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安石写下一首《桂枝香》,连苏轼都赞不绝口,不愧为千古绝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16 04:29: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王安石写下一首《桂枝香》,连苏轼都赞不绝口,不愧为千古绝唱                                                            2024-07-15 18:20                                        

发布于:天津市
   
       王安石写下一首《桂枝香》,连苏轼都赞不绝口,不愧为千古绝唱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众所周知,能入这个名单的,个个都是文坛泰斗级别的人物。
“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杜甫画像》),他崇尚杜甫,是宋代最早倡导学杜的诗人,也是自唐代韩愈之后对杜甫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二人。
其诗今存约一千六百首左右,名为《临川集》,忧国忧民,诗风独特。
他的诗作中绝句有五百多首,是唐绝句之后宋绝句中的佼佼者,有“荆公绝句妙天下”之誉,乃自成一家的“王荆公体”。

今天的芸芸众生,如果不止是沉迷于形而下的物质享受,而还有形而上的精神追求,那么,读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夜值》)
如同赴一场丰美的精神的盛宴,我们难道不会油然而生感念与感激之情?
世人多羡慕腰缠万贯,日进斗金,或长安道上,飞黄腾达,但他们如果对于李白、王安石等人语妙天下的绝句一无所知,在精神上不是可谓贫无立锥之地吗?

不以真正的大政治家、改革家论王安石,仅以他的散文与诗歌创作成就而言,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棵枝叶参天的长青之树,何况在文学的王国里,他在公务千繁诗文百忙之余,也偶尔到词的领地里去小试宝刀。
虽然只是偶一为之,现存之词也不过寥寥十八首,但有的作品居然也精光四射,传唱千古。现在某些号称著作甚丰的作家与诗人,他们将有什么文字能传诸后世?
而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则真正如同一株不朽的秋桂,永远芬芳在人间天上宋代词坛上和中国诗歌史上: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古今词话》,一本为研究宋词提供了很多有关佚事本事的材料书,曾提到:“金陵怀古,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说:‘此老乃野狐精也。’”
当时王安石和朋友游赏秋日之金陵山水,写下同一词牌的词作多达三十多首,但唯独王安石的这首词屹立到今天。
而苏轼这位同时代的大文豪,也不禁称赞王安石绝顶聪明,聪明到了“野狐精”——“精怪”的地步。
王安石所处的那个时代,国家积贫积弱,社会矛盾凸显,于是他给皇帝写下万言书,提出变法的各种主张。
宋神宗即位后,任命他为宰相,积极推行变法,到后来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和阻挠,变法失败,王安石被罢相。
退居金陵期间,他的心情十分沉重,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名篇。

“登临送目”,总启全章。上阕写眼前景色,清旷高健,历历如绘。“澄江”、“翠峰”等,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
译文:
我登上城楼目送远方,正是六朝古都金陵城的晚秋时节,秋高气爽,天气渐渐萧肃。
清澈的长江蜿蜒而去,像一匹白练,缠绕着如簇的青翠山峰。
归来的船帆在残阳里穿梭,酒楼外斜插的酒旗随着西风飘扬。
彩色的船只在淡淡的白云里归来,白鹭在河边兀自起舞,就算是名家画笔也难画出如此美妙的景致。
下阕转入人事。
“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为一篇之眼。
译文:
念及往日的金陵,是何等的富贵繁华,可叹的是,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相继败亡,徒留悲恨。
千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来到这里登高怀古,感叹朝代的荣辱更替。如今六朝的往事都随着流水而逝,只剩下寒烟滚滚,草色凝绿。至今还有歌女常常吟唱着,那陈后主的遗作《玉树后庭花》。

王安石这首词,境界开阔,感慨深沉,不仅用字精练,用典妥当,怀古与警今结合,写景与抒情相映,还贵在思想有深度,文字有气势,提高了宋词的地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5:24 , Processed in 0.00800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