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后为何被安置进水晶棺?背后原因令人敬佩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11 16:55: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24-7-11 16:57 编辑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后为何被安置进水晶棺?背后原因令人敬佩                                                           2024-07-10 15:35                                        

发布于:天津市
   
““主席,不要放弃”“坚持一下”“保佑”“不要走”“祈祷”“顺利”······”
此起彼伏的声音从手术室门前传来,正在被抢救的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天不遂人愿,1976年9月9日凌晨零时十分,主席永远离开了他最爱的人民。

毛主席生前就曾表露过自己的遗愿,死后遗体不要保留也不要土葬,火化后撒到韶山的江河里,不要浪费土地和人力,让我落叶归根就行。
在毛主席去世当晚,中央就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讨论毛主席的遗体是火化还是保留,两个选择都有支持的,会议陷入了僵局。
结果众所周知,毛主席的遗体永久放置在了水晶棺里,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违背了毛主席的遗愿,遗体没有火化,却永久保留在了水晶棺里?

伟大领袖病逝
1976年9月8日,毛主席看书看文件长达11次,每次都有十五分钟,下午4时37分,毛主席在数次抢救,危在旦夕的情况下,仍要求要看文件,这也是爱读书的毛主席最后一次阅读,阅读了三十分钟之久。
黑夜来临,毛主席的病情再次恶化,被紧急送到抢救室,所有值班医生、护士都拼尽全力抢救,仍没能留住我们的毛主席。
9月9日凌晨零时十分,心电图响起一声长鸣,毛主席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代伟人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享年83岁。

毛主席走的很安详,对于去世他早已有所准备,但抢救室里的医生因没能救回敬爱的主席大声痛哭,泪流满面。
毛主席去世后,医护人员忍着悲痛忙碌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为毛主席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主席的衣服因为急救,上面都是血水和药渍。
毛主席这一个月都在接受治疗,卧病在床,身体浮肿很严重,所以护士在为主席换衣服时发现衣服在身上脱不下来了。
最终,不得已护士把毛主席上衣和裤子都剪破了,为他换上了一身合适的衣服。
华国锋得到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怀着悲痛的心情,立即到北京中南海与中央人员秘密召开了政治会议,所有参会人员都满怀悲痛。

火葬还是保存
毛主席在去世前并没有留下遗言明确表示他的遗体要怎么样处理,所以,此次会议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安排后事,一个是如何处理毛主席的遗体。
后事的安排经过讨论,已经有了初步的决定,但是在遗体处理问题上参会人员有了不同的意见。
两个选择,是火化还是保留,没有人提议建造坟墓,因为毛主席曾说过,他死后不想占用耕地。
有一方支持火化,中国传统观念讲究人死后入土为安,但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可使用的耕地资源很少,而土葬这个传统就浪费了很多资源。

1956年4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会议上,毛主席提议去世后遗体火葬,不留遗体,不建坟墓,他一直主张火葬,并且毛主席是第一个签署遗体火化倡议书的人。
并且毛主席经常和照顾他的护士长吴旭君聊天,每次聊到身后事,就会说等他死后,不占用耕地,不使用棺木,想要火化后把骨灰带到家乡韶山撒到江河里,落叶归根。
毛主席还开玩笑说“我最喜欢吃鱼了,不知道有多少条鱼的生命丧失在了我嘴里,在我活着的时候我吃它们,等我死后把骨灰撒到河里,让它们吃我,就当我在向它们赔不是了”。
另一方提出,毛主席的遗体应该永久保留下来,毛主席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领导者,作为我国开国领袖,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火化之后就好像把毛主席从人民心中抹去了,主席的遗体应该向列宁,胡志明等人一样永久保留,让后人瞻仰。
会议陷入了僵局,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支撑自己的意见,四个小时的讨论仍旧没有一个结果。
此时正值盛夏,炎热的天气遗体保存是个很大的问题,没时间在这浪费时间了,必须先保护毛主席的遗体。

主持会议的华国锋提出,先把毛主席的遗体保留下来,安排医护人员进行保护,让人民有足够的时间来吊唁,举行一个告别仪式,后续是火化还是保留收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他的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会议结束后,华国锋立即安排了汪东兴处理这件事情。
汪东兴找到医院的刘湘屏和徐静,让她们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保护,并且要秘密进行,不能走漏消息。
刘湘屏和徐静听闻毛主席逝世非常痛心,难以置信,知道保护遗体这件事的重要性,两人抓紧时间调整心态,第一件事就是对汪东兴提出要查看一下主席遗体的情况。
毛主席多次经过手术身体机能很差,长时间用药并卧病在床导致身体严重浮肿,她们两个人查看后就发现完整保存遗体很困难,单她们两人无法完成这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需要寻求帮助。

两人查看之后,就回到了卫生院,向党委书记杨纯汇报了主席的遗体情况,杨纯知道此事事关重大,就立即开会讨论,邀请了几名遗体专家和卫生院的张炳常、陈克铨、徐静成立了保护毛主席遗体的保护小组。
他们的任务不仅要保护毛主席的遗体,还要对遗体遗容进行修整和衣服的穿搭,毛主席病逝的消息一旦传出,就会有很多人民群众前来吊唁瞻仰,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加班加点,不吃饭不睡觉,终于,赶到11日前完成了对毛主席遗体的保护。
此时北京市计委副主任的韩伯平也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为了保证遗体告别仪式的正常进行,他们需要在仪式前赶制出一个放置毛主席遗体的玻璃棺。
玻璃棺能在不影响遗体保护的前提下,让群众可以更好的瞻仰毛主席的仪容,为此,北京玻璃厂全体通宵制作出了有机玻璃棺。

