养,自己撰写一篇《曹公新书》。大致概括了:行军布阵、军队编制、部队使用等内容,基本起到了曹氏军校的作用。即使是现代名将如林氏者,也是边打仗边开学校,边宿营边总结转发经验。

确有此书
军队越打越厉害,连营长才能成为后来的上将。曹休、夏侯尚等曹家小字辈,都是先从基层部门干起,经过无数临阵打磨,积累而成独当一面的将领。到了曹丕即位,才能放心地把他们放到战区的层面,为国家建功立业。人们常说刘备幸得羽飞。
却忽视了比起能力、天赋而言,羽飞更应感谢刘备,给予了他们成长的机遇、方向和锻炼平台。从黄巾到赤壁,刘备屡败屡战,但亦屡败屡战。经过几十次、上百次的拼斗,不断积累经验,终成了史官笔下的那一句:皆万人敌,当世之虎臣。

第一话就打了这么多
三、综合一下
很多人如颜良、文丑、田丰、李儒、沮授等,就个人能力而言。就比”五虎“、”五子“、司马懿、诸葛亮、郭嘉、陆逊差吗?不见得。抛开年龄问题,诸葛亮也不可能投袁绍。一开始展现的外交才能,袁绍外交能力差吗?
四世三公、门生故吏布天下,人又长得帅,本初的外交水平本来就很强,好吧?去给袁绍图画天下?沮授的“四州论”从本质上来讲,也不比“隆中对”差。内政很强?冀州粮食增产50%又若何?不砍了许攸一样被烧掉。

先图北四州,再南面施压
至于治军能力,袁公有那个耐心等他改革兵制吗?有耐心也不会一把梭哈到官渡速胜论上。能力再强、作风再过硬的人,遇到袁公这样的,也白搭。差的平台让你满足懈怠内讧,好的平台却能让你激励勤奋忠心。
一个人能成事,素质是基础,机遇是催化剂、平台才是上限。私以为,平台是最重要的选项。老天爷给每人的机遇都是一样的。素质刻苦些也多能弥补。羽飞为何选玄德为栖?在于他们虽以”绿豆、猪肉“而名,但一个亡命天涯,一个爱结豪杰。
说明骨子里的热情从未熄灭,在等机遇而已。当发现有人能为他们指出一条明路时,自然就上道了,而这个人就是跟当世大儒读过几年书的刘备。与其去纠结关、张为何这么厉害,倒不如了解一下刘备为何能让他们效死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 07:44 , Processed in 0.00781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