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首蕴含生活哲理的诗词,其中的名句发人深省,读懂了受益无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21 02:34: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首蕴含生活哲理的诗词,其中的名句发人深省,读懂了受益无穷                                                           2024-07-15 18:20                                        

发布于:天津市
   
诗词之美,美在哲理。
如苏轼《题西林壁》,大家耳熟能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两句说明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事物,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后两句则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异曲同工之妙。
之前我们曾介绍过,那些包含哲理的诗,其实,宋词中也有很多蕴含哲理的佳作,其中的名句发人深省,读懂了受益无穷。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在春雨的浸润之下,溪边的兰草吐出嫩芽,松间的沙石小路分外干净。
「子规啼」在诗词中往往是悲哀的意象,出现在这里却给人一种活泼明快的感觉。
苏轼面对春景并没有发出年华易逝的感慨,他反其道而行之,指着门前西流的溪水,豪迈地宣称「谁道人生无再少」,当真是旷达洒脱。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两句发人深省:谁说人生只会变老,门前的溪水还能东流转为西行!
东坡作此词时还不到五十岁,今天看来正是年富力强,而在古代却可以称为“老夫”了。
诗中的言外之意是,年轻人并不是绝对的,只要心态好,一切皆有可能。

南歌子·山中夜坐
(宋)辛弃疾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未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是中无有利和名,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这是辛弃疾少有的静夜静思:
既已彻底摆脱世事,情怀犹如清溪澄澈,但溪水长流呜咽不平;
既处月白鸡啼、无名无利之清境,但山前仍有人犯晓奔走,辛苦营营。
全词上下两片,同是反诘,主旨重迭;每片五句,前二后三,语意一正一反,表现了作者“清怀”的无法维持,对世事的不能忘情。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流传很广,它在讲生命里面非常抽象的感觉,比如“少年不识愁滋味”,现在几乎变成囗语,我们常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年少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叫作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在生命经历到所有的沧桑之后,知道什么叫作真正的愁了,结果反而是“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其实真正的愁,生命里面最大的悲哀,是没有什么话可讲的,别人问你的时候,你也只是回答说,“却道天凉好个秋”。他根本不想讲话了,只不过说天气好冷而已。
至深之情却以至淡之语表达,含蓄而又分明,更加耐人寻味。

鹧鸪天·戊午拜复职奉祠之命
(宋)辛弃疾
老退何曾说著官,今朝放罪上恩宽。便支香火真祠俸,更缀文书旧殿班。
扶病脚,洗衰颜。快从老病借衣冠。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
表面看来,辛弃疾淡泊清净、放浪林泉与世无争,其实他心中的爱国热忱始终没有消退,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收复失地、一统河山的家国大计。
在吟唱田园丰物的同时,每每遣怀抒情,他总是情不自禁地写下忧国忧民、斗志昂扬的诗句:
“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
人生到了这个境界其实是蛮痛苦的,忘掉别人,忘掉社会的一切关系,还容易做到,希望别人忘掉了自己,非常困难。
在失望乃至绝望的洞察世事之后,试图从纷纭的”蜗角斗争”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生活纳入“庭院深深”的园林,回归自己的内心,回归自然,成了稼轩后半生最寂寞、最痛苦的挣扎。

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这阙词里,少游把清泪、流水、离恨交织在一起,在爱的源头融为一江春水,融为感情的汹涌激流,让读者感同身受地融入词人的浩瀚思潮,不失为一首词中精品。
将愁恨之泪化作春江,尤其末句“流不尽,许多愁”,极尽夸张之能事。
此喻在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基础上,又翻出一层新意,表达出想排遣忧愁而不可能的无限烦恼。
往期精彩内容:
5首蕴含生活哲理的诗词,一不小心就成为千古名句,读后受益匪浅
一首经典宋词,写出对爱情矢志不渝的痴狂,结尾两句是著名的情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14:41 , Processed in 0.00792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