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美援朝时,金日成索要志愿军指挥权,彭德怀:你们指挥不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16 02:17: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抗美援朝时,金日成索要志愿军指挥权,彭德怀:你们指挥不行                                                               2024-07-14 13:10                                        

发布于:天津市
   
       1950年10月,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陆续入朝后,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与朝鲜领袖金日成在指挥权的问题上发生分歧。
金日成认为志愿军既然入朝作战,无论是为了达到宣传目的,还是为了追求指挥上的统一,我国都理应将26万志愿军的指挥权交由朝鲜人民军参谋部。
但对于这一要求,彭老总却直接回绝道:“你们的指挥太幼稚。”
彭老总何出此言?中朝军队的指挥问题最终又是以何种方式解决?
指挥不力导致的失误

1950年10月19日,夜幕笼罩下,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等部队徐徐跨过鸭绿江,加入这场举世瞩目的战争。
而在同一天,作为志愿军总司令的彭德怀则先于这批志愿军,仅携带通讯电台及少量警卫人员秘密入朝,尝试与金日成开展首次会面。
只可惜前线形势风云突变,直到21日,两位领导人才在大榆洞实现首次会晤。
虽说金日成也是久经沙场的将领,但对于这场战争及当前走势,金日成的判断还是受到个人思想影响。
因为金日成没有想到,为了扭转朝鲜战局的劣势,我国光是第一批志愿军,便足足有26万人,已经是朝鲜人民军的一倍之多。
这样一来,战场的指挥权势必就要从金日成处转移到彭德怀手中。
对此,金日成还是不太乐意接受的,所以在大榆洞的首次会晤中,金日成便拐弯抹角地向彭德怀索要志愿军指挥权,但彭老总却对这一要求视而不见。

为早在入朝前,彭老总便开始默默关注朝鲜战局的发展,在他看来,朝鲜方面的将领对指挥的艺术一窍不通,仗打起来简直是一团乱麻。
早在1949年3月,在新中国尚未成立时,金日成就以南韩方面带来巨大军事压力为由,向毛主席发来密函,希望我党能够予以支持。
当时李承晚政府在美国的扶持下,打造了六个美械陆军师,无论是人数还是武器装备,都远远优于朝鲜人民军的三个师。

本着国际主义和共产党人互帮互助的精神,毛主席便决定将四野麾下的三个朝鲜师和一个朝鲜独立团转交给朝鲜政府,这支总人数达五万余人的朝鲜族部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王牌部队。
而且毛主席还极为大方地将部队的武器装备一同转赠,毫不夸张地说,哪怕是当时用美械武装到牙齿的韩国部队,在这支军队面前也如同纸老虎一般不堪一击。
在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实力大涨的朝鲜人民军也确实没有辜负金日成的期望,秋风扫落叶般席卷朝鲜半岛,一度将韩军及联合国军先遣部队压制在半岛东南角落。
不过,朝鲜人民军的战绩看上去十分辉煌,可在彭德怀这种运筹帷幄的帅才看来,这场统一战争,朝鲜人民军打得实在不堪入目。
比如进攻江原道的战役,朝鲜人民军嫡系的第二师团在韩6师的防守下寸功未建,此时由解放军朝鲜师改编而成的第七师团则早已从另一方向成功突防。
按正常的战术逻辑来说,只需要调遣第七师团绕到韩6师背后,对其前后夹击,便能轻而易举地拿下整个江原道。

可人民军指挥官却不知吃错什么药,居然又将第七师团调回正面战场,接替第二师团的进攻任务。
虽然最终人民军还是成功攻克江原道,两个师团却为此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可谓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仁川登陆,在围攻釜山期间,朝鲜人民军犯了“顾头不顾尾”的典型错误,使得美军成功找到朝鲜海岸线的薄弱之处,从而成功登陆,致使原本一片大好的局势转瞬间变化为乌有。
正是有这些前车之鉴,所以彭老总更加坚定信念,绝不愿意将数十万志愿军儿郎的生命以及全国人民的期望交付到朝鲜指挥官手上。

从摩擦到合作
彭老总的生硬回绝,令他与金日成的首次会晤氛围有些尴尬,直到会谈结束,两人都没能就配合作战问题形成具体意见。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毛主席已经通过前线回传的信息完成了战略构想,并在4天后,也就是1950年10月25日决定发起第一次战役。
这使得中朝实施联合作战的问题迫在眉睫,所以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朝鲜方面作出一定让步,派出朴一禹作为代表,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和副政委,以此协调指挥问题。
但很显然,由于这一任命的缓冲时间太少,加之朝鲜方面多少有些不服气,使得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在第一次战役中的配合十分僵硬。
比如在11月4日,志愿军对美军24师的围堵中,朝鲜人民军坦克师因技术上的失误对我军发动炮击,导致美军趁乱突破包围圈。
此外,在需要朝方配合的物资供给、交通运输保障等方面,也出现了混乱的局面。

为了解决指挥上的问题,毛主席在第二次战役进行期间与苏联方面取得联系,毕竟朝鲜是在苏联支持下成立的,所以毛主席希望斯大林能从中起到协调作用。
而斯大林也很给面子,直接在回信中表示,“完全支持由中国同志统一指挥”,并且同意毛主席的提议,由中、苏、朝三方建立联合司令部。
虽然苏联的介入令金日成打消了索要指挥权的念头,但在中朝军队作战中的从属关系问题上,金日成依旧在刻意回避。
直到第三次战役后,两军召开高级干部会议,才彻底将指挥问题解决。
而随着指挥权问题的解决,我军在朝鲜战场上更是如鱼得水,战术布置得到显著提升。
在第四次战役中,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直接交由韩先楚指挥,与志愿军第38军、第50军共同负责西线防守任务。

这一阶段,志愿军第50军与人民军第1军团交替掩护,成功在汉江南岸的桥头阵地迟滞了联合国军的猛烈进攻,这便是著名的汉江阻击战。
而在战役第二阶段,志愿军与人民军又通过划分梯队、两线配合的方式,层层消灭敌军有生力量,出色地完成了战役目标。
从暗生摩擦到同心同德,志愿军与人民军的合作,展现了两国共产党人博大的胸襟,而正是这种通力合作的精神,使得抗美援朝战争最终以共产党人的胜利划下完美的句号。
参考:
《抗美援朝的决策问题研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2 21:50 , Processed in 0.00770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