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首宋代哲理诗,6个人生智慧,深沉浑厚,含蓄隽永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07:17: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6首宋代哲理诗,6个人生智慧,深沉浑厚,含蓄隽永                                                                      2024-08-07 21:01                                        

发布于:河北省
   

                          

一直以来,古典诗词都以其独有的韵律和意境,抒发着诗人内心深处细腻而深沉的情感,如涓涓细流,轻抚心田。

在诗词的世界中,哲理诗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总结人生的智慧,字字句句,简而不凡,在不经意间触动人心。

〔1〕

桂源铺

宋·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连绵不断的群山中有一条小溪,受到山势的阻隔不能向前奔流,溪水在群山间日夜不停地穿梭喧闹。

然而,等到它冲破所有的阻碍,来到山脚的尽头,蜿蜒的小溪已经汇聚成浩大宽阔的溪流,浩浩荡荡地流出前方的村庄。

杨万里的哲理诗,语言简洁,寓理于景。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果具备坚定的信念和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公元1050年夏,王安石途经杭州,他登高远望,借景抒怀。

高高的飞来峰上,矗立着一座千丈高的塔,听说每到鸡鸣时分,站在这里便可以见证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象。

登上飞来峰,就不再担心层层浮云遮挡住远望的视线,那时因为,如今已经站在山峰的最高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富有深刻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立足高远,掌握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才能排除重重迷雾,透过显现看到事物的本质。

〔3〕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横向看,庐山是蜿蜒的山岭,从侧面看,却成了巍峨峻拔的山峰,从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来看,庐山更是千姿百态,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真实的面目,只是因为已经置身于庐山之中。

1084年,苏轼初游庐山,从庐山的秀丽多姿,以及欣赏山景中受到启发,创作了这首千古名篇。

这首将景与理相结合,含蓄蕴藉,表达出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哲理:身在其中,对事物的认识会带有片面性,只有多角度认识事物,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4〕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宋·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在上湖岭脚下仰望那连绵不绝的山峦,好似起伏的波涛,似乎并不怎么高。看见别人攀登上湖岭,我心中充满豪气,想要去登山。

每登高一段,都会回望刚才所登的山,这时却发现,当我的脚站在高处时,那座山却又比我更高了。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发人深省的诗作。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总会遇到一座又一座的山峰,每一次登顶,都只是暂时的胜利,只有不断攀登,挑战自我,才能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5〕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对于学习的追求是不遗余力的,他们年轻时刻苦钻研,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到老年才能有所收获。

仅仅依靠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只是停留在表面,终归是浅薄的,要想彻底理解并掌握它,还需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去摸索与领悟。

这首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学问的积累非一朝一夕之功,往往需要经年累月的努力与坚持。年轻时打下的坚实基础,如同深埋土中的种子,历经风雨洗礼,方能在岁月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

〔6〕

观书有感·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首诗是朱熹的组诗作品,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昨天晚上,江边的潮水上涨,停泊的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般,随着水流轻飘飘地浮在水面上。

当初水浅时,众人花费了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如今大船却能在水中自在地漂流。

世间万物,都遵循着各自运行的规律与条件,只有等到时机成熟之时,方能使一切水到渠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end-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2:52 , Processed in 0.01844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