11日,毛主席的吊唁仪式正常进行,前一天就有收到毛主席病逝的群众守在人民大会堂门口,今天更是人山人海,有数以百万的群众前来吊唁。
在毛主席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所有人都忍着悲痛小声哭泣,更有人在踏入人民大会堂大门时就泪流满面。
毛主席身着淡灰色中山装,身上盖着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躺在人民大会堂中间。

在吊唁仪式的举办过程中,毛主席遗体的保护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前来瞻仰毛主席的数万名群众,每一个人都在呼吸,呼出的二氧化碳很多,包括大会堂内每一个灯光都是散热体,更有一些演奏音乐的仪器也在散热,这些都造成了大会堂内温度升高。
虽然已经按照遗体保护小组的要求把大厅内所有的制冷设备都开启,把室内温度降低到15度以下,并在玻璃棺内充了适合保存遗体的氧气含量,但是这样的温度对于保存遗体还是不行。
那些主张火化的人提出意见,立即把毛主席遗体火化,选一张毛主席的照片放在人民大会堂,供来往的人民吊唁,这个提议当即就被否认,很多人赶来北京都是为了见毛主席最后一面。

面对这一情况华国锋和遗体保护小组、会场工作人员进行了讨论,最终决定撤掉现场演奏的乐器,用广播播放音乐,人民大会堂的灯大部分都关掉,只留毛主席玻璃棺上方几盏小灯,来吊唁的人不要太多人留在大会堂内,排着队一个一个进去看,并且不要长时间逗留。
这场吊唁仪式一共进行了七天,在这七天里,有三十万人民群众从全国各地赶来,更有人排着队来了一次又一次,只为多看毛主席一眼。
见到毛主席躺在玻璃棺内,人民群众的眼中满满都是悲痛和不舍,他们敬仰、爱戴毛主席,主席就是他们的领头人,现在领导人倒下了。

这几天的情况华国锋和叶剑英都看在眼中,不用再收取群众的意见,从眼中就看到了他们的选择,是火化还是永久保留,终于有了答案。
吊唁仪式还没结束时,华国锋就再次召开了关于毛主席遗体处理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中提出火化的人寥寥无几,因为他们都在人民群众的行动和眼中看到了悲痛和不舍。
最后在华国锋和叶剑英的决定下,毛主席遗体永远保留下来,而且要建造毛主席纪念堂,便于人民群众前来纪念瞻仰。

18日,全国各地的百姓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毛主席的追悼会,整个追悼会现场弥漫着悲痛,整个仪式都保持着庄重严肃的氛围。
毛主席的逝世是全国人民的损失,是全世界的损失,从毛主席逝世到今天不到十天,收到了来自123个国家的吊唁信,100多个国家政府领导亲自来到北京吊唁,55个国家降半旗致哀,朝鲜人民政府更是为了表示哀痛把9月10日到18日,定为全国哀悼日。

华国锋念追悼词“中国革命成功了,但中国的道路还要继续走,永远不要停,中国还要做到更强更大”,人民群众听后泪流满面。
终究是违背了毛主席生前想要落叶归根的遗愿,但我们相信,这个决定是毛主席也愿意看到的。
毛主席纪念堂建造需要近一年时间,吊唁仪式结束后,毛主席就被华国锋、汪东兴护送离开了人民大会堂,转移到了一个代号叫“769”的地方。
因为这个地方在地下,温度较低有利于保存遗体,而且遗体转来的第二天就被浸泡在了特殊的药液中,遗体暂时安置的地方找好了,现在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建造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
10月9日,中共中央初步向外界公布了《关于建定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向外界收集关于选址以及规格等方面的建议。
听到这个消息,有人提议建在天安门、有人提议建在中南海、还有人提议建在韶山,让毛主席落叶归根。
人民群众选择的地方经过中央开会讨论,决定毛主席纪念堂建在天安门,与英雄纪念碑相望。

11月24日,建造纪念堂的工程正式开工,为了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前完成这项工程,工人们加班加点,无论下雨或是刮风,亦或是重大节日,甚至连春节都没有停工。
1977年8月29日,不到一年的时间,毛主席纪念堂正式完工,毛主席的水晶馆正式转移到了纪念堂。
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纪念典礼,纪念堂正式开放,毛主席身着灰色中山装,安卧在晶莹剔透的水晶棺里,身上覆盖着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此次纪念日典礼,再次见到了上一年的盛况,甚至比上一年人还多,无数人前往纪念堂瞻仰毛主席,毛主席躺在水晶棺内安详的睡着了。
这次瞻仰纪念毛主席,不及上次的匆忙,这次群众可以围在水晶棺前逗留,经过一年,人们不但没有忘记毛主席,反而对毛主席的思念更深了。

从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建成开放到今天,已经累计接待了瞻仰群众近2.4亿人,还包括19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每年都有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群众前来瞻仰毛主席,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永远在人民的心中,相信毛主席看到那么多人民来纪念他,应该会原谅我们把他留在水晶棺内、留在我们身边的做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4 17:45 , Processed in 0.00754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